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人迟慕(261)+番外

作者:草木葱 阅读记录

杨氏赶紧抓住话头,语带讥讽地咕囔道:“你还知道自己身份上不得台面……”

然后,转过头去向丈夫建议道:“让妤如代她去吧?!妙儿就留在院子里,学学管家。这不,两年后就要嫁人。总不能到时什么都不懂,让人笑话了去!说长公主府的嫡孙媳,是个庸碌之辈!”

钟澄面无表情地瞥了她一眼,又回头望了望妤如,对大女儿问道:“你是个什么想法?”

“女儿没有意见。爹爹怎么决定,咱们就怎么办!不过,换人得跟二伯母提前知会一声,毕竟她还让妙儿去帮着做些事情。”有些明了杨氏的动机,妙如把皮球踢了过去。

“二嫂那边,既不欠咱们五房的,也并非缺了个学生。邀请的是妙儿,自是看重她。这岂是能代替的?她从几年前起,就帮着家里打理庶务。要练要学的,自然早就会了。我看妤儿,倒是需要从现在开始学了。”

钟澄的一席话,把杨氏说得哑口无言。

宋氏悻悻然地站起身,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还有一丝懊悔。

想不到这事发展到最后,竟是妤如出来帮着理家!

这让她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悔意。原本她只打算跟夫君提一下自己的委屈,毕竟她现在干的活,是主母的责任,却没主母的名份。

晚上,把女儿叫到书房里,钟澄千叮咛万嘱咐,提醒她一个人在外边住,要注意安全。

“还有,上山后暗中打听同窗们交的束修,下次回来后告诉爹爹。不能让你二伯母贴钱照顾你吧!”

妙如点头应下,随即告辞就出来了。

翌日,妙如收拾好行李,带着莲蕊和秦妈妈,提前赶到趣园,跟着谢氏上了山。

坐在车上一路往前行驶。

走到山脚下时,妙如发现,那不是去灵慈寺的路,就跟谢氏问了起来。

对方告诉她,现在的汩润书院,位于云隐山的南麓。跟灵慈寺分属不同的方向,进山的路径自是不同。

不过,一样是好风景,书院屹立于云隐山最高峰。

站在山顶,环视着四周,举目眺望,时浓时淡的云雾在山腰间缭绕着,如诗如画,如蔓如缕。峰顶露出云面,峥嵘威严,伫立在云端,犹如仙境。

好似比灵慈寺那边的风景,还要炫目几份。

书院场所是由别庄改建而成。马车在门口停下时,妙如一抬头,就看见牌楼的正上方,是谢氏亲书的“汩润书院”四个大字,婉约中透出几分英气。

走到里面。进门就是茂林修竹,小桥流水。远远地望过去,就见竹林深处浓绿中,有一片灰墙墨瓦的飞檐屋宇,参差起伏掩映其间。

她知道,那边该就是书院的所在了。

带着莲蕊和秦妈妈,她亦步亦趋地跟在谢氏后面,来了一个大厅前。

前面守着一个小丫鬟,见到山长来了。迅速行过一礼后,忙跑进屋内。刚才里面的喧哗声。顿时安静下来。

妙如不由觉得好笑,想起前世求学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一听师长来了,教室登时都肃静下来,若是过了几秒,发现是假消息,又会响起一阵埋怨和嬉闹声。

谢氏也好似习惯了这种状况,嘴角含着笑意,把妙如拉进了教舍。

“来给大家介绍个新同窗,这是我本家的侄女——钟妙如。刚从京城回来。不出意外的话,这两年跟大家一块学习了。”

谢氏话音刚落,妙如就走到堂前。

“妙如给各位见礼了!初来乍到,请多多关照。”说着,就盈盈拜了下去。

屋里坐着、站着的闺秀们,纷纷朝她还了礼。

抬起头来,妙如发现堂内有十来位女学生,穿着各式的春衫绣裙。大致都在十二三岁左右。

相互认识完毕,有个形容尚小的姑娘,出声问道:“你是明婧姐姐的妹妹吗?”

“嗯,她是我的堂姐,你也知道她?”

旁边有人轻笑出声:“何止认识,还是她嫂子呢!”

“是吗?这次回来。我还没见过婧姐姐呢!她还好吗?”

那小姑娘羞涩地一笑,点了点头,跟她说起钟明婧的近况。

没几下功夫,妙如跟那帮新同窗就混熟了。

下学后,谢氏派丫鬟来请她,引她参观各处的校舍。

走进陈列着学生作品的展示厅时,妙如迎面就看见,她那幅在掇芳园。根据当时场景作的画,被挂在了厅堂正中间的墙上。

“二伯母怎么挂在这里了?”她有些受宠若惊。

“我想着啊,这画作将来肯定能成珍品,现在让那些孩子们长长见识。”

“多谢二伯母抬爱,您这是想替妙儿打响名声吧!我是知道的。”妙如感激地抬起头来。望着谢氏。

“好了,不说这个了。啥时候帮伯母也画上一幅,前次在汪家时,我看你倦乏得很,就没敢提这要求。”

“随时都可以,这山上风景如画,找个伯母比较得闲的日子,连带风景和人物一起画下来,那才叫有意思……”妙如一想到这个,心情不由得飞扬起来。这里的环境,真是创作的福地啊!

“好,就听妙儿的……”好似也感染上了她的好心绪,谢氏拍了拍侄女的肩头说道。

此时,在掇芳园的万禧堂里,长公主召来儿子和儿媳,商量起二孙子汪遥和嫡孙女峦映的亲事。

“礼部员外郎韩大人的三女,明年就该及笄了吧?!这门亲事虽是年前才订下来的,两家理应常来走动。如今你不方便出面主持,我看,就让吴氏帮着为娘,操持宴会的事吧?!再让穆长史到宁王府去一趟,把王妃母女接来……”长公主望着儿媳安排道,“上回老太妃相中了咱们家的映儿,想说给她第三个孙子。那个孩子,为娘帮着看过,长得一表人材,是个上进奋发的好苗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