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迟慕(317)+番外
可是,随后的情势的发展,就有点不受东宫的控制了。
皇上再次病倒后,朝中渐渐有了新的传闻。说韩国公俞彰借太子的势,打着选秀的名义强抢民女入府,有位秀女离奇失踪。
还有人在朝臣中散布说,东宫无子,四皇子生下皇长孙,圣上病又好了。有人怕局势会变,特意把圣上又气倒了,怕是另有所图。
更有人暗地里谣传,当年,大殿下焚烧百官污迹卷册的举动,根本就是虚晃一招的作秀。真正的卷册都放在韩国公府,指不定哪天就会拿出来秋后算账,拿捏大臣们。
此言一出,朝臣们人心惶惶。
就在此时,本来为了玄德帝身体状况不佳,姬翌从西北边境召回的一万大军,已经走到了半道上。
鉴于此等情势,太子姬翌当机立断,派亲信薛斌到半路,去拦截带兵马归来的罗擎云。让他交了兵马,先转道去趟江南。明着祭祖,实则把隐居江南的裴太医找出来,护送到京城里。还给他派了道另外的任务。
第一百九十一章 奔救
目录:
草木葱
弃舟上岸时已是掌灯时分,罗擎云护着老太医的软轿,打马行至淮安城楼下。打算进城找客栈住一宿,被守城的兵士挡住了去路。
“这位将军,现在淮安城里疫病盛行,若不是紧要的事情,还请绕道而行。就怕到时能进不能出了。”
罗擎云大惊失色,抓住那守城门老兵的襟口,急色地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最开始是去年岁末,有零星的村民发病。到三四月份,才开始扩散开来,控制不住了。如今府衙的老爷早贴了安民告示,卫指挥使的大人们派人都封了三个村子。”
回到软轿旁边,罗擎云对着里面的裴太医说明这一情况,并征求他的意见:“老大人,若贸然进去,恐怕会让您老感染上。不若回到船上,等小将把要找的人接出来了,再跟您汇合,如何?”
裴太医捋了捋胡子,沉吟道:“老朽一生悬壶济世,医者仁心是本份。遇上疫情哪有退缩,裹足不前的道理?对病患,老朽一生都无袖手旁观的经历。”
“陛下的病情关系到国祚,您老年纪在那儿,经不起疫病这般的折腾了。不若我前去问问情形再说。”
“好吧!你回来时,带一位了解此次疫情大夫过来,我跟他交流交流。看能不能帮上一点忙。”老太医最后嘱咐道。
把他送回船上后,罗擎云进了城。
淮安城大街上行人稀少,在这个春末夏初的季节,实属罕见。
白日熙来攘往的街道冷清下来。两旁的商铺前面招幡,在这个无风的晚上,无精打采地耷拉着,客栈也大多关了门。
只有头顶一轮孤月,将清冷的寒光洒向大地。照得人心头一片凄清惨淡。
按薛斌临行前的交待,罗擎云辗转找到了华亭街,敲开鹿鸣书院后头钟府的大门。
过了半盏茶的功夫,“吱呀”一声,门被人从里面打开了。
“谁啊!大半夜的?”里面的老苍头伸出脖子,抬头一眼就瞅见来人。
罗擎云禀明来意,老仆把他迎进院子里。
听说上面派人要接大女儿进京,钟澄像黑暗中看到一丝光亮。他抓住对方的手臂,顺势就要跪下去。
罗擎云一把扶起他,强撑住他的身子:“钟世叔何需如此?有什么事小侄可帮得上忙的。您尽管开口。”
钟澄哀声哭求道:“罗将军,请你发发慈悲,把我女儿救下山吧!云隐山如今都封了三天。也不知她在里面是……”
“她在山上?为何不去把她早早接下来?”
“妙儿一直住在山上,女子书院有个学生染上了。二堂嫂不忍心丢下她,没及时撤下来。后来就被封山了,想下来都不能了。既然你有圣旨,那请帮帮忙把我女儿带下来吧!”
心里的恐惧,被自己叙述再次放大,钟澄颤声补充道:“灵慈寺里听说死了不少人,都是上山找慧明大师求医的。所以才被封了山。”
罗擎云神色一沉,心里暗道不好。
敢情云隐山的疫情更为严重,那丫头也不知运气如何,感染上没有?
想到这里,他二话没说,接着就出了院门,飞身上马。朝后头追赶出来的钟澄一揖手,神情肃穆地保证道:“钟世叔不必忧心。只要罗某还有一口气在,定会把钟姑娘救下山来。”
言毕,拍马扬长而去,瞬间就不见了踪影。只留下一骑烟尘,和钟府门前呆若木鸡的众人。
罗擎云纵马登上山顶,找到汩润书院时。那里一片死寂,连个看门的人都没有。
他眉头皱起,心里顿时感到不妙。好不容易敲开了院门,有个年老的嬷嬷,哆哆嗦嗦地站在门后头。
见到是个陌生男子,还一身戎装,老妇人先是吃惊,后又是一喜。敞开大门。自顾自跑进去喊人。
“莲蕊,有救了,有军爷找上门,要放咱们下山了。”
接着,就是一阵凌乱急促的脚步声。不到一会儿的功夫,从里面又出来个十六七岁的丫鬟。
只见她伸出脑袋,朝罗擎云望了一眼,可能觉得对方有些眼熟,又不敢确认。过了半晌,才哑着嗓子问道:“是接咱们下山的吗?”
“你家小姐呢?她还好吧!”罗擎云下颌紧绷,声音中有自己都没觉察到的颤声。
听他问起妙如,莲蕊的眼泪叭嗒一声就落了下来。
罗擎云拧起眉头,急声催促道:“快说啊!她到底怎么样了?”
莲蕊也顾不得擦拭泪痕,哀声道:“昨夜里,姑娘发起热来,尽说胡话,现在还是昏迷中。山上都没大夫,又下不了山。灵慈寺那边听说死不少人了,二奶奶不敢把姑娘往那边送,生怕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