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人迟慕(141)+番外

作者:草木葱 阅读记录

“比着夫人画幅像,最好是年轻过五六岁的样子。额头要高上半寸左右,鼻梁要更蹙一些……”她描述起要求来,好似又怕妙如不理解,解释道,“我家夫人怀念故去的长姊,若能让天天见到画像,心里也算有个寄托……”

说完,她闭上双眼,神色中有丝悲戚和落寞。那美妇伸过手来,安抚似地在她手背上轻轻拍了拍。

妙如心里暗想:好险!果然是照着一人画另一人。

若是之前没尝试过,恐怕今日就要丢脸了。薛家兄妹这一年来,求画时尽出些稀奇古怪的要求,原来是这等着她。

不过,也多幸亏他们这种主意,让她的画技有了长足的进步。若是换在一年前,这些想都不敢想。

那妇人取出一架古琴,弹起了《汉宫秋月》的古曲来。

据那老嬷嬷的要求,妙如拿出随身带来的画具,铺在案上,开始下笔。对着眼前的人影,精心描摩。

她用工笔手法画了其他部分,再用独特的技法,描绘了脸部细节。中间又对着那妇人,修修改改了好几遍。

那位白发嬷嬷,在她身旁不停指点,提出要改的部分。等作品初步完成时,时间已到夜半三更。

笔下的作品,跟眼前那妇人,只有六七分相似了。而身边的嬷嬷,却越来越激动。到最后已是眼角微湿,唇瓣不停地颤抖着……

难道画中的,是她的亲近之人?跟眼前当模特做样子的那妇人,也有血缘关系?所以比照着,让她画了一幅。

妙如心里暗自猜度。

菁妹妹之前提起过,这女子是翌公子的姨母,那这画中之人极有可能,是他母亲年轻时候的样子。

不知这作品,他是否会满意?

画作最后被人取走了。

妙如收拾着画具,准备起身离开时。外面来了个眼生的丫鬟,她是来替薛斌少爷传话的。

“薛公子说,今日就到这儿。时辰太晚了,外面已落下大雪,山道不好走。他已请妹妹菁小姐,陪着钟姑娘在庄上留宿一晚,先前已派人去通知了您家里的人。”

妙如告辞离开,回到安排的住处时。惊动了早已睡熟的薛菁,只见她睡眼惺忪打了哈欠,向来人招呼道:“妙姐姐,怎么才回来?快进来,菁儿等你半夜了!”说着,忙把妙如拉进暖被中。

躺在陌生的床上,虽然很累,可妙如还是不能马上入睡。

心里头,把一整天的经历在头脑中又过了一遍。

看来今日那个老嬷嬷身份不简单!

举手投足间,像受过长期训练的,她最近好像在哪见过……

对了,跟姜嬷嬷的某些习惯动作相似,难道她也是从宫中出来的?

要她对着作画的那女子,也是从宫中出来的?还穿着一身宫装。

不对,宫中嫔妃岂能随意出来?不过看她气质和举止,想来出身也不低。会是什么来路呢?

渐渐地,她的思维开始模糊起来……

第二日妙如醒来时,屋外已经是银装素裹,白茫茫的一片。

刚梳洗完毕,薛菁小姑娘就从外面兴冲冲地跑了进来。

“妙姐姐,昨晚落了一夜的大雪,那边的梅花开得更艳了……咱们过去再赏赏梅吧!”话音刚落,有个丫鬟跟了进来。

她向妙如福了一礼,恭敬道:“钟姑娘请留步!大少爷请您再去趟昨日的地方,说是还有些地方要再改改……”

朝薛菁抱歉地一笑,妙如随后就跟着那丫鬟,去了昨日那间暖阁。

进到里间,昨天那美貌妇人,早已离开了,那位老嬷嬷却还在。

见妙如来了,亲热地拉过她的小手,聊起了闲话。

不一会儿,外面又来了一拨人。

婢女纷纷离开后,进来一位年轻公子。

看他的举止气度,妙如赫然发现,此人应该就是,上回跟薛斌在茶寮里,她远远见过一眼的那位。

果然,后面跟进来的薛斌,随即就向妙如证实了她的想法。

“这位是翌公子,就是他安排妹妹来庄上作画的……”

妙如忙向对方裣衽施礼,感谢他上次在山崖底下的救命之恩。

翌公子也不推辞,坦然接受了她的拜谢,让她不必拘礼。

接着,两人就谈起了画作要修改的地方。

妙如随后抬起头来,望进他眼睛里时,突然发现,原来画中之人跟他竟有几分相似。

她不觉得一怔,心中有些了然,这人十有**就是他生母了。

捕捉妙如眼中一闪而过的了悟,翌公子也不以为意,温和地朝她坦承道:“还是被你发现了!这画中之人,正是先母。在本公子四岁时就因故去世了,是姑娘让我又重新见到了她……”

“不过今晨,我派人拿画,问了一位曾见过先母的故人,说有些地方还得改改……”他娓娓道来。

妙如在他指点下,又修改几处细微的地方。并参照翌公子的长相,把画中女子眼里的神采,又添了几分傲然的光华。

那位嬷嬷在一侧连连称赞加得好,直夸奖妙如兰质蕙心……

下山临走前,翌公子送了妙如一叠银票作为酬劳,妙如坚决不受。还掏出出门时早已准备好的,她之前收到的画资,要还给他。

“那是你应得的,还给本公子作甚?!”他板起脸来,佯装发怒状。

“小女先前不知是替恩人作画,以为真是薛大哥的朋友,看中了画作,售了出去……”

“这也没错啊!本公子就是他朋友,也非常欣赏你的作品,收藏起来了……”他沉吟了半晌,面露调侃之意,隐晦地加了句:“再说,有个人已从我手中,高价买走了一幅。给你的画资,早就赚回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