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143)
长宁王妃孙思乔也在两位王妃离去后轻巧地告辞,只是最后的目光深深地与辛若晴对视,两人在那几瞬间的目光相触中交流了了多少信息也只有她们自己知道。
宋珩之垂眸立在阮秋水身侧,他收敛着眼帘,眼底一派秋水宁静之样。
他暗暗地观察着在场三人的模样,想从中看出些端倪。
他在思忖,飞速地思忖。
但是阮秋水实在表现得太自然了,这种自适的熟稔反而令人更加疑惑。
阮秋水是谁?遗世独立、卓尔不群的剑仙,来去自如了无牵挂的谪仙人。他面对达官显贵之流的态度一贯是高高在上的。他的傲慢有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那样清高,但是在这位神秘的懿安长公主面前,却全然没有表现出来分毫他曾经的秉性。
他们很熟。
至少曾经很熟。
他们之间,有的是故事。
宋珩之在心中下定论道。
宋珩之正在飞速思考的间隙,懿安长公主华美尊贵的面容上则一片淡然。她静静地等待着两位自己的小辈走远,又目送着长宁王府那位天下一等一美丽的王妃走远,一直等到大殿里彻底听不到她们的声音时,她才抬手捋了捋鬓边的长发,换下了冷淡自持的表情。
她盈盈地抬眸,对阮秋水微微一笑:“终于只剩下我们了。”
说着,她又对辛若晴点了点头,眸中流淌着温柔:“多谢。”
辛若晴含着温柔的眼波轻轻摇了摇头,示意对方不必放在心上。
宋珩之的目光在三人面上一一略过,眼中愈发不解。
阮秋水的声音自身侧悠悠传来:“好久没有你的消息了。”
懿安长公主则垂眸一笑,语气里颇有几分俏皮:“我还能有什么新消息。”
话音末了又有几分自嘲之意。
宋珩之虽然一贯以冷淡示人,但实则是个七窍玲珑的,细细在三人之间观察了一番便有了底,微微挑了一下眉,觉得场面挺有趣。
此刻懿安长公主斜斜地倚靠在锦座小桌的一侧,姿态慵懒,与方才矜傲端庄的模样大相径庭,显而易见,她现在正处于一个很放松的状态。
“请坐吧,别干站着。”她的声音轻缓而清脆,如珠玉落入银盘一般地优雅。
宋珩之看了阮秋水一眼,征求他的意见。
阮秋水安然地点了点头,示意他放心。
懿安长公主的婢女出来为几人斟好茶便退下了,低眉顺眼的模样一看便是训练有素。
宋珩之轻轻举起茶杯凑近鼻尖嗅了嗅茶香,再缓缓啜饮了一口,唇齿回甘的清香奠定了好茶的基础,果然是宫中的用品。
懿安长公主也并没有急着开口,她只是浅笑着捧着茶杯,噙着一抹温柔的笑意,静静地看着宋珩之。
她的目光细致地有在如描摹一副挚爱的臻品画卷。
那目光中,甚至还有几分本不应该在她一个未婚女子身上存有的母性。
但在那温柔的背后,更多的是几分寻常人看不到的落寂。
阮秋水默默地握着茶杯,低眉合眼,让人看不透他在想什么,他只是维持着沉默,没有开口。
懿安长公主凝目看了宋珩之半晌,方轻声叹息道:“孩子……你……”
她似有万语千言,却又最终都如鲠在喉。
“珩之。”阮秋水轻声地开了口,语调罕见地谦和,“对长公主殿下,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宋珩之多看了阮秋水一眼,对于他的这句话感到很惊讶,但是碍于场合他也不能在此时向阮秋水刨根问底,于是只得轻轻点头。
他把目光转向懿安长公主。
“……长公主殿下。”宋珩之唤了一声道。
“你……叫珩之?”
“姓宋,名珩之。珩玉的珩,之乎者也的之。”
“那你父亲……”
“满庭芳的燕九是我爹爹,名义上的。”宋珩之郑重道,目光闪闪地坚定,“但在我心里他就是我爹爹。”
闻言,懿安长公主面上温柔的笑意愈发加深,轻轻点头:“好……你是个很好的好孩子。”
“……”
面对懿安长公主那慈爱而欣慰的目光,宋珩之不知道这话该怎么接。
有些重了。
“阮秋水,不曾想你如此倨傲一个人,竟养出来这么好脾气的孩子。”懿安长公主哂笑一声,把目光转移到阮秋水身上。
“哼,他脾气好?那是你还没见过他脾气不好的时候。”阮秋水轻哼一声,意做不满。
“至少你年轻的时候,可从来没有对我们这些人给过好脸色。”懿安长公主玩味地笑了笑,“无论朝堂给了你如何的优待,你可都没有半点投桃报李之心。”
阮秋水的面上表情不变,全然没有半点被讽刺后的不满,一反他平日里锱铢必较的习性,倒是很有兴致地反驳道:“优待么?盛京究竟是给了谁优待,你可得好好算算,当真是我吗。”
“怎么,这醋你都要吃?”
“长公主殿下风华绝代,貌美绝世,我自然是仰慕的。”阮秋水大言不惭。
“呵。”懿安长公主斜斜睨了阮秋水一眼,显然不信。
“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分明是长公主殿下您看不上我。”阮秋水举起茶杯,指尖在杯壁处轻轻敲了两下,“又何苦在如今折煞我。”
懿安长公主笑着点点头,终于没再和阮秋水唱反调:“这话倒是不错。”
宋珩之听着两人似有针锋相对的言辞交锋,心中渐渐升起一个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