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该是我的选择[重生](137)
不管是从前还是如今,他们都离这个词很遥远。
他甚至觉得卫西用这个词,有点搞笑。
卫西:“开学之后,我去看你的话,你会不会赶我走?”
苏乔:“开学后我很忙。”
卫西:“我不会打扰你。”
苏乔:“随你。”
反正无论他同不同意,也不会影响什么,他决定不了卫西的想法。
车厢有短暂的安静。
似乎每次涉及这样的话题,紧随其后的都是沉默。
因为除了这样,想不到可以说的话。
苏乔觉得自己早就习以为常,但每当相似的情形再现,他并不会觉得开心。
卫西很快再次出声:“我计划在学校附近开一家餐厅。”
苏乔不明所以:“你开?”
卫西:“是啊。”
苏乔:“怎么忽然想到这个?”他记得,卫家的公司似乎并不涉及餐饮。
卫西:“原先就有这个想法,跟外公小叔聊过,他们觉得可以尝试,我让人做过一点调研,不过还是要看实际情况决定,你有什么想法吗?”
说到这个,苏乔就来了兴致,问他打算做多大规模,做什么菜系,周边人口分布情况,等等。
卫西一一道来,他应该真的做过调查,每一样都说得头头是道,和苏乔聊的很是投契。
因而四十分钟的路程很快就到了尽头。
两人从南广场检票进站,苏乔的检票口在A16,靠近北广场,他要穿过大半个候车大厅去检票。
卫西的则在A2,坐着等就可以了。
苏乔抓着手机对卫西随意挥手,拖着行李箱往前走。
刚过元宵节,高铁站随处可见提着行李返程的人,来往川流不止,苏乔很快被淹没拥挤的人群里。
卫西慢慢收回目送的视线,想起在车上和苏乔说话的场景。
温和从容,交流顺畅,交谈甚欢。
重生快三年了,这是他们之间氛围最好的一次单独相处。
如果他们是初次相识,这无疑是个很好的开始。
但他们曾经有过最亲密的关系,如今却被冠上这些代表“礼貌”的词,在卫西看来,这简直太扯淡了。
可是能怎么办呢?
强硬过,耍赖过,装傻充愣过,什么法子都用尽了,他们中间的那堵墙依然矗立着,苏乔站在墙后,无法触碰。
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远离,或者打碎。
他当然选择后者。
会很困难。
春节时住院,他趁夜偷跑出去,本想回酒店找苏乔说清楚,但走出楼道,被深夜的风一吹,他忽然想起来自己的另外几段“绯闻”。
除了陈烨,还有其他人。
解释完一个,还有其他几个。
那些不是故事,是苏乔亲身经历过的曾经,不是几句简单的解释就能释怀。
即使他能一次性全部说清,苏乔也不会相信——虽然,苏乔对他原本也没多少信任可讲,但如果加上这些,这种不信任的程度必然会进一步加深。
伴随这种念头,卫西最终没有回酒店,并且之后几天,他一直没有联系苏乔。
他回忆了很多,美好的和不美好的各自都有一箩筐,它们装在脑子里和心里,共同组成他和苏乔的回忆。
只不过,美好的回忆,或许只能是回忆,他没那么大能耐把它们挖出来,重新演绎一遍;
而不美好的回忆却会变成心里的一根刺,时不时在苏乔心里扎一下,提醒苏乔:看,眼前这人曾经辜负你,别理他,更不能相信他。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简直如出一辙。
卫西很想打人。
可当初,对苏乔说那些话,让苏乔记住“怎么在一起”,保持距离感和分寸的,到底还是他自己。
没人逼他。
而这些,是他能一下子回忆起来的,还有许多,他已经不记得,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曾经对苏乔造成伤害的事,都横亘在两人中间。
如同一串巨大的糖葫芦,吃完一个,后面还有无数个。
真他妈的无奈啊。
平生第一次,卫西确切感受了一把无力感。
前一世,小叔和男朋友分手后第一次自杀,被救醒后,笑着对他说了两句话。
第一句是:“自己做的选择,后果当然要自己承担。”
第二句是:“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无能为力的事,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注定失败。”
当时的他,对这两句话嗤之以鼻。
现在,他的想法变了。
第一句,他觉得很对,自己的确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哪怕过去很久,但因果始终存在,时间的滞后并不代表就不需要偿还;
而第二句——
什么无能为力,什么注定失败。
纯属胡扯。
在他的字典里,没有“认命”两个字。
苏乔大概永远也想不到,在他看不到的时间里,卫西下了如此大的决心,他也没怎么把卫西要去看他的事情放在心上,一个是开学了,他作为学生要好好学习,第二是因为他参与徐时的餐厅建设,事情也很多,他每天校内校外来回穿梭,比高中还要忙上几分。
但苏乔对这些适应良好,连徐时都感慨,说他不仅精力好,情绪也太稳定了,好像不管怎么辛苦,都没见他发过脾气。
唯一让他头疼的,还是杨沿。
寒假在“苏食”的那次见面之后,杨沿没有再去找他,苏乔以为他放弃了。
可一开学,杨沿似乎换了策略,动辄请徐非秦东他们吃饭,还常常买吃的喝的送来宿舍,请他们一起去外面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