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样啊。”邻居顺着梯子从树上下来,他年岁大约三十五左右,单看面相就是那种老实人:“你们想了解什么?村长应该都同你们说的比较细致了吧,这都是村子里很早发生的事情了。”
晏辞:“您能再和我们说说吗?比如村子里近些年来有没有迁来过其他人?”
邻居想了想,“我们村子里也没见来过什么外来人?”
晏辞:“您确定吗?”苬
邻居想了想:“我们村子确实没什么外来人,欸,不对,还真有,但是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那些情况。”
“能麻烦您同我们说说吗?”晏辞神色温润。
“你们先坐吧,这件事情一两句话讲不清。”邻居叫做大牛,他把刚摘的柿子递给场上的诸位宾客,但是大家都没接。
大牛将柿子筐放在地上,“我先去给诸位搬凳子。”
“不用这么麻烦。”
……
事情过去久远,大牛也回忆了好一阵。苬
“这件事情要从二十多年前说起,淑婆婆一生无儿无女,从我出生的时候,淑婆婆就是独自一个人,但是一直等我慢慢长大上学了,淑婆婆还是一个人……”
“我记得二十多年前,淑婆婆的一个房远亲将一个女孩寄养在这里。”
【是二十多年前的姜棠吗?】
【我觉得应该是,你们看,晏神和影后等人都看向姜棠了。】
“那个小姑娘我记得刚开始很内向,不愿意出来和人玩。”
大牛的媳妇就坐在旁边:“这件事情,你怎么记这么清楚?”
大牛挠挠头,他似乎感觉到他媳妇好像是生气了,但是他不知道她为何生气。苬
他循着老旧的记忆,说:“毕竟当时村子里小孩都打成一片,但是只有她格格不入,这当然记得清——”楚了。
他忽然一顿:“不对,当时不止是她。”
“什么?”
“什么叫不止是她?”
“什么意思!”
大牛忽然冲着斜对面的房子看去:“那里——十几年前有人回来过。”
第225章 你别瞎讲
姜棠等人刚刚是从最西边的林子横穿而来。隧
从西往东数,第一家就是淑婆婆的小房子,而第二家就是大牛家。
淑婆婆家小房子正对面也有一处房子,门前的树叶也是落了一地,看得出来很久没有人居住过了。
大牛的视线,就是门前落满树叶的房子。
晏辞看了一眼这个房子,没说话。
他觉得这个房子有些熟悉。
他能想到也就只是十几年前……
但是若是仔细回忆,画面却变得异常模糊。隧
谢巡急着听下文:“然后呢?”
“那个房子里有人回来过?是谁?”
大牛说:“一个男人带着一个小孩。”
姜棠一怔。
是夏虁师兄。
“你可还记得他们具体的模样?”姜棠问。
大牛脱口而出:“记得。”隧
可是真让他描述的时候,那些话卡在嗓子边,他又说不出来了。
等再去回想的时候,却发觉那些记忆消失无踪。
“小孩多大?”
“比淑婆婆家的小姑娘小了几岁,但是具体多大记不清了。”大牛仔细回想,却觉得脑子里的东西就像是指尖的细沙一样,消失得十分快。
“您还能想起来当时发生的某些事情吗?”姜棠问。
姜棠内心疑惑,两家女孩的年龄不该是小几岁的关系。
根据之前的线索,他们应当是同岁的。隧
大牛摇头:“这都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我记得当时我也十几岁,现在已经三十多了,十几年过去,又怎么还会记得清呢。”
“您刚刚不是说不止是淑婆婆家的小姑娘格格不入吗?”
从刚刚踏入这个地方的时候,姜棠就感受到有阵法波动的力量,而且这个阵法是影响记忆的阵法。
姜棠再没有让他们直接回想,而是适当的提起某个话题,希望能唤醒他们某些记忆点。
“对,淑婆婆家对面的那个房子里也有个小女孩,小女孩一样格格不入,很小的时候,平常都是淑婆婆照顾。”
景善的关注点在:“那这么说,淑婆婆和对面人家的关系很好了?”
“对,当时他们对面人家来的时候,小孩好像只有两三岁,他一个人带着孩子,淑婆婆便时常帮小姑娘做身衣服。”大牛说得起劲,“那个时候,淑婆婆的家中只有她自己一个人。”隧
或许大牛自己都没察觉到,他话里之间出现了漏洞。
场上人鲜少觉得他的话里有什么问题。
他最开始讲的是,淑婆婆家二十多年前来的小姑娘。
住在淑婆婆对面的人,是十几年前来的。
也就是说,夏虁师兄带着小姜棠来的时候,淑婆婆家已然是两个人了。
但是刚刚大牛说:对面人家来的时候,淑婆婆家中只有她一个人。
这么看来,前后是相互矛盾的。隧
晏辞于此刻问:“那淑婆婆家的远方亲戚先送来一个小孩,还是说,对面先住进一个男人带着小孩?”
大牛下意识的回答:“当然是淑婆婆这边——等等!”
话尚未说完,大牛意识到不对劲了。
开始相互矛盾了。
“……好像是淑婆婆这边,但是我又觉得好像是对面那个男人先带着孩子来。”
大牛自己先迷糊了,他使劲想,却发现越想,脑子中的东西越乱。
姜棠觉得情况不对,立刻换了一个话题:“你们和那个男人关系怎么样?”隧
大牛神色略微放缓了许多,“那个男人啊……我虽然想不起来他长什么样子,但是却记得他给人的感觉很冷,我那个时候也不过十几岁。我看见他害怕,又怎么会主动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