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亲后,疯批暴君索取无度(16)+番外

作者: 玉笼烟 阅读记录

崔左丞年岁已高,再痴迷权力,也更在乎身家性命,是以做了让步。

那天晚上,崔太后便来到萧言舟面前,泪眼盈盈,又厉声斥责,

“那是你亲舅舅!萧言舟,你眼里还有我这个母亲吗!”

彼时萧言舟墨发尽散坐在华丽王座上,半张脸隐没在阴影中,面容虽还稚嫩,却已有了帝王威严。

他漠然,颔首示意霍珩将崔太后带走。

次日,崔太后便请辞,离宫前往国寺清修。

萧言舟缓缓从回忆中抽离出来,盯着谢蘅芜那双似曾相识的泪眼,颇为冷漠无情道:“再哭就把你丢到禁湖。”

饶是谢蘅芜来此没多久,也听闻了禁湖的名声。

心知萧言舟极有可能说到做到,她默默止了泪,只是泪花还在眼眶里颤悠着打转。

要落不落的模样,更是我见犹怜。

她起身敛容,见萧言舟肩头被濡湿了一小块,心中颇为惶恐,拿了丝帕便去擦拭。

“陛下恕罪……妾身不是故意的……”

谢蘅芜轻声说着,话中还带着些许哭腔。萧言舟感到心里莫名酸胀,像是被攥了一下。

他知道很多人都惧怕他,他也习惯了那些人的目光。

就是近身伺候的赵全与霍珩,在他偶尔头疾发作而暴虐时,都会躲得远远的。

萧言舟自知脾气不好,面对手下人的畏惧疏离,他也并不在意。

但谢蘅芜不同。

大概是因为她还有用的缘故,他对她已十分耐心了。

奈何对方似乎并不这么认为。

被他碰一下,便这么难以忍受吗?

显然萧言舟误解了谢蘅芜的情绪,漆眸愈发深沉冷淡。

“不是故意的?”

谢蘅芜尚未察觉萧言舟已然变化的情绪,想自己哭都哭了,该把话圆回去,指不定这暴君一个不快就把她扔禁湖了。

于是她低眉轻声:“陛下,其实今日……是妾身的生辰。”

“妾身借着太后回宫之喜,也算庆贺了生辰,斗胆把这簪子当作生辰礼。”

“可妾身为着自己的欢心惹了陛下不快,心中实在愧疚不已,这才……”

谢蘅芜努力拍着萧言舟马屁,想着借此搏一搏同情。

她的生辰当然不是在今日。

不过她自己也不知道生辰是在何日,所以算作哪一天,似乎都可以。

萧言舟越听,神色越是怔忡,像是没有想到会有这般借口。

他又拉住了谢蘅芜的手,力道比先前还大上了几分。

“所以,你不是因为孤碰了你?”

萧言舟盯着谢蘅芜的脸,视线在她面上逡巡,不愿放过一丝一毫的神情。

后者看他目中猩红,泛着异样偏执,心头猛然一跳。

“陛下,自和亲那日起,妾身便是陛下的人了。”她柔和声音似一把清泉,浇熄萧言舟心头燥意。

他渐渐冷静下来,松开了禁锢着谢蘅芜的手。

萧言舟闭了闭眼,再抬眸时,已恢复了往常冷淡神色。

“你说,今日是你的生辰?”、

谢蘅芜忙不迭点一点头。

他啧了一声:“为何内监不曾告诉孤?”

谢蘅芜心说自然是因为生辰并非今日,但这话她不好说出来,只笑一笑道:“太后回宫,诸多事宜繁杂,他们顾不上妾身,也是正常的。”

她只是想赶紧开脱,免得萧言舟怀疑起来,但落在他耳朵里,却成了她为崔太后委曲求全。

萧言舟本就与崔太后有诸多嫌隙,加之方才还误解了她,此时难得有些愧意,便冷笑一声:“看来孤太久没管他们,连主子是谁都忘了。”

谢蘅芜听着这话,倒像是萧言舟要仔细过问的模样,连忙说道:“陛下何必与下人置气,他们也是奉命办事而已,若是开罪了太后娘娘,又有谁能保住他们?”

萧言舟垂眸冷冷:“开罪不起太后,便开罪你吗?”

谢蘅芜自后环住他,俯身下去,唇瓣几乎轻蹭他耳垂:“陛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本也不是什么大事,妾身能有陛下陪着,便是最好的生辰礼了。”

萧言舟被喷洒在耳侧的温热气息弄得酥痒,耳畔渐渐生了热意。

他很是不自然地咳嗽了一声,斥道:“花言巧语。”

听萧言舟似乎没有要追究的意思了,谢蘅芜笑道:“都是妾身的真心话。”

她的手搭在他身前,萧言舟低眸,把她的手捏在掌心把玩,漫不经心道:“阿蘅从前,可曾来过北姜?”

谢蘅芜不解其意,答道:“陛下糊涂了,妾身是南梁人,怎么会来过北姜呢?”

萧言舟揉摁着她指腹,谢蘅芜的一双手保养极好,指尖似玉饱满。

他道:“美人的北姜话,说得很好。”

谢蘅芜被他摁得手痒,又不得不忍着,声音里都带了些微妙的颤意:“陛下,妾身在…在来和亲之前,特地学过这里的话。”

两国语言相差不大,学起来并不难,寻常的南梁人也能会个七七八八,而谢蘅芜只是比之更加顺畅流利些。

萧言舟说起此事,谢蘅芜也不由想到,当时学北姜话时,那位夫子也曾夸她学得快。

彼时谢蘅芜并未放在心上,因为从小以来,她学东西便都很快。

但萧言舟忽然问起,她心里也浮起了些疑惑。

她并没有侯府收养她以前的记忆。

自有记忆开始,她已是侯府三娘子,而得知自己养女身份时,也是在被收养后的第三年。

她……

谢蘅芜的思绪被手上痛意打断。

再低眸,就看见萧言舟回过头来,凤眸隐隐不悦:“你在想什么?”

上一篇: 执笔 下一篇: 裙下权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