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迟慕(479)+番外
妙如脸上的笑容突然凝住了,急声朝婵如问道:“怎么?妹婿此时没有在榜上吗?”
婵如羞愧地低下头,沉默不语。
林婉致替她解释道:“听相公说,表妹婿在里面的第二天,晚间没盖好,不小心着凉了……”
妙如听了·忙上前安慰妹妹:“这上不上榜,除了自身的实力,也得看运气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你看,咱们的明信堂兄,那年还不是因江南的民乱给耽误了。还多亏迟三年重考,才让他后来有实力问鼎乡试头三甲·殿试时更是脱颖而出。”
一帮晚辈在旁边热烈地讨论着科举的事情。跟钟谢氏在一边闲聊的谢夫人不觉莞尔。
“郡主这话说得在理,赵公子还年轻嘛!以后有的是机会。犬子也是考了多次,此回得亏遇到名师点拨。”程氏满面春风地望向妙-
后者转过身来,朝程氏行礼:“恭喜舅父舅母,此次廷表弟得以高中,外祖母应该心愿达成了。”
“同喜!同喜!”程氏乐得嘴巴都合不拢来了,“得亏他们几个你追我赶的,不然,也得不到这么靠前的名次。”
钟明信的妻子符氏·上前凑趣接口道:“还得亏郡主当年英明·给堂叔的学馆取了好名字。”
一听此言,程氏来了兴趣,问道:“原来‘鹿鸣,二字,原来出自郡主的想法·难怪了……”
钟谢氏走过来,看见侄女脸色红润,精神饱满,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接口道:“她从小就有一些奇形怪状的想法。许多事情还真让她办成了,女学也是她起先出的主意。”
四周围着的夫人太太,有些惊讶望着妙如……后者连忙掩饰道:“那时想跟着二伯母读书,才出的馊主意。没想到二伯母真把这事情付诸行动了。”
有人出声问道:“撷玉书院的写实画技,不知郡主还教不教下去的?”
此话一经问出,众人的目光像约好了似地,齐刷刷地射向当事人的脸上。
妙如感到有些意外,救助似地望向二伯母。
“她如今新婚燕尔,哪有工夫出来教画?还是看今后的机缘吧!”钟谢氏出声替她解围。
从追问的窘迫中逃出来,妙幺。跟明信堂嫂交谈起来。
刚开始猛然见到对方时,她有些意外,拉了对方的手问道:“嫂嫂也到京里来了?!几时来早跟堂兄说了,让他把嫂嫂接过来的。”
“前两天刚到,婆婆寡居多年,妾身要来了,她可怎么办?”钟符氏笑着答道,“再说,婆母也舍不得女儿,此次都没跟我上京来。”
的。”
“原来如此,本来还打算邀她进京,跟明信堂兄住一道,正好跟二伯母两妯娌做伴。你也知道,自我出阁后,二伯母呆在院子里,一人挺寂寞的。”妙-如说道,脸上讪然之色不褪。
符氏嘴角微翘,神秘地凑到她的耳边:“马上就不会寂寞了,进门时您没见到那些闺秀吗?想来她们父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怕是专程来见郡主您的。”
妙如登时呆若木鸡,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说道:“我当妹妹的,不好干涉兄长的亲事吧?”
符氏轻笑一声:“俨弟说要郡主帮他挑选,说信得过您的眼光。再说,你们五房又没主母,郡主不操心谁替他操心?”
妙如。哑然失笑,说道:“嫂子你也是世家出身,且嫁进钟家多年。帮着我哥哥先筛筛吧!这新嫂子,以后要主持咱们家的中馈,毕竟我刚成婚,经验尚浅……”
许怡心见状,出声建议道:“你可在府里举办春宴,京里人家跟南方一样,都是乘这机会相看的。谢先生还可出具意见,不会出撷玉书院的闺秀吧?!”
“她们才多大?”
“又是马上成婚,大公子总得中进士后才办喜事吧!这半年又过去了,再备个嫁什么的,起码得等明年这时候。应该都及笄了吧!”
妙如一笑而过,不置可否。
此时在前院,镇国公罗燧第一次见到长媳的父亲,他的亲家—名满天下的钟探花。
钟澄望着眼前满脸风霜的老将军,心里颇不是滋味。
女儿回门那天,女婿罗擎云向他坦诚的一切,让这位满怀内疚的父亲,更加觉得愧对女儿。
只是今天亲眼见到亲家公本人,他的感受又有些不同。
此日并非休沐日,外院的厅堂里,除了几位慕名而来的文人雅士,倒没多少朝廷官员。打发儿子和弟子招呼他们,钟澄把镇国公请进了书房。
罗燧走进书房,朝四周打量了一番,心中暗地揣摸主人的品位和心思。
钟澄早就瞧出了这点,出声询问道:“国公爷觉得此间书房布置得如何?”
“大气磊落,品味不俗!”罗国公出口就是这八个字。
钟澄没有接他的话,从书橱里插出一本金石杂记,捧了手上翻了几翻。
然后,回过头朝亲家公展示了那本书。
“这是以前在翰林院任职时,我一直谋求的孤本,想不到今天在这里找到了。”他脸上露出几分欣喜,更多的难以名状的表情。
罗燧不解地望着他,眉宇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心里暗道:他们文人就喜欢把一句意思,拐弯抹角地说出来。就像他的小舅子谢安良一样,从来不明明白白表达自己的意思。
“国公爷或许奇怪,澄为何说这些有的没的!”钟澄见他一脸困惑,也不废话了,直入主题,说道,“澄也是前半个月前才到京城的。这间书房是妙-儿她替我准备的。这本孤本也是她帮我淘来的……五年了……想不到她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