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迟慕(636)+番外
明俨忙不迭地表态:“没问题”
明偲跟在他后头点头附和。妙如又在旁边补充了一句:“不过,最好立下文书,省得到时扯不清,又要拉来族人评判,闹出笑话让人看热闹了去”
明俨听了,走过来表示支持:“对,对妹妹说得没错,爹爹就给他们一个安心吧?省得有人老朝咱们身上泼赃水。妹妹都是出嫁的人了,还被人无辜扯进来。”
扫了一眼旁边呆若木鸡的大儿媳,钟澄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许多年以后,妤如的女儿说亲,被不少人家瞧不上出身的时候,她才想起今天这一幕,那时她肠子都快悔绿。暗暗埋怨自己,当年怎地一根筋,被人一调唆,一门心思就跟娘家兄弟姐妹断了往来。害得后来,在婆家她又吃了许多苦,儿女的亲事不顺遂。
接下来,明伊顺利过继到三房二老爷钟泽名下了。不忍心人家骨肉分离,钟谢氏离家进京时,仍旧将明伊托付到宋氏手中。
这结果也算皆大欢喜,起码钟澄是这样想的。这些年来,五房欠二嫂的恩情良多。有这两位大的当领头羊护着,余下的几名弟妹,将来日子过得应该不会太差?尤其是这一番闹腾,宋氏总算是消停下来了。
日子转眼到了三月,妙如决定带着两孩子,赶到苏州府的吴江,去探望在那儿养病的公爹。
马车行在官道上,一路上鸟语花香,春意盎然。这种场景,两小家伙是最开怀的,箍在乳母怀中,看着外面的风景,一路上唧唧喳喳叫个不停。
“爹爹……”毅儿冲着外面喊道。
妙如倏地一惊,赶忙撩开窗帘,满怀希翼望出去,哪里有罗擎云半点影子?
乳娘苗妈妈在一旁解释道:“大少爷指的是蝴蝶呢”
妙如哑然失笑,不禁陷入怔忡。
这一个月来,他们爹爹没了音信。就是路上耽误了,也早该来个信,让他们好安心啊会不会出了什么事?
问丈夫留下的亲兵袁德,他也不知其中缘故。
最后,妙如还是决定,去吴江后跟公公汇和,再做一番计较。
第三百八十二章 欲雨
带着两孩子,当妙如赶到吴江时,已是三月下旬。
江南的春色向来迷人,尤其是太湖流域更是如此。太湖沿岸的垂柳,尤其是在烟雨蒙蒙中,构建成一幅绝佳的泼墨山水。一路行来,让人心旷神怡。
望着眼前的湖光山色,妙如又惦记起罗擎云的安危来。
原来,谢舅父派人将贺太医送到裴家时,正好碰到裴太医只剩下一口气了。
据他的族人说,老太医从京返回苏州后,就开始迷恋修道。曾一度前往天柱山要寻访仙迹。他侄子不太放心老人家一人远行,特意派了两名后生,陪着老人家一道上路。走在半道上,老人家宿疾发作,两侄孙只得轮流背他老人回到了家里。
老太医到家后,就开始卧床不起。自知时日不多,他开始把毕生所学,口述给最后收的两名弟子。
裴家老宅位于太湖之滨。听说兰蕙郡主大驾光临,裴家的族长们,将近湖的院落,安排给贵人居住,也就是妙如此时住的枕泉轩。
午后起来,妙如发现两孩子不见了,忙问身边的袁嬷嬷。
“老奴怕扰了您的睡眠,让乳母抱着两位小主子,到外面逛园子去了。”她恭声答道。
于是,带着仆妇丫鬟,妙如一路沿着湖边寻来。突然,不远处传清越的琴声,她不由停下脚步,驻足聆听。乐声中有流水冲击高山的湍急,更有水滴石般的柔和清泠。
妙如在旁边听得连连点头,暗想,这弹奏的倒是位高手。
谁知,一曲终了,随后竟传来孩童“啊啊……”的欢呼声,语中不掩兴奋之意。
妙如心头一震,认出那稚嫩的声音,乃出自家里两小魔星之口,不由加快脚步,拐到声音发出的方向,好一探究竟。
走出枕泉轩的院子,她们一行人来到琴声发出的位置。
那里是一座六角凉亭,亭中石案边坐着一位的女子。十四、五岁左右的样子,姿容清丽,刚脱稚气。
两小家伙则由各自乳母抱着,在一旁的石墩上坐着。许是弹奏完毕,彤儿和毅儿按照老习惯,一曲完毕,都要击掌欢呼,以示兴奋愉悦。
想到刚才的情景,妙如不禁嘴角微翘。跟在身后的袁嬷嬷,见到小主子原来是在那儿,轻轻咳了两声。
听到有响动朝这边过来,那姑娘停下弹奏的动作,抬起头往妙如望了过来。见是前几天拜见过的贵客,她先是一惊,连忙起身。
“小女子见过郡主”那女子从容地敛衽为礼。
妙如点了点头,算是回礼,打量起她来。只觉得眼前的女子,似乎有些面熟。不由踌躇起来。袁嬷嬷见状凑到她耳边,悄悄说道,这是裴家亲友族中的姑娘。
妙如点了点头。
前几天她刚到的时候,裴家主母江氏,曾给她引见一群姑娘,有裴家族中女子,也有亲族的姑娘。袁嬷嬷说的没错,应该就是裴家的外甥女,闺名唤作徐绮芳的。
两小家伙见到是母亲来了,忙从乳母身上挣扎着下来,蹬蹬地跑过来,抱住母亲的裙裾下摆喊娘亲。
妙如蹲下身子,对彤儿和毅儿问道:“不好好去午憩,跑到这里,打扰人家姑姑弹琴作甚?”
那女子忙上前替小家伙辩解:“不要紧的,他们一直在静静地听,并未打扰什么。能入得了乡君和小世子的贵耳,绮芳三生有幸”
彤儿仿佛没听懂她们在说什么,将小脑袋扭过来,扯着妙如指向古琴,叫道:“娘亲,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