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人迟慕(120)+番外

作者:草木葱 阅读记录

那声“公子”在妙如心湖中,像是扔进了块石头。

难道是那天在山崖底下,另一位救她的神秘人?

待她回过神来,正要仔细打量时,那群人早已不见了踪影。

让妙如好生郁闷,他们的动作未免也太快些了吧!

回想起来,只记得那人二十出头,身姿高大挺拔,其他的,都有些模糊不清了……正待静下心来回忆拼凑,只听得外头马嘶声响起,那群人离开了。

不到半盏茶的功夫,外面又来了一拔人。

为首进来的,是位锦衣公子,玉冠博带,广袖长衫的。脸上满是骄矜之色,年纪约摸十四、五岁的样子。旁边的侍从伺候他,在刚才薛斌他们停过位置上坐了下来。

跟在他后头的,是个跟他年纪相仿的公子。

待那人转过脸来,妙如赫然发现,竟然是妤如的小舅舅杨俊贤!

那贵公子对杨家少爷嘱咐着什么,后者谦卑地连连点头称是。

妙如的眼珠子都快给惊出来了。她何曾见过,杨家人能对别人那般点头哈腰的。

好似发觉有人盯着他们瞧,杨俊贤猛地回过头来。妙如见了,赶忙躲到庄太太身后,低下头来装作喝茶的样子。

他的眼睛在堂内巡视一周,并未发现不妥,又接着跟那人聊了起来,贵公子成了杨俊贤口中的未来小舅子。

妙如心头一惊:难道杨阁老又攀上新贵了?

不过,这也好理解!如今这形势,若不重新寻找盟友,覆灭时估计没人救得了他的家人。

难道此人是某王府的世子?不然,杨俊贤也尚不了公主啊……或是有实权的某个公侯之家的继承人?也不太像啊!作为首辅之子,他何需巴结成这样……

等那拨人离开后,庄太太带着小姑娘们,重新回到外面马车上……

回到家中,钟澄把女儿叫进书房,交给她一封信。

原来是淮安二伯母的来信。她将在年底来到京里,和娘家亲人团聚。随便来望妙如他们一家。

这是近来听到的,最让她开心的消息了。

接下来的三个月,妙如基本上都呆在自己院中深居简出,习字练画。免得到时谢氏来了,她的作品拿不出手。

自从药粉那件事后,家中又新进了批丫鬟和仆妇。

杨氏身边的玉簪,因那件事被杨家人接走,后来听说被卖往了山西。

跟她一同被卖的,还有她的父母兄弟姐妹,不过玉簪总算是捡回了条人命。

当初若不是有人替她作证,表明那药包确实是无意间被人撞落的,又有秦妈妈那群钟母留下的老人,证明之前何氏确实是被人暗害的。谋害主子的罪名若压下来,玉簪的性命肯定不保。

后来杨家见事情闹大,都惊动天家了。他们也不敢把玉簪随便处置,只好打发到偏远山区了事。

看在步摇、华胜这些同为陪嫁丫鬟的人眼里,难免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尤其是步摇,她甚至有些庆幸,当初听从了老爷的建议,婉拒杨氏要她当通房的安排。

若杨氏生不出儿子,她们谁人还敢怀上?若是她儿子没了,就是让通房勉为其难有了,孩子降生之时,恐怕就是生母毙命之期。

因此,当崔妈妈奉主子之命,替她操办婚事时。步摇心中反而松了口气,起码今后这条命,不出意外的话,基本上能保住了。只要她时常保持着清醒,让自己当一颗各方都用得着的棋子……

杨家近日也出了桩喜事,杨景基唯一的儿子,最近跟承恩伯的嫡次女订了亲。

这承恩伯并非是别人,正是淑妃娘娘的娘家兄弟。

承恩伯府石家崛起时间并不长,是前朝后期才发达起来的皇商。

在先帝晚年,找门路托关系,冒着风险把嫡亲的妹妹,送进失势的太子府当姬妾。

谁知她运气那般好,没过两三年,就替太子怀上了皇孙。

太子元妃俞氏一族,在泰和三十四年,替太子顶罪被连根拨起,之后的继妃一直无所出。倒是出身商贾之家的石氏,替太子生了第三个儿子。因为这孩子,后来石家完全倒向太子一边,在继位的最后争夺战中,暗中资助,为他登位也出过一份力……

作为拥立有功而崛起的新贵,且在有子的幸存后妃中,自家妹妹的份位又是最高的。承恩伯石敬难免飘飘然起来。

上次赌的一把收获颇丰,让石敬对自己运气很是自信。顿生贪念,开始期盼得到更多收益,得陇望蜀起来……

在某些人三寸不烂之舌的怂恿下,承恩伯答应,在杨景基复出之事上帮他一把。两家从此结为同盟,成了儿女亲家,这才有了后来那桩亲事。

待明年石家小姐及笄后,再正式进行嫁娶……

朝堂的局势又开始诡异莫测起来。

这些妙如都不知道,她也没太多心思关注那些。最近她正在忙着替傅红绡未出世的宝宝,画些可爱的动物形象,做成绣品。

当然,她也曾给刚出生的弟弟钟明仪,做过两件围兜。可是杨氏一次也没让他穿上身过,妙如知道后,耸了耸肩,就再也不替他做了。

虽然放弃了杨氏,钟澄对这儿子的关心,却一点也没减少。作为他唯一的儿子,每日出门前和归家后,钟澄都要花上些时间,和儿子呆在一起。

慢慢的,杨氏对他也不再板着个脸了。家中气氛较之前几个月,开始略有些好转。

在闺学中,钟家三姐妹也不像之前那样,总是剑拔弩张的。

某日,神威将军府的二姑娘薛菁发来邀请,请妙如去她家做客,原来是她的生辰到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