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俏军嫂:我的超市会自动囤货(166)

作者: 虹宝 阅读记录

马思晴一个人忙活着商店。

她的货品非常齐全,只要你想买,在马思晴这里都能找到。

每个礼拜马思晴休息一天,说是要进货,都会挂了牌子。

其实也只是佯装去进货而已。

十月,好消息传来了,国家准备恢复高考。

七七年的高考,将要在冬天里举行。

马思晴跟佟时宇工作之余,都用来看书复习了。

素兰他们在安岭听到广播的时候,佩服马思晴的远见。

好在他们一直都在看书学习,捡起课本不费劲。

钟国藩已经结了婚,他爱人随了军。

一时间,全国上下兴起读书的热潮。

小军更是高兴,他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大学梦了。

思晴姐姐在京市,他要考到京市去。

马自忠得知马思晴夫妇都想参加高考,大力支持。

虎子还差一年高中学习,就可以参加高考了。

不过马思晴他们要经过预考,预考过了才能参加当年的高考。

预考很顺利。

马思晴两世的知识加在一起应对这些完全没问题。

佟时宇有初中学历,后来在马思晴的督促下也一直在看书。

马思晴还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不少复习资料,考的时候肯定也不在话下。

安岭那边,毛小旺没有通过预考,钟国藩压线过的。

预考之后,就是紧张的备考了。

马思晴决定就考京市范围内的大学,佟时宇也是这个想法。

程思华有高中学历,不需要参加预考,他报的也是京市的大学。

素兰跟陈晓伟打了电话问马思晴要怎么填报志愿。

马思晴说你们想去的地方的大学就多填几所,今年不成,复习一年,明年还可以再考。

小军一门心思来京市,填的志愿都是京市的。

最后考完了,马思晴因为有个代课教师的经历,被录取到了京市师范大学,神奇的是,素兰也被录取到了京市师范大学。

佟时宇报的是航空航天类,他原本就比较喜欢这些东西。

陈晓伟报了公安大学。

程思华报的音乐学院,他喜欢搞艺术。

小军成绩向来很好,录取了头部的大学。

钟国藩考去了南方。

录取工作结束之后,所有人都得偿所愿。

七八年二月开学。

素兰跟陈晓伟这一年是到京市过的年。

马思晴向素兰提出,让吴叔到京市来替她打理百货商店,带着小海跟小梅一起来。

这样素兰就不用担心吴叔在家没人照顾了。

素兰又是一阵感谢。

初到京市的素兰,在马思晴家附近租了房子,这些年她跟陈晓伟也攒了一些钱,读大学是免费的,所以花不了多少钱。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每个人都开始了自己的新历程。

第140章 改革开放

七八年的春天,马思晴踏入了学校的大门口。

她被分到了英语专业,素兰则被分到了数学专业。

马思晴觉得重活一世,上天对她格外开恩。

上一世她做服装生意,国门打开的时候,她抓住了机遇,奈何自己的英语不行,最后没有像别人那样拿到太多红利。

不然她上一世绝对可以富甲一方,而不只是个小富婆。

不过她还是去进修了英语。上一世她的英语也不算太差,只不过不够专业。

四个人开始了学校与家里两边跑的日子。

佟时宇跟陈晓伟因为特殊学校特殊专业的原因,回家的次数少很多。

马思晴跟素兰各自撑起了自己的家。

两人都有家人的支持。

吴叔替马思晴守着百货小商店,生意好到逆天,他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就请了两个小年轻帮忙。

只是进货这事还是马思晴自己操办。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货车拉了货到商店。

其实是马思晴在郊外的一个仓库拉过去的,现在娃都在托儿所,白天她没课的时候就可以操作。

一年之后,百货商店做大,变成了小超市。

赚回来不少钱,荷包逐渐鼓了起来。

马思晴上一世的经历终于可以派上用场,让她吃到了运动结束后的第一波红利。

在学校里,老师跟同学们都惊讶于她的口语水平以及英文知识。

马思晴只说是天赋。

读大学的日子紧张而又充实,在系统的学习中,马思晴把上一世的知识缺漏全部补上了。

素兰也把孩子送去了托儿所。

小海在京市又读了一个学期的高三,七八年的时候跟虎子一起参加高考。

马思晴的建议要么留在京市,要么去海市或者南方。

最后虎子去了海市交通大学,小海去了中大。

素兰有空的时候,在百货超市帮忙,马思晴让吴叔给素兰开工资。

这时候吴叔已经相当于半个超市的负责人。

马思晴只负责进货,卖货雇佣人以及对账都交给了吴叔。

周围的人的日子都过得富足起来。

七九年的时候,国家出台了重大政策,改革开放。

这是振奋人心的事情。

国外的产品、文化像潮水般涌入这片刚刚历经劫难的土地,但是也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影响。

马思晴觉得现在的状态就是最好的状态。

三个娃娃在七九年的九月,读了一年级。

马淑华辞了工作,帮忙照顾三个孩子,马思晴这才放下了心结,在马淑华辞工住到马思晴家里的时候,喊了一声“妈妈”。

马淑华喜极而泣。

马思晴正式开始了一边读书一边做生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