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人迟慕(182)+番外

作者:草木葱 阅读记录

为何他姨父不答应呢?自己很差吗?

年龄相差太大,齐大非偶?

年纪差距大,不是更懂得疼惜人,更会让着她吗?自家人都不计较了。她父亲还计较个什么?!

“旭儿,落雨了!为何还不进屋去?”汪嗣弘举着一柄绘墨微染的油纸伞,替儿子遮挡起来。

“爹爹,姨父为何不应承下来?”他脱口而出,不顾脸上湿漉漉的一片。

汪父脸上一怔,目光有些游离不定:“你都知道了?”

“祖母和爹爹不说出来,就是怕你分心,影响了秋闱!”他解释道。

“是嫌弃我还没有功名吗?”被他接回湖边的茅屋里,拉开椅子,汪峭旭请父亲坐下,郑重地望着对方。

“应该不是!你姨父对旭儿上榜很有信心。怕是因为别的什么!”汪父安慰着儿子。

“姨父的顾虑是什么呢?听人说,推托之词是年龄相差太大……这是何理由?不是现在娶进门来啊!得等表妹及笄了才行吧……”

“父亲也挺欣赏那小丫头的,只是你姨父的顾虑是对的。若三年后进门,到时她的压力大……你祖母想抱重孙,等了好些年了,到时势必会抬妾。长子之争,还有你母亲跟你二姨毕竟是亲姐妹……你是个孝顺孩子,不光到时你表妹夹在中间难做人,怕是你也……”

“母亲不是那样的人,她对五妹还不是视如已出……”汪峭旭为母亲辩护道。

“那是因为爹爹醒不来,起因是杨家人的牵连,她有些内疚。加上你祖母宠着五丫头……”汪父说不下去了,转身拍了拍儿子的肩头道,“别想那些了,好好准备乡试,说不定到时,你姨父爱才之心顿起,临时改变立场了呢!”

听闻此言,少年点了点头,眼眸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

当祖母屋里的紫印私下告诉他:父亲上钟府为他说合亲事,姨父特意跟过来婉拒时,心情好似从云端,掉入潭底。瞬息间让他从喜到悲,轮了个来回。

祖母终于把视线落到妙表妹身上了?正如多少个日夜他盼望的那样,只是当时觉得无望……

不能就这样无疾而终了!不知她听闻后,是欢喜还是失望……

他惦记的人,此时正在浮闲居,一脸轻松地用笛子练着畅快的曲子。

重新过上没心理负担的日子真好!

这两天陪着担惊受怕闹了个够,得好好放松一下!

走水的那天晚上,她后半夜几乎没有成眠。让陪在旁边守夜的织云,好生纳闷:火都被扑灭了,姑娘为何还翻来覆去睡不着?

一曲吹毕,妙如收起乐器,开始琢磨如何替那人,给镇国公府的三小姐罗逸萱送信的事。

直接找上门去,肯定是不行的。若是门口的人还没走,跟踪过去,顺藤摸瓜发觉了罗擎云的身份,该如何是好?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今天京城各处看龙舟赛的人们,看来要败兴而归了。

望着外面的倾盆大雨,妙如开始胡思乱想……

青黛从雨中跑进屋来,打断了她的思路。

小丫头身上沾满了水滴,也顾不上擦拭干净,朝她急匆匆地禀报道:“姑娘,前厅有位孟府的四奶奶到访,说是跟您在掇芳园有些几次相谈。”

孟四奶奶?这个名头倒是很陌生。

带着一肚子的疑问和好奇,在烟罗的搀扶下,妙如沿着游廊,进了外院的知君堂。

厅中坐着位盛装的女子,旁边侍立着两位丫鬟。

那女子身穿湖色净面妆花窄袖褙子,下头着一条马面襕裙,是个妇人的打扮,妆容十分清爽端庄。

听到有脚步声从里面传出,少妇转过脸,朝妙如她们望了过来。

“原来是梅姐姐!”妙如招呼道,“怎地姐姐嫁人了,也不通知妹妹一声,都没吃上你的喜酒……”说着向她福了一礼。

梅玉尘也朝对方回了礼,两人互道了问候。

“见过钟大小姐!”她身边有个眼熟的丫鬟,朝妙如也施了一礼,接着对钟府主仆解释道,“我家小姐今天归宁,半道上马车陷在泥泞中,走不出来了,姑爷骑着马回到家中另行取车去了。派家丁送咱们在贵宅门前避雨。没想到竟是姑娘府上,就特意进来打声招呼。”

烟罗礼尚往来地回应道:“我家老爷、太太都出门了,府中就姑娘和姨娘在,才听说孟家奶奶到访,姑娘忙赶了出来……”

接着主宾双方,相互聊起别后自己的一些事情来。

原来,自那次掇芳园分手后,没几个月,梅玉尘就跟舅舅家的表哥订了亲。今年年初待梅大人出了孝期,她就出嫁了。

对方一直在等她出孝期才好提亲,说是早在三年前,两家就打算结亲的,没料到梅家老太君突然亡故,就担搁下来了……

见到她有了好的归宿,妙如替她惋惜的心,收起了一半。

上次听爹爹说起,在杨阁老的授意下,汪夫人替旭表哥在跟沈家小姐议亲。

看来旭表哥的婚姻,也注定逃不出那位权欲熏心长辈的手掌了。

自跟三皇子的外家结了亲家起,杨家又好像起死回生了般,找到了新的战场。在争储这名利场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钟家妹子,听聂家小姐说起你擅画,可否让姐姐一饱眼福?”梅玉尘打断她的思绪。

“当然可以,梅姐姐若不嫌弃,就移步妹妹的寒室吧!”妙如邀请道。

第一百一十章初闻

随后,钟家主仆把孟家四奶奶迎进了浮闲居的院子。

让一位身着翠绿比甲的丫鬟,留在门房那里等她家姑爷,梅玉尘带着贴身丫鬟春笙,跟着妙如一行人,进了钟府的后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