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亲后,疯批暴君索取无度(234)+番外

作者: 玉笼烟 阅读记录

昌平侯的第二子,被送到边关,显然是昌平侯抱着让他立功的心思。

只可惜这厮半点不争气,来了月余,已经受不了想着逃走。

正如观山所料,他还真是错判了方向,闯入了北姜地界,这才被人捉住。

谢蘅芜眉头暗皱,心中低低骂一句愚蠢。

连当逃兵都能当成这幅德行,也不知昌平侯如何放心将他送到边关的。

……不对,昌平侯一定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什么货色。

能让他过来……定是认为现在的南梁边关已没有什么风险,连这种废物也可以在此平安。

昌平侯先是有了兵马,后又无比了解北姜瘟疫,放心地送自己的儿子过来立功……这肯定不是他这样一个游走在上京权贵圈边缘的人能够轻易接触到的信息。

谢蘅芜又想,她是怎么到了昌平侯身边的呢……

她笔尖一顿,随后又写下一行字。

萧言舟面不改色,长直的黑睫轻轻颤了一下。

第一百六十章 勾结

谢蘅芜写下的,是”太后与南梁勾结“。

萧言舟的视线在这行字上微顿,便落到了跪在下方不住吵嚷的男人身上。

谢蘅芜会有这种猜测,显然和这个男人有关系。

是……昌平侯吗?

“押下去,仔细审问。”萧言舟声音微冷,“特别是关于昌平侯的,问一问都与谁有来往。”

观山眯了眯眼,再看向男人时,眼神都冷了几分。

大概是察觉到周遭渐冷,男人渐渐停了叫嚷,用南梁官话道:

“你们赶紧放了我!我父亲是南梁昌平侯,新帝的功臣,你们不能动我!”

周围人眼神皆是一变。

一方面是觉得他当真是愚蠢至极,一方面又是想为何他方才不说官话。

……看来果真是蠢得离谱。

吵嚷声中,男人被拉了下去。

观山恭敬一躬身,退出了营帐。

“他有问题。”

萧言舟用的是肯定的语气。

谢蘅芜耷着眼,慢吞吞将写了字的纸放在一边的烛火上烧了。火舌一点一点窜上,黑灰色的碎屑翻飞。

直到全部燃尽,谢蘅芜才舒一口气,轻声:“昌平侯的几个郎君,皆难堪大任。”

“他的次子出现在这里,昌平侯一定知道什么。”

“我从前到南梁,一定有昌平侯的参与。”

通往京城的各道,已在萧言舟的命令下戒严。

但仍有几个漏网之鱼混入其中,向京中行进。

崔太后派人提前来接应,有了太后给的身份,他们自是畅通无阻。

这几日,崔左丞在府中的日子更少了。

崔露秾感到分外不安。

或许是萧言舟不在京中的缘故,她总觉得这时候人心惶惶,京里也风雨欲来。

她想进宫去见谢蘅芜,但崔左丞下了令,府卫森严,她完全没有出去的可能。

这段时日崔太后在人前越发活跃,隐隐有将朝政之权重新揽回的趋势。

特别是……当崔太后在国寺为国祈福而晕倒的这一消息传出的时候。

要知道在那之前……宫中的皇贵妃刚打了她派去的人。

崔露秾觉得她的姑母晕倒是假,要出国寺却是真。

不仅如此,还要顺手给谢蘅芜泼脏水。

她直觉如果父亲与姑母走得这样近,并不是一件好事。

是以这夜她一直未睡下,在书房内等着崔左丞回来。

直等到手脚发凉,她才等回了左丞。

左丞的脸色看起来不大好,满脸倦色中泛着苍白。

崔露秾不免担忧,关切几句后,又提起关于崔太后的事情来。

崔左丞显然不会听她的话,还觉得是她不懂事,强硬地让人将她带了回去。

崔露秾心头一片沁凉。

父亲不会不知道其中利害,现在却完全不避讳地去见崔太后。

他们如此笃定,萧言舟回来时不会因此事做什么吗?

还是说……他们笃定的,是萧言舟不会回来了?

崔露秾想到此处,胸口一阵发闷,几乎难以呼吸。

回到寝屋时,她刚将门关上,便见窗纸上白光闪过。

随后雷声轰然,铺天盖地落入人间。

崔露秾被惊得一哆嗦,愣在了窗前。

白光仍在闪烁,骤雨倾盆,仿若终焉之日。

对昌平侯次子的审问结束得很快。

他本就是个软骨头,观山只是抽了他几鞭子,又拿着别的刑具在他跟前晃了晃,那人便将什么都说了。

虽然有用的消息并不算多。

如今可以确定的是,昌平侯的确在南梁三皇子跟前有了颇高地位,那些边关减少的兵士,也的确进入上京准备逼宫。

现在的老皇帝只剩一口气,全凭各种珍贵药材吊着命。

问及昌平侯是从哪里弄来的兵马,他却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一二。

大概是被观山的架势吓到,他最后还是说,曾撞见过父亲送了封信出去。

但信交给了谁,信上又写了什么,他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不过观山本也不指望他会知道什么。

“就这些了?”观山将鞭子缠起,在手心缓缓敲着,慢悠悠询问。

男人咬牙,道:“我真的只知道这么多了!放了我吧!”

观山冷笑一声,转身欲走。

眼瞧着观山要离开,没有一点要将自己放走的样子,男人目中闪过挣扎,随后喊道:

“等等!”

观山回身,抬抬眉毛,等他下文。

男人面色纠结,半晌后说道:“我知道你们的病是怎么回事!”

病?无非就是瘟疫。

上一篇: 执笔 下一篇: 裙下权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