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关山南北(261)

“菁妹你认错了,是我,不是三哥。”

卓菁话一出口已是察觉了不对,那冤家早已化作黄土一坯,他那样吝啬,那样小气,这么多年连托梦给她都不肯,又怎可能魂归来兮出现在她面前呢?

“是四郎啊......”她勉强笑了笑,“你怎么会知道我在这里?”

裴昀没有回答。

其实当初是裴显随口说过一嘴,卓菁那丫头一旦不开心了,便会躲到花园里那棵连理树上,只有自己能找到她。

“怎么跑来这里了?有什么不开心吗?”

卓菁摇了摇头,低声道:“见到卓大哥和二嫂成亲,我很开心,人世间两情相悦何其难得,世间有情之人......也未必个个都能成眷属。”

“菁妹,回去吧。”

“不!我不回去!”卓菁突然激动的大声道,“我是裴家儿媳,是你裴四郎的结发妻子,你不可以赶我走!”

此“回”非彼“回”,裴昀说的是“回前厅”,而卓菁说的是“回碧波寨”。

但裴昀并没有反驳,因为她确有其意。

裴霖要入行伍历练了,而卓舷与裘南雁成亲之后也会一同回碧波寨,日后这本就人丁不旺的裴府便会只剩卓菁一人了。

裴昀微微一叹,开口道:

“菁妹,这几年你辛苦了。”

二人夫妻,虚鸾假凤,有名无实,她全了她嫁进裴家的心愿,可她为此搭进去的,却是一辈子青春年华。裴昀当初应允卓菁对外称二人为夫妻,只当她是一时冲动,过个两三年,执念了却,再遇有缘人,自是好聚好散,谁料她却一直在她身边待到了今天。

“我知你对三哥情深意重,但逝者已矣,你不能为他困顿一世,二嫂已经走出来了,你也应该走出来了罢。”

一滴泪,从树上滴落而下。

卓菁喃喃道:“说来说去,你不就是想赶我走嘛......”

“我不是想赶你走,”裴昀幽幽道,“只是,我亦不想再留了。”

蔡州回来之后,她便萌生了退隐之心。

报了父母之恩,不能忘却师门之义,如今,她也该回春秋谷了。

卓菁沉默了很久很久,久到裴昀以为她再也不会理自己之时,树上突然传来她哀求一般的轻语:

“可以,再等一等吗?”

“我听说大军已收复了商丘,不日进军汴京,你和我,都等收复旧都之后,再离开临安好不好?”

“这是三郎毕生之愿,我想亲眼看见实现。”

“好,”裴昀颔首:“我答应你。”

第134章 第二十八章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或许世间万事都逃不过一个物极必反,盛极转衰,此乃天地轮回之大道也。

北伐大军出征后,长驱直入河南如入无人之境,沿途为蒙兀守城的北燕降将与汉人义军相继归附,兵力一度壮大。而黄河南岸的蒙军留守军队闻风更是主动退至黄河以北,宋军一路进军顺利至极。

三月底,宋军收复南京商丘。四月初,宋军抵达开封,百年来无数大宋将领,汉家儿郎梦寐以求之愿,今朝由宋信南轻易做到了。然而等待他的早已不是百年前那个金翠耀目、罗绮飘香、纸醉金迷、笙歌不夜的东京华梦了,连年征战,城中满目疮痍,处处断壁残垣,守军与百姓加起来尚不足两千人。

因蒙军退守渡河之际趁势掘开了黄河河堤,致使两淮一带一片水泽汪洋,后方粮草大军陷入淤泥沼泽,根本无法及时到达前线,宋军一直补给不足,而沿途市井惨毁,果然无粮可收。

及至此,于是否一鼓作气挺进洛阳之事,军中生出分歧,宋信南与副将阵前失和,险些酿成哗变。最终宋信南下令分兵两路,派先锋军一万人轻骑快马,仅带五日口粮进取洛阳,后军分批随之前往。谁料先锋军行至洛阳城外三十里处,遭遇蒙军伏击,几乎全军覆没,后批援军亦被分而截杀,十死九伤。

宋信南闻风丧胆,立即命军中剩余人马撤离汴京,撤兵路上军心大乱,丢盔弃甲,全部辎重尽数被遗弃在城中。

蒙军乘胜追击,宋军因缺粮少食无力抵抗,迫不得已一路溃逃南归。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此次入洛之战,历经两月,出兵五万,最终伤亡过半,寸土未得,丢人败兴为历次北伐之最,朝野俱震,举国皆惊。

消息传回临安之时,赵韧在大殿之上当场昏厥,夜发急热,自此一病不起。

......

“官家近日御体欠安,已免去早朝,不见外人,朝中诸事只交于副相打理,而今听闻是裴大人求见,这才破例召见。”

大内禁宫,裴昀由赵韧贴身内侍引路前往福宁宫而去。

及至寝殿,进门之前,内侍悄声对她道:

“裴大人,稍后面圣之际,请直面龙颜开口,不可低头背身回话。”

裴昀闻言一惊,心中生出不好的预感。

进门之后,只见诺大寝殿空荡无人,宫娥内侍皆被遣退,门窗紧闭,帷幔半垂,周遭弥漫着一股苦涩药味,阴沉而静谧。

赵韧一袭寝衣肩披外衫,正坐于案前,提笔不知在写些什么,裴昀开口行礼,连唤几声,他仍是恍若未闻。

这一幕熟悉得令人心悸,裴昀不禁更为惊慌,顾不得礼数,大步上前,迳自走到了案前唤道:

“官家!”

光影落于纸上,赵韧这才恍然惊醒般,他浑身一颤,抬头望向来人。

“四郎来了?”

赵韧淡淡一笑,更衬得脸色灰白,眼下乌青,满面病容,

“你方伤愈,朕即病倒,却是不巧了。”

上一篇: 侯府双嫁 下一篇: 昼夜娇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