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线女星,退圈回乡带娃种田记(57)
一碗浓白色松茸粥里面带有橙黄色的玉米粒,绯红的胡萝卜丁,褐色的松茸片,粥的表面点缀着小片的薄荷,这一盅粥三色搭配,让人食欲大动。
引诱众人的味蕾。
竹编蒸笼散发着清竹香,一屉蒸笼里面,摆放着数十个薄透的灌汤包,透过外表的面皮就可以看见里面荡漾的汤汁,肉汁加深了汤包的颜色。
淡粉白的虾饺晶莹剔透,能看见里面包裹着的虾仁不止一只。
大家的视线落在了那一碟甜品上,做成了橘子的模样。
观其形,有点像南宋的一道有名菜,闻其味,橙香中还带着微微的酸……跟他们记忆中的那道菜,有所不同。
……
第54章 待客宴2
平日素喜欢吃的白云飞一眼就认出了眼前的菜品,应该是“蟹酿橙。”
“苏姐姐,如今不是吃蟹最合适的季节,怎么……”
“非也,非也!”苏阿爷嘴角含笑,“它的外形是与蟹酿橙有些像。
但并不是蟹酿橙,你们仔细瞧瞧眼前这盘中盛放的菜品,不要单单观其形,你们闻其味。”
大家凑近仔细看,看它的外表就是一颗橙子状的东西……
“这除了蟹酿橙,就是蒸橙了,别的还真就不晓得了。”白云飞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观察了它的形状,闻了它的气味,都没有猜出来眼前的是什么。
“在你们眼前摆放的是大耐糕的改良糕点,一道甜品。”苏老爷子眯了眯眼,看着众人没猜出来,笑着道。
袁飞健凑近,观察着,“听说过定胜糕,重阳糕,松黄糕,五香糕……唯独没有听过大耐糕。”
“这外面是橙子,里面是什么?”
“这可不是橙子啊,别被欺骗了。”
“不是橙子啊,这金黄色的果皮还散发着浓郁的橙香,不是橙子还能是什么?苏阿爷,你莫蒙骗我们。”
“这外表是用卡拉胶定型后做成的橙子,只是比较像而已,表面的颗粒感也是人工雕刻上去的……”苏烟对于眼前的一群人被迷惑到,备感骄傲。
她本人是不擅长厨艺的,但是原主却是也是一个对烘焙有着极其高天赋的人。
之前做迎宾兼职之类的时候,没少在酒店后厨呆着,也就学了一些。
一旁的四个孩子流着哈喇子,苏明睿瘪了瘪嘴,环抱双手,“没准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长的好看,不好吃呢。”
“那你别说话!”苏明希瞪了他一眼。
“苏姐姐,我想吃……”胖哥儿嘴角流着口水,仰起头,胖乎乎的身子,踮起脚尖,扒拉着桌子,人不够高,只能靠脚尖。
小胖脚丫承受了不该承受的重量,脚踝有些酸。
“这里面的做法和大耐糕差不多,一般大耐糕选用的是生李子,将其冲洗干净,削皮后用勺子从中间挖核。
处理完果核的李子,用白梅和甘草焯掉一下苦味。
随后选用天然蜂蜜和去皮的松仁、去皮的核桃肉、碾碎的瓜子仁填充到去核的李子中,最后放入小甑,上火蒸熟,这就是大耐糕。”
“而你们眼前的不过是选用带有果味的果冻,将里面填满,口感会更加丰富一些。
填充的也是各种果仁,外面是口感层次丰富的果冻,里面是……”
“大耐糕出自南宋的《山家清供》,这是一本记录着当时美食,并间接可以反应当时文人墨客和士大夫阶级出世态度的书籍。
根据书中的描绘,可以展现出当时的文人和士大夫向往山野田趣。
对于当时山野人家待客用到的蔬果备感新奇,体现了宋朝的民风淳朴敦厚。”
“之所以叫大耐糕这个名字,其实是有典故的。
古代的文人墨跟我们现在可不同,他们总喜欢将当时的一些事迹描述下来,他们编写名字。
例如咱通常能听见的伯牙鼓琴,钟子期善听……
当时有一个人,他请了林洪吃糕,叫做向云杭,是宋真宗那时候的宰相,向敏中的后代。
向敏中后因为升职的原因闭门谢客,被宋真宗评价为“大耐官职”。
而他的后人向云杭,就做了这道点心,大有继承祖志的意思。
这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是想提醒自己一定要像自己祖先一样,能够耐得住寂寞,坚守初心,不忘本质。”苏阿爷娓娓道来,带着岁月的嗓音,不免让所有人都有代入感。
反复回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就是主人公向云杭,听得他们都忘记了自己是在用餐了。
直播间里面的粉丝也听着说给他们讲着历史的名人典故,他们最爱听的也就是这些了。
从苏烟将早餐端上桌开始,直播间里面的弹幕就已经炸了。
〔我就说吧,就说吧,主播家的早餐可怎么可能是豆浆油条包子呢。
这些就是咱平民的标配。默默的啃了一口馒头——不争气啊!卑微捂嘴苦.jpg〕
〔主播家可是土豪,怎么可能把待客的早餐弄得这么磕碜。
瞬间,我这手里两块钱一根的油条就不香了。
我一周只舍得吃一次的,现在吃不下了,好心疼!
我也想喝那碗粥,想吃甜点,香菇难受啊,友友们。〕
〔直播间的土豪在不在?还有没有土豪网友?
能不能分享一下你们家早餐是不是满汉全席,样样都准备齐全了。
早餐是不是还有大厨端到你们床上并亲口喂你们?
这种待遇,哎呀嘛,画面实在是太美好了,我想都不敢想。
觉得这辈子都不能有天上掉下馅饼的时候,让我有这么一次土豪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