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门飞甲同人)厂花当家宁做主(244)+番外

“公主,程敏政让人传话说是想要拜见您。”有人来报。

外臣是不能入后宫的,这些外臣要见内眷按理说是绝对不行的;但明朝还未有那‘后宫不得干政’的铁牌子,他又是自己的老师,所以她该见的。

但要见也不能如定王父子那样直接入宫见,而得在外宫寻个地方。

小顺见她歪着“看样子还是想通过您弄银子和粮食啊,如今知道您的好了;当初反对最凶的就属他。”

宁宁放下手炉,起身。

“您要见?”私会朝臣可也是大罪。

“快过节了,灵济宫我也好久没关心过了。”宁宁未直接回答他“那里毕竟住着人,该去看看;小顺,轻装简从,不要带太多的人。”

小顺明白了“是,那我先去安排一下;殿下稍候。”

灵济宫。

说时迟那时快,她只带着十几人就如往昔一样来到灵济宫。

◇◇◇◇◇◇◇◇◇◇◇◇◇◇◇◇◇◇◇◇◇◇◇◇◇◇◇◇◇◇◇◇◇◇◇

灵济宫。

雨化田步入男监,西厂废,这里也空关很久了;而现在……阴冷、潮湿,空气中有种挥散不去的淡淡血腥霉味。

偌大的牢狱只关押着二人,如果他们还能算人的话。

小柳随着他身后“督主,赵怀安我们未动,按殿下吩咐用罂粟壳入菜,好吃好喝的供着;另外一个……”

不用他说,雨化田也看见了,如果那个还算人的话“吕后的人彘也不是什么新花样,实在无趣。”

小柳被责,不敢再邀功,退了一步。

“千万别让他死喽。”死在牢中是最痛快的解脱,至于旁边那个该是养的白白胖胖才是,怎么越吃越瘦呢?!皱眉“罂粟壳?”

“是。”

雨化田疑色:米囊花?开宝本草中倒有记录。罂粟壳也有敛肺、涩肠、止痛的功效,那丫头又在搞什么?

“雨化田?”赵怀安原本黑亮的脸庞是削瘦了许多,不知的人还会以为是饿的,目光也浑浊了;猛的冲到牢栏前“没想到让你逃脱了。”

“果然是大侠,不怨人暗算自己;反倒还关心本督的生死。”雨化田嘲弄“不过大侠放心,那个暗算的人已经成为血水了,也算为你们一起报了仇!”

“若是能杀你,牺牲我一个赵怀安算什么?”赵怀安死死握着牢栏“你可别得意,江湖上有的是正义之士……”

“你现在已经是阶下囚,还敢大言不惭。”小柳见他出言不逊立刻代督主训斥。

瞧他刚才的步伐下盘已经不稳,目光也混沌不堪?!他们没折磨过他?还是徐知信做了什么手脚?!

“督主,程敏政到了。”钱伍随后进来“他求见公主,公主让他在此等候。”

雨化田回头。

作者有话要说:(明朝和蒙古的战争其实一直不曾终结过,我查到的资料有限,且这也不是文章的重点,故就不再详细描述了)

(出自 宋 刘彝《画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第 102 章

灵济宫书房,程敏政也早就等候。

宁宁穿着厚实的狐裘大氅,包的严严实实入内。

小顺也一同入内,替她脱去大氅,又离开。

程敏政见她自然要跪,礼不可废。偷瞧了眼,她的脸色依然惨白,人也不胖。

“老师免礼。”不卑不亢的态度,似还有些凄凉。

程敏政起身,不敢抬头注视“这次来见殿下是下官鲁莽,实不来不行;殿下是女子不错,而我们这些堂堂七尺男儿还是被一文钱所累;朝堂之事公主自然知晓分明,不知您可有良策?”

“不会是想让我出嫁联姻抵罪吧。”自顾自落座,她的宫装短袄领口袖口就有着雪白的狐裘“这个本宫不能答应。”

“公主哪里话来,莫说您已经许配人家,就是未曾也怎能屈驾联姻蛮族,我朝公主下嫁之人虽无功名,可也免了汉唐联姻之苦。”程敏政立在她右侧稍远处“更何况是您,下官,下官……”

“正如你所言,我不惜冒着私下会见朝臣之罪来此正因为知你难处。”不缓不重“本宫也知你们是如何反对如何责骂的,但本宫言明,国家兴亡匹夫、女子都有责;这和你们的反对责骂无关,是国人就要为国出力;哪怕本宫出了大力,过后你们再骂再反对也没关系;只在此事上本宫与你们立场同等!”

程敏政再次跪拜在地“公主宽仁是国之福、民之福,河套攻防原本就是公主出了银子的,其实您的好我们又怎会不知,可您毕竟是女子;自古伦理……那武瞾虽治理国家有功,可改庙堂之号,差点害李唐江山……”

“本宫却是皇帝骨血,本宫夫婿也定是朱姓子嗣!你们又反对什么?”宁宁眼一抬“本宫不改庙堂,不改朱氏江山,说到底你们这群大男人就是接受不了本宫为正统继承,凌驾在你们头上!可你们可曾想过,就算本宫生育孩儿承继帝位,本宫垂帘听政你们一样都跪拜在本宫脚下!到那时本宫以皇帝生母之威惩处你们不是也一样易如反掌?!”

“这?这不同!”

“是啊,这不同!”宁宁冷笑了下“哪怕一个傀儡,你们也只希望这傀儡是男子,可其实程老师有没有想过;真正控制朝堂的不是这个傀儡,而是司礼监掌印那个大太监!你们口口声声尊我为公主,说他们低贱,可其实你们心中我这个公主还不如那个掌印!”

“没有!”程敏政被她这么一说,立刻脱口而出。

“程老师,忙我会帮。”宁宁敛了脾气“不是因为你求我,而是我已经这个国家的太子,我自知‘责任’二字无关任何其他,大道理不想和你辩。”撇开头“我知道的大多都是您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