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人迟慕(269)+番外

作者:草木葱 阅读记录

“一贫如洗?”

“差不多吧也难怪他们爬那么高,请大师看病……”莲蕊点了点头,感叹道。

“所以师叔要咱们下山时,顺便给老人家诊脉送药嘛”妙如突然好似想起什么,“明天起,没事的时候,拿素布做个袋子。以后咱们好用来装药,样式跟师叔随身的那个一样就行了,最好跟颜色款式都要一样,再绣上‘慈灵寺’三个字。”

“姑娘这是为何?”莲蕊如堕云雾里。

“我作为慈灵寺的弟子,广布善缘,替师傅师叔弘扬佛法啊”

莲蕊似懂非懂,接着道:“姑娘,奴婢打听到,龚家祖孙,原先不是住在北辰镇的,他们是睢宁人。后来听说云隐山的慧明大师,免费为穷人看病,还不收诊金,才搬到这里来的。”

望着山那边的寺院殿宇伸出来的飞檐,妙如若有所悟,点了点头,感叹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希望他祖母能早些好起来,咱们也算借师叔的光,做了件善事。”

书院再次放假时,已到了中元节。为了让学生跟家人好好过节,书院里多放了一天假。

回到槐香院的时候,在父亲书房里,妙如竟遇到久违的堂兄钟明信。

他靠在椅背上,望着堂妹微笑。

待她向父亲请完安,跟他寒暄时,钟明信嘴角含着微笑,邀请道:“妙妹妹,你婧姐姐明日要回娘家过节。正想着请你过去玩呢还有你嫂子,那**们回来时,她正巧出了趟远门。”

妙如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太好了明日一定到你们院子里,拜访五伯母、嫂子和婧姐姐。”

两人又陪着钟澄说了一会闲话,就告辞离开了。

午后,妙如带着莲蕊兄妹,提着从云隐山带下来的草药,寻到了龚家祖孙俩住的地方。

那是一条幽深的小巷,石板道的两边上长满了青苔,四周的院墙破败荒凉。墙头立着几只不知名的鸟,见有人来了,“噗”的一声飞开了。

显然,这些都是鲜少有人居住的老宅子。

莲蕊一人在前面带路,走到最里面那头,在一座破陋不堪的宅子门前停了下来。

她指了指里面:“姑娘,就是这里。”

“你进去敲门吧”妙如吩咐道。

莲蕊没有行动,在一旁解释道:“不用敲门,这是几家人合住的小杂院。白日里龚家小哥上学去了,就老奶奶一人在家,她身体不好,怕是敲了,还得劳烦她出来开门。”

“嗯,你先敲门示意一下。再推门进去,省得吓倒老人家。”

莲蕊点了点头,依言照做了。

妙如提着布袋,跟莲生在宅子的门口,等了差不多半盏茶的功夫,才见莲蕊走了出来。

“姑娘,就龚家老奶奶一人在家,咱们进去吧”

妙如颔首安排道:“莲生,你就留在门口守着,若有男子进来,你且先挡一挡。到里面示意我们。”

“好的,小姐”

妙如跟莲蕊随后就进了屋内。

宅里的光线很是昏暗,除了头顶上几尺来宽的天井,露出些许光线,其他地方看的不堪清晰。因早晨刚下了一场雨,屋檐下还吧嗒吧嗒落着水滴。在午后这座寂静的老宅里,显得尤为清脆刺耳。

走进龚家祖孙居住的房间,迎面扑来年久沉积的霉味。虽是三伏天,到了里面还是感到冷浸浸寒意直入薄衫。

让妙如忍不住,打了个寒战。莲蕊见了,忙用手臂箍了自己主子的身子,为她祛寒。

“钟姑娘来了?”刚走进里屋,老妇人含混的声音,从床榻那边传了过来。

妙如环顾四周,屋里确实家徒四壁,仅有两张床榻、一把椅子和吃饭的案桌。

她床榻上望了过去,龚阿婆的精神尚好,比前次在山上见到时,多了几分生气。

妙如简单问了几句,又让莲蕊展开纸墨笔笺,记下了对方所说的细节。随后又伸手替她把了把脉,也记录下来,嘱咐了几句后,又从布袋里取出带来的药包。

“这是师叔让晚辈带来几副草药,按单子上所写的每日煎服。”她拿出一张药单,放在桌上,然后让莲蕊收起文房四宝,放在屋子的角落里。

老妇人哆哆嗦嗦,要从床上挣扎起来,莲蕊忙扶住了她。

“姑娘真是个热心肠的好人,咱们祖孙俩三生有幸,这两年尽遇上好人。”

两人一怔,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

“前年杉哥儿在人家夫子的学馆窗外偷听讲学,谁知碰上个衙门里的老爷,考了他几个问题,竟破例资助他,正式听课去了。其实他小的时候,家里替他正经请过先生的……当时的夫子还劝他,过几年去考秀才。没想到遇到变故……”龚阿婆长叹一声,自怨自艾地唠叨,“都怪老婆子没用,拖累了他……”

妙如猜想,那位官老爷一定是看出,他是个读书好苗子,爱惜人才,才解囊相助的。

莲蕊接口问道:“您孙子上学去了?”

“嗯,本来他是不想去的,硬是要在家陪着我。我答应过不再干体力活了,这才肯上学去。他说帮人抄书能挣到钱养活两人。”

一席话说得妙如,眼睛有些湿润。当初爹爹也是这般,跟祖母相依为命携手走过来的。

主仆俩又陪着龚家阿婆说了一回话,才告辞离开。

第二日,妙如按约来到钟府东侧的兰桂园,拜见长房的伯祖母、五伯母和明婧姑嫂。

钟明婧见到妙如,很是高兴,问起她这些年在京城的生活。

“你的事,听哥哥说过一些。想不到上京后,你过得这般苦。不过好了,过两年你就离开她了。你未来的婆婆,不会像她亲妹子这般……”明婧替她担心起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