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没说几句,又忍不住开始咳嗽。
“父皇……”
“你让父皇把话说完。”
尚书房有龙椅,但是皇上却只是摇头。
有太监此刻搬来一把椅子,夏今扶着皇上坐在一旁。
“趁着父皇现在还能动弹,还能护着你,你想做什么,便去做吧。”亓
旁边站着的重臣,于这一刻,全部都在劝皇上。
但皇上只是摆摆手:“我时日无多,之前没能好好护着今儿,如今趁我还能动弹,该朕承认的错误便不能搪塞过去,是因为我的放权才导致这一切。”
皇太女摇头:“不、不是,今儿没有怪父皇的意思。”
“今儿,这是你的执念,父皇希望你在继位之前处理好自己心中所有的一切,你若是登基为皇,就不单单只是自己……你更是东昌国可值得信赖、唯一的皇。”
皇太女目光坚定:“从父皇选择我,从我站在这个位置开始,我便明白自己的责任是什么,父皇,我不会退缩,永远不会。”
她说:“我知道我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但是我想在登基之前,最后为自己活一次。”
她没说完的话,她父皇明白。亓
一旦登基为皇,很多事情将变得不再受控制。
皇上要为民考虑。
她将不能像现在这般。
“今儿,父皇不惜任何条件也会支持你,但是这件事情不止是东昌国的事情,当事人还有那个精彩艳艳的太子殿下。”
“祝坤羽若在,凤陵国未来必定能像天上龙凤一般。”
“但是在嘉石关之后,他自愿放弃太子殿下的储君之位,愿意放弃皇姓,今儿,他对凤陵国失望了。”
“他对这个皇朝死心了,不然他不会在最后说出那句‘国不亡,战魂何以安’。”亓
“今儿,你的执念是你的,但是在这件事情之上,你必须考虑当事人的想法……”
祝坤羽惊才艳艳,名震四国。
东昌国的皇对此人印象极其好,他在知道这件事情的真相之后,顿感悲哀。
凤陵国有此人,定然会带着凤陵国走向更远的未来。
太子殿下被下狱,不止是因为皇上的忌惮、皇子对他的争斗,更是因为嘉石关之行,他被觊觎的战功。
若是得胜回朝,皇上对他的忌惮会更甚,因此不惜将这个精才艳艳的太子殿下钉上‘勾结外敌之名’。
夏今考虑过会受人阻挠,考虑过大臣不同意,也思考过他的父亲会阻止她。亓
但是她没想到,她父皇不仅不阻止她,还愿意同她分析一切。
“今儿,父皇给你时间,去做一切,父皇会替你守一段皇朝,你去寻找真正的答案吧。”
东昌皇一生征战,他最讨厌的便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最讨厌使用奸计拿来的城池。
这不是大丈夫所为。
选择夏今,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嫡出血脉。
而是因为庶出的皇子,为了权利不择手段。
他怕东昌国成为下一个凤陵国。亓
他的今儿有容人之心。
她不会兄弟内斗。
如果自己那庶出的儿子登基,等待东昌国百姓的将会是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一场嘉石关,横在两国之间,东昌国的皇此刻愧对所有。
皇太女离开之前,问了一句:“父皇,魏将军换回来的城池……”
“若贸然归还,你想替太子殿下肃清正名的想法,肯定会全部中落。”东龙皇让皇太女放心:“我东昌国还不缺不当阴谋换来的城池,无论太子殿下要与否,这些城池,朕都会替他留着。”
这相当于让皇太女吃了个定心丸。亓
皇太女驾马离开,近卫就跟在她身侧以护皇太女安全。
他们都以为,此行肯定会顺利。
但是谁曾想,凤陵国的局势比他们收到的消息还要难上加难。
四国之中,凤陵国和东昌国全部都是男者为皇,从未出现女子登基。
除了北玄国,还有南宝国。
南宝国便是女子为帝,男子地位低下。
第322章 天命阁
南宝国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他们国家的经济是最强盛的。唵
四国最后一位,便是北玄国。
北玄国较为神秘。
大量的玄术师去北玄国寻师求道。
毕竟,名震天下的天命阁久居神山。
神山便在北玄国北部。
北玄国是唯一不以嫡庶选继承人,而是看能力。
天命阁为北玄国选定继承人,但是继承人只有每一任的国君和天命阁阁主知晓。唵
阁主不会干涉世间的事情,一旦天下祸乱,天命阁便会出手干预,直至战局稳定。
天命阁是天下玄术师的信仰。
天命阁若动,则天下玄术师便会随其而动。
据说,天命阁阁主能算天命,而阁主非大乱不出。
皇太女的人在路上说起这件事情,但是北玄国他们并未多议论,便转折到了南宝国身上。
原因则是因为现在的凤陵国,凤陵皇据说已经时日无多。
而现在把持朝政的是——文筝郡主。唵
当时的皇太女在听说这件事情时,颇为怔愣。
她一再确定这件事情:“确定是文筝郡主把持朝政?凤陵国的皇子们呢?怎么会让一个郡主把持朝政?”
不是皇太女对文筝郡主有偏见,她自己也是公主出身,若文筝郡主有能力有才华,皇太女也不会持这种态度。
她毕竟是外人。
文筝郡主对惹人议论的事情:便是追求少年状元郎此事。
这件事情当时直接传得其他各国都是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