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到古代当幼师(4)

江清流被她的白鹭、黄鹂说愣了,微微一晃神。笔下“黄鹂书院”的院字最后一笔,勾得有些仓促。

第四天,黄鹂书院正式开院招生。

虽然是免费的学堂,但是开院的热闹程度并不亚于白鹭书院的开张。

一年前白鹭书院开张,村里有钱的乡绅是请了镇上的舞龙、舞狮队来表演了一番。

还有爆竹噼里啪啦,还有村长慷慨激昂的讲话。

比起来,黄鹂书院的开张,倒更像是村民们的自娱自乐。

吕顺哥和几个年轻的汉子去借了铜锣、大鼓,花娘子和几个农妇们则在这乐声中唱起了嘹亮的采茶歌。

好不欢乐!

村长正式授予陶小醉黄鹂书院“院长”兼教书先生一职,以后黄鹂书院所有的运作都由她一人负责。

陶小醉欣然接受,接着就是报名了。

她早就准备好了一本名册,这个名册并不是只简单的填一个名字便算了,里面的内容可不少呢。

比如说:孩子的年龄,生日、爱好、性格等等。

阿瑞娘子一脸迷茫:“怎么要问这么多?爱好?啥叫爱好?”

“咳咳,”小醉解释,“爱好就是他平时最喜欢做些什么事?”

“他呀,”阿醉娘子笑着揪过小家伙的耳朵笑道,“就喜欢到田里捉些蛐蛐蝈蝈儿的,可没见喜欢些别的什么,就是个没出息的。”

瑞生被娘笑话,一张小脸顿时涨红了起来,羞羞低下了脑袋。

小醉想,喜欢蛐蛐蝈蝈儿也未必没有出息。法布尔从小还喜欢这些东西呢,最后不是成了伟大的昆虫学家。

不过,和她们说这些,也不会明白。

小醉笑着将瑞生的资料都登记好,指着里面的一张桌子道,“好了,瑞生,你先进去坐着吧。”

轮到小五和小七这两个小魔怪了,他们能来书院读书兴奋的不得了。

听花娘子说,小五昨晚讲梦话的时候一直在嚷嚷着这回事儿,而小七就翻来覆去一晚上没睡着,天没亮就爬到了花娘子床上,嚷着要去书院。

“小醉姐姐!”两个孩子一进门就扑了过来。

小醉笑笑,拍着两个孩子的头心说道:“到了学堂来,可不能再调皮,让娘亲担心了啊。”

“我知道,我知道,娘都说过了……”小五赶忙接嘴,“叫我们都听小醉姐姐的。”

“恩,对了!”小醉满意地看着两个孩子,给他们登记好了资料,也领着过去坐下了。

陆陆续续,一共来了五户人家的孩子。

这些小魔怪们,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坐在这个有些破旧,又并不十分明亮的书院里,却是个个都安安静静,没有一个出声吵闹。

她终于是帮这些孩子完成了进书院的心愿啊,小醉由衷的高兴着。

第3章 学礼仪,明道理

书院开张后,小醉给大家列了一张“课程表”。

这个东西古代自然是没有的,因此也算是一样新奇的事物,是小醉的“独创”。

黄鹂书院不同于其他的书院,蒙学读物也教,其他的东西也要教。

比如,小醉排出的课表是这样的:

辰时~巳时,读蒙学、古诗还有小醉自己编的东西。

午时,休息时间。

未时学习术数,其间还有休息的时间。

申时则是体育、美术、音乐这一类的课程。

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五讲四美的好少年嘛!

书院里一共五个孩子,端端坐在桌前。

他们今日个个屏息凝神,一点儿都不同于以往的调皮捣蛋。

小醉觉得这些孩子在本质上还是很可爱的,只是因为平时缺少了管教才会如此。

今日的第一课,学的是礼仪。

何谓礼仪?小醉的理解中,礼仪就是教小盆友怎样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表现出良好的素质修养,然后,人叫人爱,花见花开。

今天要教的是最基本的一点,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请”。

小醉用蘸满了浓墨的笔在宣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请”字,拿起给大家看了一下,说:“平时我们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如果用上这个请,就会变得特别有礼貌,也会更讨别人的喜欢。”

小醉举了个例子,“比如说,请进、请坐、请用饭、请喝茶……”

“我知道我知道,”马连生家的金果儿大声嚷道,“先生,我要向瑞生借他捉的那只黑将军玩,是不是只要说了请,他就会借给我?”

小醉抿嘴笑着,答道:“你自己试试不就知道了?”

金果儿走到了瑞生的桌子旁,拍拍他的肩,十分认真、礼貌地说:“瑞生,请把你的黑将军,请借给我玩玩。”他一连用了两个请,令小醉忍俊不禁。

再看着他一脸期待的神情,瑞生哪还好意思拒绝,便从自己随身缝着的小衣袋里将那只嘶哑着嗓子,发出低低鸣叫的“黑将军”递给了金果儿。

这一下,在座的五个小盆友都觉得“请”真是一个神奇的字眼啊,他们决定在中午回去休息的时候都好好试一试。

一个上午很快就过去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陶小醉觉得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中午的时候,茶园村里炊烟袅袅,五个孩子们结着伴一同回去吃饭、玩耍去了。

小醉一个人呆在书院中。

打开屋子后面的窗户,一阵清新舒爽的风迎面吹来。

书院的后面是一条小溪,而隔着这条溪流的西面,就是白鹭书院。

虽说一个在村东,一个在村西,但其实也就是一溪之隔。打开窗户,遥遥望去,江清流一袭白衫,端坐在对面的书院桌前,凝神习字。

上一篇: 宠妃?啊呸! 下一篇: 带着空间回六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