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娘娘喝毒都能美容养颜(421)

作者: 咸鱼翻身中 阅读记录

胤熙也没有继续出声辩驳,而是失魂落魄落座,垂头丧气陷入沉思,怀疑自己信念是否正确。

林琉璃也没管,同胤裑随口瞎胡扯:“你皇阿玛领你们回来的本意是什么?”

听闻此言,胤裑拧眉细想两息,双手一摊,摇摇头:“儿臣也不知,皇阿玛并未明言告知。”

说完,他忽然凑近,唇抵耳畔,神秘兮兮和林琉璃嘀咕道:“不过,儿臣觉得皇阿玛此行绝非面上看的那么简单,额娘是不知晓,皇阿玛来时,那脚步声差点把地板震穿。”

“儿臣瞧见,皇阿玛的眼眸充满阴狠和怒色,儿臣自幼都没有见到皇阿玛生那么大的气过,还是额娘厉害,能把皇阿玛气得跳脚,还气昏死过去了。”

“这要是能传出去,肯定是名扬天下,名垂青史,儿臣也想成为额娘这种响当当的人物,不过,儿臣自知自己资质平庸,不敢挑衅皇阿玛威严,还是老老实实缩在额娘身后看戏吧!”

说话间,胤裑忍不住对林琉璃竖起大拇指赞叹道,眸中满是敬佩欣赏,这孩子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想。

林琉璃没好气白了他一眼,怪嗔道:“那还不是你皇阿玛不干人事,要不然,你以为额娘想要动怒?”

“动怒多伤身啊!你别跟你皇阿玛学啊!以后要是找到喜欢的女子,就一心一意对人家,别学那套宠妾灭妻的坏习惯。”

“儿臣是额娘生的,也是额娘亲自教养的,品性和您最是相像,错不了。”

胤裑骄傲自得对林琉璃保证道。

他自己的性子其实和额娘最像,心里臧不住事,一旦受到委屈,恨不得把死对头弄死,消了心头恨。

不主动惹事,也不怕事一旦遇到问题,直接硬刚,哪怕输得一败涂地也不愿细想后果。

林琉璃见他如此,便没多言纠结性子问题,沉默饮茶静坐,母子三人共享膳食后,兄弟俩携手离去,独留林琉璃这个空巢老人,看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心好似一下空荡下来。

眼泪瞬间滴落砸在衣襟上,胸腔闷疼,连她都辨不清是何缘故,只觉得不开心了。

“娘娘放宽心,晋王聪明善解人意,肯定能明白娘娘的良苦用心,您先别多思落泪,以免伤了身子。”

金嬷嬷抬步凑上前,用手绢给林琉璃拭泪,温柔哄劝着,慈祥的眼眸夹杂着一丝心疼。

不管她多胆大妄为,都是自己当年护着的小姑娘,是用甜腻的嗓音叫自己干娘的人啊!

是生是死,随她去吧!

别让她独自一人面对这繁杂的人间,清冷的黄泉路,有她作陪,为其探路,她才能放心。

听金嬷嬷的话,林琉璃摇摇头,把手搭在对方手背上,踩着虚浮的脚步往寝宫走去,带着哭腔麻木道:“我也不知是不是厌恶了这肮脏的世间,所以最近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挑衅皇上龙威。”

“红了眼眶,落泪珠,也不是因俩个孩子不知我心的悲伤,而是为自己无根,没有落脚地,如同水中浮萍,只能随风漂浮而悲伤。”

“我有的道,孩子有孩子的道要走,我们注定道路不同,若有个万一,嬷嬷选其一跟随吧!”

“有嬷嬷看着他们,我放心。”

“娘娘信任,奴婢本该欣喜,可奴婢却不愿欣喜,因奴婢有私心,奴婢只想追随娘娘,不管人间还是地狱,只要有娘娘在,便是吾乡。”金嬷嬷红着眼眶,拉耸着脑袋,对林琉璃哽咽道。

第859章 林琉璃遇刺

这话一出,林琉璃缄默不言,低垂着眼眸,脚步一顿,随即恢复如初继续前行,但轻盈虚浮的脚步变得沉重了许多。

单薄的身影被烛火光拉得细长,落在地上,瞧着十分寂寥无助。

夜半三更,林琉璃忽然间闻道一股迷药味,迷迷瞪瞪睁开眼睛,悄声掀开床帘,支出脑袋一看,恰好感受到有一股凉风从窗户缝里钻进来,直奔门面。

见状,林琉璃昏沉的脑袋一瞬警醒过来,瞪圆双眼,蹑手蹑脚从床上爬起来,警惕左右看了看,房间内静悄悄,守夜之人全都躺在小榻上昏睡,看到这,才发觉奴才们全都被药倒了。

林琉璃从枕头底下摸出一把锋利的匕首出来,握在手中攥紧,一点点挪动脚步往窗边靠近。

等靠近窗户之时,小心翼翼侧身紧贴窗户,屏住呼吸,静悄悄的夜晚,窗外呼呼风声和虫鸣声,胸腔里紧张雀跃的心跳声格外震耳欲聋。

听见窗外之人,小心推动窗户,欲想从窗户爬进来之时,林琉璃伺机而动猛然推窗,握着匕首猛刺过去,瞬息内猛刺几刀,血液狂飙飞溅在她脸上。

“嗯~”

霎时,听见一道克制压抑的嗯哼声,从对方口中溢出,感受到对方使劲挣扎,欲想挣脱林琉璃的挟制。

借着余光,林琉璃快手拽住对方的脖颈,拔出匕首猛刺脖颈,对方直接软软往下滑,瘫在地上大口喘息,张大嘴,愣是发不出求救声和惊恐声。

刹那间,空气中弥漫一股浓郁的血腥味,温热的液体溅在林琉璃脸上,让她感到不适,胃部不断翻涌。

林琉璃后退两步,惊慌失措扔掉手中沾染鲜血的匕首,摔坐在地上,双手紧紧捂胸趴在地上干呕几声,吐出苦水。

眼泪直哗哗流,浑身肌肉紧绷,眼神无焦点,愣了几息,随即迅速反应过来,冲到金宝身旁,伸手使劲摇晃,狠拧胳膊肉,都不见醒来。

看到这一幕,林琉璃差点没有疯了。

囫囵给自己穿了一件衣裳,冲出去,但速度过快,没能看清脚底下的路,被门槛绊倒狠狠摔在地上,幸好在千钧一发之际,双手撑地这才幸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