救命!被我害死的疯批反派重生了(18)
明月紧紧攥着双拳,压抑住心中的恐惧与他对视。
怕什么,春宵一刻值千金。
咱们都是第一次!
老娘也不吃亏。
正想着,赵景寒的脸却越凑越近,就在快要触碰到她唇瓣的一刻。
明月绝望地闭上眼。
为了保命,豁出去了。
只要没口臭就行!
等了半天。
怎么还没亲我?
明月睁开了眼,
赵景寒就这么一动不动的注视着自己。
???
搞什么?
这家伙不行?
出于礼貌,她保持着假笑开口问道:
“请问赵小世子,您还有什么事吗?”
赵景寒却突然偏头,俯身下去,狠狠咬住了她的耳垂。
痛!
皮开肉绽的痛!
明月紧咬着牙,不敢发出任何声响。
过了良久,赵景寒终于松开了她。
他用手摩挲着她受伤的耳垂。
似乎在玩弄一件被他损坏的玩具……
明月眉头紧皱,强忍着疼痛。
终于,他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在她耳边低语:“想活命,就把那桌上的毒药喝了。”
“还有......”他又转过头俯视着宋明月,眼里尽是嘲讽,“以后少玩这种把戏,我对一马平川,没兴趣。”
宋明月长舒一口气。
差点忘了这身体才13岁……
不过,还是谢谢您眼瞎。
看不出老娘有料!
待压在身上的重力完全消失。
明月刚想舒展一下被压得有些酸痛的胳膊。
却听得“砰”的一声。
赵景寒竟将一个药瓶扔到了床头。
他冷冷道:“把它喝了。”
“此毒三月之后会发作,到时候你会浑身溃烂,受尽折磨而死。不过......”
他顿了顿,忽而笑了,语调又变为了往常所见的那般温和,“宋三姑娘若是能按我的要求办事,或许我会给你解药,饶你不死。”
“但是......”他的眼中又染上一层嗜血般的狠厉,“若是你不听话,我也会提前杀了你。”
虽然他阴晴不定,像个疯子……
但好在绝处逢生,明月起身毫不犹豫地将毒药一饮而尽,道:“好,我一定会按赵小世子说的做的。”
呵,至少有三个月的时间。
大不了明日就去找郎中把毒解了。
到时候,你这个神经病,有多远滚多远。
赵景寒瞥见她将药喝了,“嗖”的一声翻窗离开。
脚步声有片刻停留,阴恻恻的声音隔着窗传来。
“我劝你别想着解毒,此毒除了我,无人可解。”
宋明月:......
“呕......”
她用手指使劲喉咙口扣了半天,愣是没吐出个啥。
摸了摸耳垂,鲜血淋漓。
明月哭了。
完了,彻底完了。
她被那个疯批反派拿捏了。
第14章 生辰
转眼到了十二月下旬。
初雪下过了几日后,皆是晴天。
屋檐上的积雪已经融化的差不多了,倒是灌木枝头还有些残留。
慈安苑内。
镶嵌了大理石的黑漆花桌上,放置着白瓷香炉。
丫鬟将香丸放置其中,轻轻点上。
一炉青烟袅袅,香气沁人心神。
原本在躺椅上小憩的老夫人将眼眸抬了抬,“这香儿味不错。”
丫鬟见老夫人醒了,连忙将躺椅的位置向上摇了摇,扶着老夫人半倚着。
“老夫人,这香可是铺中的新品,叫“婴香”,是大夫人专门买了孝敬您的。”
老夫人听完,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大娘子是个孝顺的。炉烟方袅,人间清旷之乐,妙哉。”
忽而,她眼眸微动,话锋一转,“这香虽好闻,但味有些太浓了,下次还是换上原来的吧。”
身边的丫鬟低低地应了一声,“是。”
这时,门外传来了脚步声。
朱氏手上拿着一本册子走了进来。
她微微行了一礼道:
“老远就闻着这香的味儿了,母亲可还喜欢?”
老夫人瞥见来人,笑道:“还是你最有孝心,总是想着我把老骨头。”
朱氏走近,将册子放到了一旁桌案上,边替她轻轻捏着肩头,边说道:“母亲这是什么话。这个月底就是您六十三岁的生辰,您还不到古稀之年,还年轻着呢。”
老夫人知道朱氏这话是恭维自己,但还是笑出了声,“就属你嘴甜。”
“好啦,我肩头不酸啦。”
说罢,她按住了朱氏放在肩头的手。
“今日申时来,是有何事?”
朱氏将桌案上的册子递给了她,“母亲,这是三日后,您宴席上的菜品,请您过目一下,可还需添置什么?”
老夫人眯了眯眼,“无需过目,你安排就行了。”
朱氏又继续道:“母亲,这次的寿宴,真的不邀请旁人?”
老夫人思索了片刻,道:“本就是寻常小寿宴,又不逢整。再加上乡野间的积雪还未完全融化,这路途遥远,也怕他们出些事端。”
说到路途遥远,她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倒是婉丫头的事儿,你安排的怎么样了?”
朱氏道:“已经安排妥当了,过了元月便把她接过来。”
在她们交谈之际,丫鬟已将煎好的香茶端了过来。
老夫人打开茶盖,抿了一口,“如此便好,这丫头,如今父母双亡,孤身一人,可怜的紧。接过来一起过个新元,她心里头也会好受些。”
说到这儿,老夫人的眼中已经噙满了泪水,她将茶盏放到了一旁,叹了口气道:“虽说这婉丫头的母亲,不是我亲生,可毕竟是我一手带大的,如今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