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后,疯批暴君索取无度(56)+番外
赵全见两人不再呛声,长舒一气,心里纳闷。
平素也不见谢美人在陛下跟前如此伶牙俐齿啊,今儿是怎么了?
……
既然该说的都已经说完,“萧言舟”也该走了。
保险起见,谢蘅芜让他停留一个半时辰后再走。她吩咐梨落去将偏殿收拾出来,那里平日里就有人打扫,收拾一下不难,很快“萧言舟”便过去了。
赵全没有跟上,而是留在了寝殿内。
“美人还有话,一并问了吧。”
他垂眼,姿态恭顺。谢蘅芜原先还背对着他,闻言转过身来。
“我问,你便会答吗?”
赵全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只要奴知道,必定知无不言。”
谢蘅芜唇角勾了勾,轻声:“他为何不告诉我?”
赵全顿了顿,答道:“奴不敢妄测圣意。但美人既然问起,奴斗胆一言。”
“陛下许是担心美人挂念,且此事所知者甚少,美人若是不知道,尚能掩人耳目。”
谢蘅芜抿唇,忽然想起上一次见他时,他望向自己欲言又止的神情。
所以他也曾犹豫。
谢蘅芜说不上自己的心情如何,心口像是堵了一团棉花。
“知道了,你出去吧。”
赵全应一声,脚步轻轻退下。
梨落再进来时,寝殿中只有一盏灯烛还亮着。
谢蘅芜不知何时换了身上的纱衣,穿着雪白的寝衣坐在榻边,仿若一缕幽魂,梨落乍见时还被吓了一跳。
却见谢蘅芜面无表情,眸中像一片荒芜,颇是失魂落魄的模样。
梨落紧着唤过好几声,谢蘅芜才回神,只说无事让她退下。
梨落忧心忡忡:陛下与小主该不是吵架了吧?
但再担忧,见谢蘅芜如此,她也不会多问。
瞧着梨落的身影消失在了珠帘后,谢蘅芜轻叹一气,手捂上心口,感受着掌下心跳的微微震动。
她不明白……
不明白为何在知道眼前的萧言舟是假的时,她会感到庆幸。
她庆幸什么?
庆幸冷落她的,故意躲开她的,并非是萧言舟。
可那样,明明才应该是她想要的结果才对。
谢蘅芜垂目,不自觉攥紧了掌心的布料。
第三十一章 回京
这夜风波后,“萧言舟”倒是没有再躲着谢蘅芜的必要了。
像从前一样,有空了“萧言舟”便召她去紫宸宫,然后两人相对而坐,彼此相安无事。
偶尔谢蘅芜无聊,出言挑衅他几句,满意看着“萧言舟”露出气恼又不能对她如何的神色。这种拌嘴的时候,赵全往往会退出去躲避。
日子面上平静,却又并不平静。
谢蘅芜其实已经隐隐猜出来萧言舟去做什么了,说不担心是假的。他既然隐瞒了身份,那么面对的便是百千倍的危险。
要是萧言舟出了事,她的境况可就糟糕了。
这点忧心不能言明,也只有瞧着“萧言舟”被气得跳脚才缓解一些。
她相信他们之间一定有秘密联络的方式,“萧言舟”还有闲心见她,想来尚且顺利。
但萧言舟那里并不算顺利。
工部尚书要去的消息是摆在明面上的,到了青州之后自然被青州太守盛情迎接。
太守态度积极,十分配合,工部尚书一番检查,还真揪出了几个蛀虫恶霸。
但众人都知道,这不过是被拉出来顶罪的小喽啰而已。真正的幕后者,隐藏在更深处。
雪灾如此严重,青州太守府还能拿出诸多珍奇招待,本就很可疑。
揪出那几个明面上被送出来的人后,工部尚书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甚至查得更厉害起来,大有誓不罢休的意思。
背后之人大概着急了,打晕了随尚书一同来的一位言官。
这事是被下狱的喽啰的兄弟做的,动机也显而易见,伺机报复罢了。
但这是显而易见的示威。
工部尚书大怒,态度越发强硬。青州太守见情况不对,终于忍不住,秘密召见了萧言舟。
他看出来这是工部尚书最器重的幕僚,如果能说服他,自是事半功倍。
萧言舟自然一开始推拒,青州太守也预料到了这一点,多番威逼利诱。于是顺理成章,萧言舟“叛变”了。
对方并不是完全信任他,但要利用他总得透露些什么。萧言舟借此顺藤摸瓜,搜罗了不少罪证。
对方谨慎,盯他盯得紧,萧言舟一时没法及时传讯回京,“萧言舟”也只能静观其变。
--
除夕将至,宫中四处妆红,宫人面上也都有了喜色。
“萧言舟”也终于收到了新的指令。
青州那儿证据确凿,全部指向沈氏之下最大的豪强张氏。
而沈氏,恰巧就是与崔氏结缘最深的世家。
有谁撑腰不言而喻。
张氏一子供职于青州,将所有赈灾银两中饱私囊,分出部分打点了上下官员,加之背后依靠沈崔,无人敢动。
甚至于工部尚书这样的高位京官出面,由于贿赂无果,张氏竟想干脆令他横死在此。
在青州,张氏是犹如土皇帝般的存在。
若非这回萧言舟暗中跟随,只怕工部尚书还真有可能阴沟里翻了船。
而张氏也将为自己的狂妄行径付出代价。
萧言舟带去的精锐已秘密拿下张氏掌权者,先一步押送回京,打沈氏一个措手不及。
要是能将崔氏也挖出来,那是最好不过了。
但萧言舟并不对此抱有幻想,就算两家私下有交易,沈氏也不敢卖了崔氏。
回京车马上,萧言舟靠着软垫闭目养神。工部尚书依旧坐在他的对面,但已经不似出发时那般拘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