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迟慕(483)+番外
袁嬷嬷插话道:“最后。她到底进去没有?”
“没有!”麦冬连忙解释道,“等奴婢跟着她们赶到苍筠院时,管小厨房的万嬷嬷说,因为郡主一天不在府里,她把炉火早已经熄了。”
听到这里,妙如跟袁嬷嬷对视一眼,主仆松了口气,心中暗自庆幸,幸亏早有交待。
“后来,奴婢没法子,只得回大厨房,一个人重新生火煎药。”
“你一人在那儿煎吗?”莲蕊在旁关切地问道,“那几个人都甩手不管了?”
“她们的意思,药碗打翻是奴婢的过错。见我去煎药了,她们就各自散了。夫人屋里的霍妈妈也没说什么。”
“后来呢?”
“后来,等奴婢端药到青竺院时,夫人已经成那样了。”
妙如跟袁嬷嬷对视一眼,目光中均露出疑惑之色。
曹氏故意整事,那是一定的了,可是她此番目的又是什么呢?!
是想把事情闹大了,好来坏了她的名头,说家中有婆婆生病,还要往外边跑?
可这是公爹亲自下令让她们出门的,还留了个懂医术的奴婢留下来侍疾。
还是说,她们趁着借用苍筠院小厨房的机会,想暗地里动什么手脚不成?
妙如把目光挪回麦冬身上:“回去后,你可问过旁边伺候的,她们怎么说的?”
“她们说,奴婢耽误了正常喝药的时间,使夫人的病情拖得加重了。”
说着,她腿脚发抖,小声啜泣起来。
这丫头也是自己拖累的!妙如心里叹道。
若是芳汀春渚她们这帮陪嫁丫鬟留下来侍疾,被曹氏摆上一道,最后肯定会把火烧到她头上的。眼前这丫头,只不过是代人受过而已。
看来,今晚非得采取雷霆手段,迅速来破曹氏这局了。不然,还不知纠缠到什么时候去。
想到这里,妙如压低声音询问道:“这两天,你替她把过脉没有?”
小姑娘猛地抬起头来,不解地望向主子,不知道她问这话背后是何用意?
“若没把过脉,你又怎知她的病情加重了?”妙如循循善诱地指引,“你应该知道,许多原因能引发咳嗽加剧,脸色不好的。”
“可是奴婢有三年时间,没给人把过脉了,手都生了。不一定能诊断出来。况且,后来大夫被请来,断言夫人病情确实加剧了。”
“是那位以前常来的那位大夫吗?”妙如目光灼灼地地望着她。
麦冬若有所思,不说一句话,接着,仿佛又明白了些什么,点了点头。
妙如莞尔一笑,拍了拍她的肩头:“孺子可教!你都没试过,怎知诊断不出来。再说,你去摸脉时,说不定有意外收获呢?!”
她一脸讳莫如深的表情。
第二百八十九章 定音
妙如领着麦冬,带着一帮子丫鬟仆妇,重新进了曹氏的卧房。
见她们进来了,曹氏身边的霍妈妈,脸上的神色颇有些不自在。
妙如见了,嘴角微弯,朝旁边的丫鬟使了个眼色。
麦冬走到曹氏病榻前,朝里面施了一礼,轻声请求道:“大夫说,喝完后来添的一剂药,应该会有效果,夫人您为何还是老样子,让奴婢来替您把把脉。”
曹氏本能地把手往被子里一缩,她旁边的霍妈妈见状,出来厉声喝斥道:“你一山里来的妹子,贵人的病是你能把脉诊断的?”
这反射性的动作,早已被妙如看在眼里,让她更加确信,之前的猜测——曹氏把麦冬支开,故意做了些手脚,让她的样子看起来病情加重了。
曹氏这副样子果然有猫腻,能确认这个,一切都好办了。
麦冬回头望一眼主子。
妙如微微一笑,对着曹氏说道:“这位妈妈说得在理,婆母身娇肉贵,是不该请寻常大夫问诊。害得您今日病情反复,丝毫不见好转,反而加重了。是儿媳的失职!”
见她低头认错了,曹氏跟霍妈妈相互对视了一眼,她正要发话,把儿媳留下来值夜伺候。
谁知,妙如没等她开口,突然转过头,正言厉色地对屋里其他人训斥道:“传我的命令,以后那个庸医若是再敢进门,乱捧打出去。”
言罢,她又转过脸来,和颜悦色地对曹氏说道:“媳妇这就请宫里最好的太医。来替您把脉。”
说着,她对袁嬷嬷吩咐道:“拿着我的名帖,派人到太医院。看洪院判或容医正,哪位还在哪里值班,务必请他们其中之一连夜赶来。”
袁嬷嬷闻言,应喏一声就走了出去,吩咐候在外头的芳汀,尽快找人出门办理。
曹氏和她身边伺候的,一见到她动了真格的,顿时吓得面如土色。曹氏连忙摆手:“这是……老毛病了。只要……养得好,侍候得周到,慢慢……就会好的。不必……劳师动众。”
“这怎么行?!话说您是超一品的国公夫人,又是皇后娘娘的母亲,本郡主的婆母。请个太医来瞧瞧值什么?!不然。人家会说咱们不孝了。”妙如根本不让她有机会推脱,
曹氏以前一装病,就请来与娘家兄长相熟的大夫。
镇国公也经常睁一只闭一只眼。尽量满足她的要求。慢慢地,仿佛成了他们夫妻俩之间的情趣。
她哪里见过,妙如这样的阵仗,说请太医就要连夜去请。让人措手不及的。
这位刚进门的媳妇,她还没摸清底细。也不知对方此番作为。是想让她一“病”不起,再回到庄子上养病呢?还是想戳穿她装病的行径?
无论是哪一种,后果都不是她能接受的。
本来曹氏听过兄长的话,对有郡主身份的儿媳颇不感冒。以为妙如只是哄得宫里的贵人开心,加上陛下有补偿钟家的意思在,才幸运地得到封赐。从民间认来的郡主,能有多大能耐,哪里比得上真正的皇室贵胄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