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局爆红的我怎么输啊!(244)+番外

作者:酥薄月 阅读记录

辅以徐数,两人搭档很好地把活动氛围带了起来。

除了徐数越来越适应这类场合、有种自己的确“红了”的实感,不得不立起来之外,薛霁真的控场水平是肉眼可见得到提升。

他好像与生俱来就有如此强悍的学习进化能力。

现场观众离开见面会后还意犹未尽——

“我不确定是不是角色滤镜,但薛霁真他真的很……”

“谁懂?他和徐数一起时,是更年轻的在主导节奏。”

“真人线下的冲击感更强烈:高大挺拔,像一棵青松。”

“我现在已经到了看到他身体一部分都会激动的地步。”

“就跟下蛊了一样,开着网播纯听声音都很享受~”

“线下看到真人,懂得21岁精力充沛的含义(深呼吸”

“听别人喊老公我不屑一顾,现在我张口闭口老公酱!”

当然了,能有这么好的反响,剧情辅佐必不可少。

前一天刚播第二集,直接揭开“手表事件”的前因后果。

在剧情发酵、引发热议的基础上,观众难免对沈豫有种“这人有点儿说法”的印象,就像是猛然意识到某个人十分聪明,甚至有些多智近妖,继而移情到演员的身上。这种高智滤镜,可比之前黑色高领毛衣的表面形象来得更瓷实!

工作室的造型师还开玩笑道:“他们喊我把高领毛衣焊在小真的身上。”

跑宣传时偶尔穿穿不要紧,但穿多了薛霁真也烦。

“他们真的看不厌吗?”

冬天,静电,高领,谁懂这种痛苦?

*

《底色》去到S市开第二场庆功宴那天,剧情本身迎来第一次正式的高|潮:

两大派系的交锋已经逐渐抬到明面上,养好手臂的沈豫恢复了精神,代父“出征”,回应挑衅,他一边回忆起沈济民在X省艰苦发展、自己连带着吃沙子,甚至失去母亲,完全称不上快乐的童年,一边对着动辄五位数、六位数的菜品不动声色地挑剔——

“我们X省是距离大海最远的地方,可吃不到这么好的海鲜呢,手臂长的海参,剥了壳就能吃刺身的蟹肉,呵呵……”

“你的这份赔礼很好,可惜,我品味不来。”

沈豫学到他父亲三分不怒自威的功力,震慑力足够用了。

这一顿饭他要是真敢吃,回头就有检查组直接冲破家门。

于是沈豫空着手来,又空着手离开。

因为害怕上次的“当街抢劫”重演,沈济民单独给儿子找了个兼任保镖的司机,沈公子不上车,司机也只能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

人到了晚上好像就容易思维发散。

沈豫也不例外,他的野心或许能瞒住那些伯伯、叔叔,但站在观众视角,这小子就是个妥妥扮猪吃老虎的玩意儿。

沈济民二十出头的时候还吃过不少亏呢。

结果生了个儿子,沈豫那是比阎王还能记仇!

他的目光扫过路边的垃圾桶,里头的垃圾满到溢出来,直到第二天清晨才会有清洁工过来打扫,有喝醉的流浪汉扒拉着桶盖翻东西,也有路过的无业混混嘻嘻哈哈地经过,非要犯贱去踹一脚。

这一段路,就是沈豫上次出事的地方。

司机在后面欲言又止,想劝他上车。

可再往前走百来米,就有不少摆摊的小贩,他们聊天、打牌,有一搭没一搭地用方言招揽生意,将摊子一直经营到半夜,更有甚者,会开着拉货的车直接在路边过夜。

多讽刺啊!

琼市是个不错的地方,路旁的水果便宜得不像话。

沈豫却想起他在雨夜里爬上墙头,只为守着那棵本不适合生长在此的枇杷树,可惜啊,它和妈妈一样,只能永远留在X省的土地上……

这一集播完,根本不用真丝写小作文去吹,影评博主和影视营销号已经把《底色》的文戏给吹爆了!

【厮杀中绝无仅有的温柔,它的威力将是无限大!】

【不怕枭雄玩弄人心,就怕他捧出一颗破碎真心。】

【上至这些副国级、副省级大牛,下至沈豫、秘书,所有的人物都有内外两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表现形式演得好就能出顶级丰富度的角色,演不好就特别割裂,所幸的是,《底色》里没有拖后腿,薛霁真这段“压马路”的戏份更是精彩!】

普通观众或许也有很多感慨,但他们说不出像博主这样的话,只能猛猛点赞。

“最好的欺骗就是把自己也骗过去,说的就是沈豫。”

“手表被摔坏时,我想的是:妈妈最后保护沈豫一次。”

“马书记弃车保帅,但老沈会为了老领导奔走疏通。”

“这父子俩看着最狠,实际上也最讲情……”

“很难想象,薛霁真拍底色时不到20岁,很夸张!”

“他在里面真的是点睛之笔,是沈济民另一面的反应。”

“沈家父子完全是同一品种不同版本的表现,谁懂?”

“不然人家怎么是父子呢?”

伴随着剧情讨论越发高涨,台播网播双渠道形势大好,剧播前期拍摄的访谈物料也恰时推出,官方既不站队去支持哪一种论调,也不刻意收拢某些发言的声量,两边打得有来有回,这样的追剧环境无疑是十分自由的。

说到底,《底色》怎么理解都很合理。

这部剧的基调本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

就像人性,它有善良无害的一面,就能有自私利己的一面,人活在这世上如果什么都不求,不求钱财名利权势地位,那他一定是什么都拥有了,才能云淡风轻地说出这样的话来。而沈豫作为权利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全剧唯一的“二代”,地位十分特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