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且拖......且送罗大侠回帐休息——”
“五年?三年?三年不能再低了!行行好您就看着赏我几两便宜烧刀子吧——”
“拖下去!!!”
第123章 第十七章
自罗浮春假作道人深入燕营规劝后,燕军果然再未使“人油炮”那等惨无人道之行径。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裴昀虽对那颜泰临恨之入骨,可至少在这件事上,她承认他尚算言而有信。
停战三日,于宋军燕军皆是难得的休整之机,南门燕军更是趁此间隙在城外抢修了不少堡楼、硬栅,且连夜挖了壕沟灌满火油,以作御敌之用。待宋军再次攻城之时,果然困难重重,战事一时又进入了胶着。
这日撤军之后,裴昀从前线退下,不顾整理自己一身血污泥泞,便冲到了伤兵营帐,探望卓舷。
“四郎!”
卓航正在助军医一同给塌上的卓舷换药,见她来此,不禁招呼,军医汤不换却是急忙道,“别别,别过来!仔细你身上的污血脏了病患!”
裴昀只得连连退后数步,遥遥相望。
卓舷铮铮铁骨,硬是靠着一口气撑过了最凶险的头几夜,如今性命暂且是保住了。但他烧伤烫伤极广,绝非十天半日能够养好,而面目半毁,手足落残,已是注定了。
汤不换在卓舷身上狰狞患处涂抹上伤药,又重新缠缚上白布,本来还清醒的卓舷生生疼昏了过去,裴昀眼见此景,心中说不出的辛酸悲恸。
“是我不好,未照看好卓大哥,待此战了结,若我还有命在,定要去洞庭湖找卓叔父当面负荆请罪!”
“四郎你这是说得哪里话?”卓航急道,“我兄弟二人这些年留在裴家,就是为了报侯爷恩义,为了护你周全。沙场无情,兵器无眼,生死无常,如今大哥不慎负伤,心中必定已是自责难当,你这样说岂不是叫我兄弟俩更无地自容!”
“航二哥,我......”
“停停停!要吵出去吵!”汤不换擦了擦满头大汗,没好气道,“别打扰伤患休息!他这几日好容易能睡个囫囵觉!”
大夫发了话,裴昀与卓航只得乖乖噤声。
军营这段时日士兵受伤不少,尤其那日烧伤的士兵,有许多没能挨过来,汤不换与其他几个军医药童每日忙得焦头烂额,他本就脾气火爆,如此更是烦躁。他虽喝止了旁人的吵嚷,自己却是一边收拾着床边剩下的膏药绷带,一边骂骂咧咧道:
“这鬼药,一点也不见效,再这么下去好人也给耗死了,老子今晚可不想再听鬼哭狼嚎了......”
裴昀闻言,不禁心念一动,提起治愈烧伤烫伤的灵丹妙药,江湖上最过出名的当属蜀中雷火堂的霜娥玉肌膏,毕竟雷火堂有独门暗器霹雳弹,制作使用之时难免误伤,所谓久病成医。如此精贵药方自然不会外传,她四师伯救必应曾千万百计得到过一盒,钻研其药性,她依稀记得其中所用药材有——
“寒水石、大黄、赤石脂、锻牡蛎?”
汤不换听罢不以为意,“这些都是寻常凉血止血、解毒生肌的药材,根本没什么稀奇。”
“不错,我四师伯也这样说,但还有一味药材,名唤‘青要离’,才是这霜娥玉肌膏的关键!”裴昀顿了顿,沮丧道,“可惜我当时只是随便一听,并没放在心上,所谓‘青要离’为何物,却是丝毫想不起来了。”
“青要离?”汤不换狐疑道,“我行医十八载,从未听说过这味药材,将离、久离倒是知道。”
卓航挠了挠头,“我只知道刺客要离。”
“若是我四师伯在此就好了。”
裴昀不禁叹了口气,据罗浮春所言,救必应又出谷云游,不知行医何处,此时找百草堂传信怕也来不及了。
汤不换颇不乐意,“我行医十八载,也未必比你那个什么师伯差到哪里,我就不信我破解不了这青要离的奥秘了!”
说罢背起药箱,风风火火的离开了。
.
此事裴昀并未放在心上,谁料等晚间在营帐内用饭时,汤不换突然冲了进来大喊道:
“我知道了!是鲤,是鲤!”
罗浮春自饭碗中猛然抬头:“醴?醴酒?哪里有酒?”
裴昀扶额长叹,最近她这大师伯听见任何只言片语都能联想到酒。
“汤军医,你找我有事?”
汤不换举着手中一本破破烂烂的医书,欣喜道:
“我知道了,你说的那味药根本不是什么‘青要离’,你记错了,应是‘青腰鲤’才对!”
裴昀抬眸一看,但见那医书上画了一幅小画,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尾游鱼,一旁书云:
青腰鲤,鳞褐黄而腹灰青,见于深山幽潭,昼伏夜出,小寒生,大寒绝,性阴毒,无药解,不可食。
“可这鱼不是有剧毒吗?”裴昀皱眉道。
汤不换自信满满道:“青腰鲤内服虽有毒,外用却未必不可,以毒攻毒,必有奇效。我行医十八载,有这个把握!”
一旁的罗浮春闹明白始末后,摸着下颌沉思道:“霜娥乃是霜雪神女,又称青女,或是青腰玉女,这青腰鲤保不齐正是药膏精髓所在。”
裴昀想了想,颔首道:“再这样拖下去,卓大哥还有其他受伤的将士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好,我们不妨试一试!”
“如今小寒刚过,大寒未至,正是这青腰鲤出没的时节,此乃天赐良机!”汤不换喜道,“我行医十八载,这回终于能扬名立万了!”
于是裴昀立刻前去向凌青松禀报,后者听罢当即答应,只道若能制成这等伤药,不仅救了卓航,对宋军亦大有裨益。随后凌青松便在营中挑拣了七名通水性擅渔猎的士兵与裴昀同行,并嘱咐她三日内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