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嫌神探凭亿近人(251)
关应钧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看见一只煤气罐。
这罐子每一块部位扭曲的弧度都不同,每一块部位的颜色也有细微差别,像是从不同尸体身上捡来了一部分,缝缝补补拼凑在了一起。
关应钧看见了煤气罐身上的红字。
他看向叠放在一边的,散乱的A4纸,又看向那个不到15张纸片拼凑出的煤气罐。
除了震撼,一时间竟找不出别的感受。
他知道简若沉在图像方面有极为特别的天赋,但没想到简若沉能用一个早上的时间从百张线索细碎的图片里,弄出一个完整的煤气罐。
·
简若沉有些站不住了,扶着一张滚轮椅坐下,脚掌在地面一蹬,往后滑了滑,仰头看向拼凑出的字。
【液化石油气 华中】
红字下面还有几排密密麻麻的小字。
他喃喃:“这是什么?”
2030年,新能源发展到了极致,路边摊都不用煤气了,这种老古董一般人真接触不到。
“这是出厂印。”关应钧出声。
简若沉被吓了一跳,回头瞪圆了眼睛看过去,“你走路怎么不出声?”
“习惯了。吓到你了?”关应钧唇角勾起。
这个笑很温柔,跟平常那个长相眉压眼,看起来就很凶的冷脸关sir格格不入。
本应该很帅的。
但关应钧趴着睡久了,面颊靠近耳朵的地方留了一道红印,有种很生活化的感觉。
有种冰雪初融的人夫感。
简若沉看了又看,没忍住跟着笑了声,嘴里习惯性说:“没有。”
关应钧笃定:“嘴硬。”
简若沉瞪他,刚要说话。
关应钧就抬手,大手一张,捉住简若沉的腮帮,把那张舌灿莲花的嘴捏成一个O形,“出厂印一般写明了煤气罐的出厂时间、所属单位和单位地区。这只煤气罐是华中煤气有限公司在渣华道上,临着九龙湾,过了海,对面就是九龙城寨。”
他说完松开手,顺手理了理简若沉洗脸时不讲究,粘到鬓角和脖颈的头发,低声道:“下次我走路的时候出点声。”
“那倒不至于。”简若沉瘫在椅子上,肚子饿得咕咕叫。
思考和审讯都是脑力活,酣畅淋漓干了一场,只觉得身心俱疲。
他眼睛半眯着,又想睡了。
关应钧拿了办公室留着的洗漱用具,把毛巾挂在脖子上,又拆了一只新牙刷,压着简若沉的肩膀带人重新认认真真洗漱一遍。
简若沉刷完牙,用手接了水往脸上抹,一边抹一边喝两口,把泡沫漱出来。
关应钧哭笑不得地拿着梳子给他扎了个马尾,边扎边道:“早上得吃饭,不吃饭就干活会困。”
简若沉说:“哦哦。”
关应钧没再说,提着湿毛巾,拿着插了两根牙刷的牙杯,漫步走回办公室。
两人去警署楼下的咖啡厅吃完早饭,就到了简若沉上课的时间,关应钧把人送去学校,便想着带人去华中煤气有限公司问一问,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线索。
重案A组又全组出动,忙了起来。
等简若沉上完了一整天的课,再次来到西九龙总区警署时,A组的走访也结束了。
张星宗拿着走访记录,顺口把过程说给简若沉听:“我问了华中煤气有限公司的给货负责人,他出具了一份月初到月中的购买清单,其中一次性购买超过18瓶但低于30瓶煤气的商家或个人一共有23位。”
“分别是这23个。”张星宗把一张表递出去。
简若沉接过,“红圈圈出来的都是有嫌疑的?”
“对。”张星宗道,“一共8个。他们的收货地点在案发地方圆三公里之内,要将煤气偷运进案发地点很容易。”
香江的天气已经快到20度了,关应钧跑了一天,热得受不了,冲了杯凉茶灌下去,又把衬衫的袖子卷起来,露出结实的小臂,靠在窗边道:“大家把走访成果汇报一下。”
毕婠婠:“我去问了佑佳菜馆的老板娘,在她后厨看到了那些煤气罐,和表上的一致,排除了她的嫌疑。”
“接着我又走访了黄天中药炮制馆的老板,他们家煤气罐用完了六瓶。半山雅居爆炸案,至少有18只煤气罐涉案,黄天中药炮制馆消耗的煤气罐数量和爆炸时产生的数量不一致,所以应该也不是。”
其他人也差不多,要么就是煤气罐都还留着,要么就是消耗的数量和案发现场的数量不一致。
关应钧越听,眉头蹙得越紧。
直到宋旭义开口。
中年男人挠着头,“乔沙冰厅这个店……我没找到。准备明天跟着口供再去别处看看。”
简若沉骤然坐直了身体,“怎么说?”
宋旭义也意识到了什么。
现在这种情况,没找到不是坏消息,甚至是个好消息。
他肃正表情,认真起来,“我去了乔沙冰厅在华中煤气有限公司登记的位置,那里是一间空置的门店,很破旧。”
“我问过了街坊邻居,他们说乔沙冰厅是个港式茶餐厅,但是早在五年前就关了门,前段时间乔沙冰厅老板的儿子好像回来了一段时间,又传出重开的消息,但后来不知怎么,不了了之了。”
宋旭义越说,越觉得不对劲。
他起身,把手上的走访记录表逐个用吸铁石钉到白板上,“乔沙冰厅对面的弄堂卷饼店老板说,半月前的一天半夜,他听见乔沙冰厅附近传来了货车卸货的声音。”
香江的老居民区,大家都喜欢把店铺开在自家楼下。
于是一楼就敞开做店面,家人小孩就挤在二楼睡,所以街坊邻里起夜时听到卸货声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