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迟慕(392)+番外
第二日就和钦差大臣一起返京,跟着她一道离开的,还有织云,她相公如今还在京中钟家的铺子上,正好夫妻团聚。烟罗、秦妈妈一家就留给了哥哥明俨。锦绣的丈夫星魁,因为是父亲的得力仆从,妙如劝她留下了。
妙如所不知道的是,她离开的当天,母女一夜恳谈后,翌日,杨氏自请出了家,钟家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杨氏出家后不久,就在钟氏族谱上被除了名。
第二百三十五章路遇
本章节
对杨氏的自请出家,钟澄很是意外,不过也没有再说什么。
北辰镇那边的老族长听了,马上派人请他过老宅那边,合配着将杨氏从族谱上除了名。
只是涉及到杨氏的两个子女该如何记名时,让钟鼎铭犯了难。
最后,德高望重的老族长发话了:“俨儿找老夫说了,坚决不同意记在林氏名下,说他怕母亲在地底下不得安宁。作为下堂妇的子女,他俩身份委实尴尬。要不,把宋氏扶正吧!就记在她的名下!”
钟澄摇了摇头,想到那些年,杨氏对大女儿的虐待,他暗下决心不再续弦娶继室了。
“这样吧!先记在林氏名下。俨儿那儿,我找到合适的机会,去跟他说说。若有人问起,请叔祖务必保守秘密,莫将此事声张了。”
同情地望了他一眼,钟鼎铭点了点头,算是应允了。
宋氏下大气力鼓动婵如告发杨氏,一直没见相公有再次续弦的动作,以为自己扶正有希望了。越发勤力地管家、伺候起钟澄来,倒也不敢怠慢明仪,五房从此倒也风平浪静起来。
直到某天,因一个旧奴引发的争端中,所有事情才重新曝露在阳光底下,引起了不小的风波。让钟澄差一点众叛亲离了,此乃后话!
对于长子发誓,要等妹妹嫁了再娶。钟澄觉得,这倒不失给妙如施压的一个途径。况且明俨年纪尚小,还没功名在身,等两年或许有更好的机会。他也没有再去管兄妹俩的亲事了。
回到鹿鸣书院后,明俨重新回归正轨。
作为钟探花的嫡长子,自小有“神童”称号,还有个郡主妹妹,更可贵的是家中无婆婆需要伺候。嫁过来就可当家作主。此等金光闪闪的条件,让他成为江南世家女眷,竞相争抢的最佳女婿人选,一时风头无两。
话说妙如她们,车驾一路北行,不日就到了徐州。
“郡主,驿馆到了,解大人说今晚就在这里留宿一晚。”外面传来莲蕊的声音。
车厢里,陪着主子闲聊的织云听了,忙起身下了车。扶着她出来了。
安置妥当正要去歇息,在外间忙活的春渚,突然进来报告:“禀郡主,庆王妃恰好也歇在驿馆里,听说是郡主在此处,特意让一位姓高的嬷嬷,前来请安。”
妙如不觉有些诧异,忙嘱咐道:“把人请进来!”
心里却暗暗称奇:算日子,对方不过是刚生完没几个月,怎地会在这里碰到?
还没寻思出究竟来。只见内堂的帘子一掀,进来了位身着青蓝色比甲的婆子,打扮甚是体面干净,目光如炬,一看便知,乃庄青梅跟前有头有脸的嬷嬷。
一进门,那老妇就朝妙如跪下请安:“……王妃听说郡主在此,本来是要亲自前来请安的。怎奈生完二少爷后。王妃身子骨没养好。一直很虚弱,还喝着汤药,怕熏着郡主了。就遣奴婢前来,到您跟前问候一声。”
妙如听闻后,点了点头,让她起身。并命春渚看座。
婆子忙推辞,规矩地退到一旁,垂首低眸侍立。众人见她举止规整,一望便知是宫中训练出来的。
“你家王妃怎会在此时出京的?”妙如啜了口清茶,轻声问道。
“回郡主的话,主子出月子后,身子骨不大好。德妃就安排,带着小公子。到南边去休养。”高嬷嬷垂下眼帘,恭声地回答道。
身子不好还长途跋涉,这里面的蹊跷,恐怕不足外人道了。
妙如忙出声问道:“你们王妃此时可有空闲?”
“奴婢出来时,王妃刚醒过来。听闻郡主在这儿,才命小的过来的……”
她点了点头,吩咐旁边的莲蕊备礼,要前去探望。
把人请出外间候着,在众婢的帮助下,妙如换了一身装束,戴上了面蒙,出门乘了软轿,领着一众婢女和护卫,就出了院子。
这座驿馆是建在湖边,专门是为高官显贵及家眷准备的。有几处院落,相距还不算太近。
穿过抄手游廊,一路只觉得眼前倏然开朗,远处还有小桥流水、假山林木的布置。一个中年婆子在前面带路,过了月亮门,就见到跟那边差不多大的一座院落。
院落门口等了一群丫鬟仆妇,见妙如的轿子来了,竟相上前伺候,见礼问安的,帮着撩轿帘的,前面引路的,甚是殷勤。
进了院子,被人让到了内堂。帘子被掀开,一股浓郁的药味,迎面而来。
妙如眉头微微发蹙,心里有种怪异的感觉。
走到里间,只见庄青梅斜躺在榻上,靠背引枕上。见客人到了,刚要起身相迎。就听得进门来的女子轻声劝阻道:“快别起来,没得加重了身子不适。”
于是,妙如加紧走了两步,坐在了榻边的杌子上。拉住她的手,问道:“这是怎么了?”
庄青梅脸色苍白,神情恹恹地答道:“没什么,产后虚弱,身子骨不济,劳烦皇姑挂念了。”
妙如摆了摆手,说道:“这里没外人,不用这种生分的称呼了。”
庄青梅点了点头,应声称是。两人聊了几句闲话。从头到尾,对方都是一副淡然、拘谨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