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研大佬穿成七零团宠小作精(673)

作者:蜀桃 阅读记录

“众所周知,国家现在搞发展建设,处在一个困难的阶段,对于我们来说,搞科研项目也是难题中的难题,首当其冲的就是,科研经费的问题。”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能够邀请到港城新安公司的负责人,向潮京先生,莅临我们毕业典礼的现场,向潮京先生及新安公司向我们华清无偿捐赠了科研经费和发展建设经费,三百万元!”

“让我们欢迎向潮京先生,上台讲话!”

随着章怀之最后一句话说出口,现场立刻响起了一片倒抽凉气的声音。

无偿捐赠三百万元?!对于现在月平均工资只有几十块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到底是什么公司这么豪气?众人瞪大眼睛,期待着这位向先生的出场。

苏清云也惊了,只不过,她震惊的不是三百万这个天文数字,而是新安公司这个名字,港城的新安公司不就是“新义安”吗?

港城的社团来京城为华清捐钱?苏清云一时有些想笑。

可还没等她笑出来,她又再次瞪大了眼睛,因为她看清楚了正缓步走上台的中年男人的模样。

上台的中年男人穿着一身月牙白的长衫,上面有些精巧的刺绣,虽然人过中年,但依旧挺拔清俊,看着不像是生意人,倒像是旧时的教书先生。

苏清云怔愣地看着他,这位不就是“新义安”的那位三爷吗?他就是给华清捐钱的向先生?

向潮京站在台上,视线自然地扫视了全场,最后落在面前第一排的人身上,刚好和苏清云对上了视线,他也是一愣,没想到在这里,竟然又见到这小姑娘了,他们是不是太有缘分了一点儿?

他微微颔首,算是对苏清云示意,苏清云也回之一笑傲,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他和他身后的公司能给学校无偿捐赠科研经费,已经很值得尊敬了。

向潮京移开视线,看着一脸好奇的学生们,缓缓开口。

“大家好,我是向潮京,我来自港城,但我曾经也是一个京城人。”他第一句话就讲述了自己的来历。

众人都有些惊讶,这位向先生竟然是京城人?

苏清云却想得更多,一个京城人,不知道是经历了多少,才能在港城的著名社团混到这种地位,这其中的困难,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对于儿时的记忆,我已经有些模糊了,我只记得自己来自京城,父母在战乱中去世,只剩下我一个人,不知道怎么的,就流落到了粤省那边,后来,我就坐船去了港城,从此在那边扎根,但我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根在大陆,在京城。”

“向潮京这个名字,是我养父为我取的,他说,我来自京城,终究也会回到这片土地上,所以给我取名为向潮京,意思是让我永远向着、朝着,京城的方向。”

全场都怔住了,包括苏清云,原来,这位向先生的名字还有这种深刻的寓意吗?

“这些年我在港城,有着些许的成就和家业,在看见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时候,我就知道,我该回来了,我该为国家做些什么,即使只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想了很久,觉得没有什么比支持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更重要的了。”

“现在,我来了华清,见到了诸位。”

向潮京笑了笑,“流浪在外的人,望着家的方向,终有一天,会再回来,而今天,我终于回来了。”

第一排的距离很近,苏清云清晰地看见,向潮京的眼里闪烁出了泪光,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眷恋和想念。

这一刻,她真切地感觉到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留遗憾

新义安是什么地方?那是一个势力庞大复杂的社团,苏清云很清楚,这位向先生的捐款,或许初心并不是那么纯粹,带着一些别样的意味。

比如,现在大陆的发展趋势好,未来前景好,而且她记得,这几年,港城政府一直在大力打击诸如新义安之类的社团,在这个时候,他们来大陆发展,给大陆捐款,这无疑就是一种投诚的行为。

但就算他的初心并不是那么纯粹,此刻,苏清云看着他的眼神,也能明白,他说的话里,至少有一些是真心的,这就足够了。

这位向先生很聪明,也有赤子之心存在,这种人,果然不是池中物,苏清云有些明白,为什么一个从大陆过去的孤儿能够在港城混出这番天地来了。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向潮京的讲话还没有结束。

“人们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受过的教育不多,读过的书也不算多,但还算是走过了不少的路,阅历有一些,成就有一些,但今天看见诸位,我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的青春,什么是真正的风华正茂,如果时间能倒流,我能回去,或许,我会选择做一个读书人,而不是生意人。”

这话向潮京绝对说得发自肺腑,如果命运能预知,他一定不会走上这血雨腥风的一条路,宁愿做一个普通人,或者,就和父母,一同死在那一年,也挺好的。

“请大家珍惜时间,珍惜岁月,珍惜身边人,因为这是你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向潮京笑了笑,“祝愿你们人生辽阔的话太多,我只想祝大家,不留遗憾。”

“谢谢诸位。”他讲话完毕,微微鞠躬。

全场寂静了三秒,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不少人红了眼眶,这是一个过来人用自己的半生经历为大家留下的祝愿,他们又怎么可能不触动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