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奉子相夫(504)+番外

作者:凤亦柔 阅读记录

“因为淑妃娘娘得急病,皇上很难过吧?他说什么了?”

“皇上说——很扫兴!早知如此不带女人们跟着,太娇弱了,碰一下花草都不行。”

“怎么能一概而论?就他的妃子不济而已,我们可是体质健壮得很!他扫兴,我还觉得扫兴呢!本想着今天再上山,捉只漂亮的山鸡回来给恒儿玩的!”

徐俊英笑着:“我却不觉得扫兴,在野外也好,在家也好,身边有你,我就高兴!”

梅梅靠在他怀里,抱着他的腰叹了口气:“和你在一起我也高兴啊……我现在后悔了!”

徐俊英一楞怔,不明白她的意思,一手抬起她下巴:“梅梅你在说什么?”

梅梅微皱着眉:“我后悔昨天把那只可爱的山鸡交给他们,一定宰杀掉了,要留着今天可以当礼物送给恒儿,从山上回来,什么好玩的也没有,他会不会对我们失望?”

徐俊英松了口气:“你吓死我了!说话要一句一句说,不能连在一起乱说一通,知道吗?”

他撩开车窗帘子对外边的宝驹说道:“去问问长乐候,他有什么活的猎物,给我留一只!”

百战在宝驹身旁应道:“回爷话:刚刚长乐候夫人着人送来一只小花鸡,说是少夫人昨日捉到的,让带回给恒哥儿玩!”

“真的……”

梅梅高兴地凑上去,徐俊英却将帘子放下,搂住她道:“你这小糊涂,自己好不容易捉到的也交出去,还好长乐候夫人有心替你留下来。”

“我不是以为还有一天可以上山去捉的嘛?谁知会匆匆忙忙赶回来……”

第302章 薄情

皇上带着得了急病的淑妃娘娘回宫,却正遇着太后亲自从宫里迎出来,拦住皇驾,以此病会过人为由,不允淑妃进宫。

太后不是不惜淑妃,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完全抓住皇帝心的宠妃,花言巧语令得皇帝逐渐疏远皇后,肯听母后的话了,即便不是她陈氏女,那也无所谓,只要这宠妃忠心,肯为她所用,日后陈氏女再借势慢慢爬上来,只要有她在后头支撑着,总会成气候的。可是此女却是个薄命的,长了那样的疹子,岂能有好得了的?太后还是能分得清孰轻孰重的,一个得力的棋子,弃了就弃了,可不能为保她,将整个宫苑都弄坏,若是此病过给她的皇儿皇孙们,那就更加得不偿失!

纪清在路上曾劝过皇上:淑妃病势太重,太医也明说会过人,不如将她留在城外皇庄治疗,皇上不肯,淡然说道:“朕答应过淑妃,生死不离,此等小病何足惧?太医馆要倾尽所能,给朕把淑妃治好,否则都回家种田去吧!”

纪清不敢再说什么,吩咐身边两名太监先行回城禀报皇驾归来,让他们做好迎接。

他的手下自不是吃白饭的,得了他眼神暗示,回宫便找太后去了。

皇上和太后对峙了一会,在太后一番大道理的教导下,终是听从母后劝阻,以大局为重,走到淑妃车辇旁,隔着纱帐好好安慰她几句,让她配合太医治疗,等好了会亲自来迎她回宫,之后在淑妃撕心裂肺的哭泣声中,板着脸,头也不回地从太后面前走过,在众人簇拥下进了宫门。

遵皇上口谕,太医馆太医们竭尽全力,精心治了一个多月,淑妃终于康复了,皇上喜不自胜,迫不及待地跑到城外皇庄去接她,等皇上见着他的爱妃之时,却像被一盆冰水从头倒下,满腔的热情消失殆尽,他来得快,去得更快,安抚淑妃两句,借口朝政太忙,以来时两倍的速度离开皇庄,当晚皇宫里即传出消息:淑妃体弱多病,在城外另置庄苑将养,太医馆数十名太医年纪大了,难胜其职,着令告老还乡,遣出京城回归故籍。

当日陪着皇上去看淑妃的徐俊英拗不过梅梅,只好实话实说:他没进屋,没见着病愈的淑妃,不过隐约听纪清说了,淑妃的脸上有点点暗色印痕,远看无事,近观不美。

梅梅叹了口气,说道:“这就是男人的深情!原来爱的只是美色!”

一个青春少女,就因为绝色容貌被毁,倾刻间从万千宠爱的宠妃变为任其自生自灭的弃妇!男人,有几个是真正的情痴?淑妃并不值得同情,皇后留她一命已经算不错了,可同为女人,梅梅还是觉得太残酷,宫中争斗的各种手段让她心悸,原本还蛮看好的皇上薄情得近乎绝情,又令她心寒。

各种心情不好,当晚便冷落徐俊英,不许他靠近,徐俊英莫名其妙成了薄情郎替身,被妻子推拒,急得他左哄右哄,半天哄不回来,叫苦不迭,最后还是用了惯常手段——霸王硬上弓,使蛮力将梅梅圈进怀里不让她乱跑,忙不迭地大表忠心,倾诉衷肠,保证绝不会像皇上那样荒唐,执子之手携子终老,不管变成什么样都不会相弃之类的话更是磕磕碰碰、结结巴巴说了一大堆,梅梅听够了,才肯放过他。

徐俊英抹着汗,暗自埋怨皇帝老友做事不靠谱,害得他莫名其妙受牵累,不过很快他又觉得受的这个苦太值得了。虐了人之后的梅梅爱心大发,热情似火,风情万种,主动亲吻挑逗服侍他,在他的爱抚下如花朵般完全绽放,他神魂癫倒,勇猛地占有,她温柔地给予,激情荡漾开来,倾尽一切地爱恋着,一次次共达欢乐顶端,夫妻紧紧拥抱着共同享受、守护这份幸福美满,此时此刻,人世间没有什么可以将他们分开,他们的心里眼里,只有最爱的彼此!

三个月后,新年刚过,皇后顺利产下五皇子,宫里四处充盈着喜气,年前年后这段时间,分别有五六名皇子、公主诞生,乐坏了太后,后宫嫔妃们以少有的强劲之势,为皇室开枝散叶,喜讯频传出去,满朝文武和黎民百姓喜闻乐见,俱言此为国运昌盛之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