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八线女星,退圈回乡带娃种田记(167)

作者: 在线打工人 阅读记录

一些茶阁里面他们还会挂上一些屏风,屏风上面是名家的绘画。

在茶室里面放着香炉,还会燃烧名贵的香。

翌日清晨一大早,段誉明就来接待他们。

一行人穿过竹林蜿蜒曲折的鹅卵石小路。

走了十多分钟,就到了一处草庐。

跟苏烟想象中的不一样,她以为会登楼阁。

眼前的草庐非常的矮小,入门就得压低身子才能进去。

弓着身子进屋上楼,非常的累人,卑躬屈膝这词,苏烟算是明白什么意思了。

茶室里面空无一人,但是炉子上已经在烧水了。

坐了大约十多分钟以后,正主就来了,从主人道过来。

眼前来的人并不是古藤岛一,而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少年。

少年神情清冷,不严自厉,一身黑色的和服,让人更觉得生人勿近。

第146章 为老不尊的小日子

一一打过招呼,眼前的是古藤岛一的弟子,春藤一新。

古藤岛一已经有二三十年没有出现过了,退出茶界已久。

每次樱花国都是派遣别人来。

古藤岛一还在不在世,没有人知道,说是退休养老了。

春藤一新在看见苏烟的时候,眼底闪过一抹惊讶,没想到居然能见到故人。

可眼前的女子并不是那个姐姐,不知这人是谁。

跟那个姐姐有何渊源,少年收敛神色。

苏烟在少年打量自己的时候,也在思索这少年究竟有何能耐。

居然能够让古藤岛一收为弟子。

在草庐坐了一会儿,眼前的少年就起身,带着他们一块去了这次论茶大会的茶场。

每次论茶都在一个佛殿的后院。

进去就感觉到一种严肃的氛围。

同时她感觉到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非常好闻的香,让人心旷神怡。

不由的放松了一些。

以茶论道,在初的时候,就是从寺庙中钻研出来的。

这岛国的茶道就在这庙中进行。

也就是所谓的禅茶,有名的茶道大家,相传就是在寺庙中参悟了禅和茶道。

由此他们也就有在寺庙中论茶的讲究,寺庙能凝心聚神,专研茶道。

他们有名的“草庵茶”便由此得来,还曾悟出“佛法存于茶汤”的道理。

茶赛是有樱花国主力而行的,所以一行人就选择了佛寺。

在佛寺的后面论茶。

发展到现在,逐渐的斗茶的形式和趣味慢慢也日化。

倒茶的人不要再注重茶阁的奢华与否,而更加注重风雅趣味。

当地这座茶室由来已久,金碧辉煌,岛国的佛寺就是由这里启发的。

三分殿红,三分金光,一分暖白相融合。

这也是为什么,到岛国的某些地方,会有一种自己并没有出国的感觉。

寺庙选址格外的清幽,一行人跟着少年到达了后院。

这虽然是一座非常普通的后院,可是当你打开院门之后,

入眼得景色却是如此的震撼。

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如此的美景,旁边种着红艳如火的枫叶树。

亭台楼阁水榭,院中有假山,潺潺流水,还有些景观鱼在其中游荡。

院内的花花草草,一切的布置都凸显了茶道的精神。

在春藤新一的带领之下,苏烟一行人跟着他入内。

已经有四五十位茶友在里面,是从世界各地飞来的。

安静的坐在里头,都是上了岁数,头发斑白的小老头。

苏烟和春藤一新就像是两个鹤立鸡群的人。

这次茶赛并没有对外界透露,是悄悄举报的。

所以在场并没有相关的媒体工作人员。

只是有一些负责记载的人,还有一些嘉宾。

这些嘉宾里面有寺庙里面的修道者,也有一些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

没有了闪烁的灯光媒体,大家伙儿都比较的轻松。

春藤一新并没有上场,而是他的祖师爷来了。

茶席中,春藤一新跟祖师爷相对而坐。

祖师爷一声暗色的和服,看着眼前的老人,应该也到了耄耋之年的高龄了吧,

可眼前的老人完全没有一般老人到了年纪的样子。

虽然他脸上皱爬满了皱纹,皮肤却非常的干净不见任何的色斑,整个人精神抖擞。

让人惊奇的应该是他那一双眼眸,因为年岁的原因,他的眼窝深深的陷了下去。

但是他那一双棕色的毛子却是明亮有神。

不光是寻常老人也搬上了年纪之后,眼珠就会失神失色,笼罩上一层的朦胧。

这种眼神,苏烟曾在师爷那里见过,见过人间沧桑以后,依旧保持纯真的眼神。

那是一双经历过岁月的眼眸。

宾客云集,可一点都不嘈杂,特别的安静。

秩序保持的非常好,只能听见僧人低吟诵经声。

还夹杂着翻腾煮沸的沸水声。

气氛庄严肃穆,让苏烟不由得像是到了大家的茶宴会上。

以前在后山的时候,师爷他们也经常会举办这样的茶会,

不过她不爱凑热闹,参加过一次就没再出席了。

她不适合这样场合。

苏烟素来自由,不喜约束,在这种场合只会坐立难安。

少年取出了茶盒,茶具,手里端着这些。

一步步从过道走开,而今日的论茶便开始了。

岛国人尊重茶道,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坐卧站立皆有礼仪的约束。

也就是所谓的九容之礼,还培养这种君子之礼的人不多了。

从目,气,足,一一有礼仪,就像是从书画中走出来的谦谦君子。

少年郎用沸水冲洗着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