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到古代当幼师(6)

小醉回头微微笑着看了金果儿一眼,虽然这毛头孩子昨天满肚子的气,但小孩儿哪有隔夜仇,过了一晚上,早就没那么生气了。

两个孩子拉了拉手,算是一笑释了前嫌。

瑞生在后面悄悄地拉了拉小七的袖子,嘟着嘴低声说:“那我的黑将军怎么办?”

“没事儿,”小七拍着胸脯说道,“下次我准保帮你抓一个比黑将军更厉害的!”

江清流是代表白鹭书院前来赔礼的,还带了一个大西瓜过来,请黄鹂书院的孩子们一起吃。

时值盛夏,西瓜消热解暑。那瓜碧绿的外皮,切开来,里面红瓤黑子,还流着汁水,着实诱人。

小醉便分给了几个孩子一起吃,还留江清流和王大龙也一起吃一块再走。

孩子们在书院里吃着西瓜,小醉和江清流到院子中,靠着小溪坐下,说起了话来。

“陶先生,昨日的事……”

“那是小孩子之间的玩闹,江先生不必放在心上。再说了,你拿了这么大的一个西瓜过来,孩子们可乐了。”

“无论如何,也要谢谢你。有了黄鹂书院,这些孩子们算是有了个学习的地方,就不会去胡闹闯事了。”他这话是真心的,能够安安静静地在白鹭书院教书,是他一直以来最大的愿望。

“这些孩子,其实都很可爱。”小醉一边吃着西瓜,一边说,“以前只是因为没有人教他们,才会到处调皮,以后,一定不会了。”小醉甜甜地笑着。

吃完了西瓜,两人从院子进到屋里的时候,仿佛听到了里面有个孩子的哭声。

小醉快步跑进去,抹着眼泪的正是瑞生。

“这是怎么了?”

王大龙抢先发话:“他把西瓜子都吃进去了!”

咳,这又不是什么大事,怎么也值得哭鼻子?

小五在一旁说:“刚才小七说,他把西瓜子吃进去了,接下来那子就会在他肚子里生根发芽,然后结出个小西瓜来。”

瑞生听他又说,哭得更厉害了,一下子钻进了小醉的怀里,大声抽噎着:“小醉姐姐,我不要肚子里生小西瓜!”

小醉心里好笑,正想要安慰,小七跑了过来,拉着瑞生的手,十分认真地说:“瑞生,你是男子汉哭什么?只要你不给它浇水,那么西瓜子就不会长出来了,小醉姐姐,我说的对不对?”他瞪着一双忽闪忽闪的眼睛,看起来煞有介事。

瑞生扭头,红着眼,泪水朦胧地问:“那怎么才不给它浇水呢?”

“这还不简单,你不喝水就可以啦!”

“傻小子,”小醉摸摸他的头,“你的肚子才这么小,西瓜这么大,怎么装的下呢?再说了,西瓜是要生在地里,浇水施肥才慢慢长大的,你的肚子里没有肥料,它是不会生根发芽的。”

小醉的话让瑞生停止了哭泣,“真的吗?”

点头笑:“当然是真的!”

“那太好了!”瑞生高兴地叫起来。

江清流临走的时候,似乎有些感触,“陶先生,我当先生这么久,那些孩子对我却一直是又敬又怕。今天到黄鹂书院来,才发现,这里的孩子都十分喜欢你、亲近你啊。”

自古以来,都是以师为父,因此教书先生都习惯了板着脸,对孩子的教习也是十分严苛。

江清流虽算不上是个特别古板的人,但平日里在学堂也是不苟言笑。

今天在黄鹂书院里看着陶小醉跟孩子的相处,才觉得那是很大的不同。孩子们对陶小醉没有惧怕,而是将她当成朋友一般。

这日午后,黄鹂学院的孩子们聚到了溪边,上起了音乐课。

夏风微热熏人,孩子们坐在溪水边,那里是碧绿的荷叶和刚刚盛开的荷花。

草地里蟋蟀、蝈蝈都在鸣叫,柳树上的知了不甘寂寞也唱起了歌来。

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户外的空气清新自然。

那荷花上,有几只蜻蜓立在上头。

小醉想起了以前在学校里教孩子们唱的那首诗: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她一时被这大好风光吸引,不自禁便唱了出来。动听的歌声引得那些孩子们都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地在旁欣赏了起来。

“真好听!小醉姐姐,教我们唱吧,教我们吧!”小七嚷了起来,其他孩子也纷纷附和。

“好,我教你们唱。”小醉坐在孩子中间,领头唱了起来。

这是杨万里的一首诗,浅显易懂,音律又简单容易学。

带着大家唱了两遍,便都学会了。

小醉觉得还不过瘾,又给这几个孩子按照高低声部排了一下。

小七音域最宽,是高音部分,小五和平生声音又脆又亮,就让他们唱中音,瑞生五音不全,哪里都不好安排,所以他就是最自由的那一个。

情由境生,孩子们稚嫩的童音虽然有些跑调,其间还有些小小的忘词。但却格外的清脆动听。

悠扬的歌声回荡在小溪的上方,那边的白鹭书院里自然也听到了。

白鹭书院的孩子们正在费力地背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昏昏欲睡中,耳中突然传来了一阵欢乐的歌声。

瞌睡虫一下子都被唤醒了,纷纷伸长了脖子,朝窗外张望。

一溪之隔的村西,小醉穿着一身淡粉的布衣,和五个孩子们坐在一处,笑意盈盈,歌声如珠,真真的让人的心里都像开了花儿一样。

江清流没有阻止他们被吸引着跑到窗前,这些孩子趴在窗户沿上争先恐后地望着对岸,眼中是均艳羡的神色。

上一篇: 宠妃?啊呸! 下一篇: 带着空间回六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