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上观(43)

作者:姜可颂 阅读记录

“豫章姓沈。”赵宥蹙眉而视。

“姓沈,又不是姓赵。”

“……”

“……”

赵宥与宋珩之同时顿住,皆沉眸望向眼前苍白病瘦的青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大雍之境内,哪一寸国土不姓赵?

豫章沈氏,皇亲国戚,昭王姻亲,又如何不姓赵?

沈郁离身为沈国侯府嫡长子,今日却在赵宥面前说出这样两句话,其中隐藏的信息量未免太大。

“你这是要告诉我说,这事与你无关?”

“……如今盛京里,传言说殿下即将要回京,盛京大势有望重回三足鼎立。”沈郁离目光仍旧淡淡,他没有直接回复赵宥的追问,只轻抿了一口茶,又为赵宥与宋珩之添了一次茶水,意有所指道,“殿下,我还听闻,陛下似乎,有些牵挂着您。”

“他牵挂的人可多了。”赵宥冷着脸睨了沈郁离一眼,语气意味不明,“你的好姐夫、你的好师弟,哪一个是他不牵挂的。”

“所以您也变相地承认了,陛下还是在乎您。”沈郁离像是没听出赵宥话中带刺,兀自继续开口,只盈盈望着赵宥,一双眼中波澜不兴。

“……真不是你?”赵宥忽然皱起眉,沈郁离的目光让他隐隐意识到了什么,“……居然不是赵子昭。”

沈郁离极缓地眨了眨眼,有零星的深意在眼中:“我可没说这话。”

赵宥眸色一凛,握着折扇的手紧了紧。

宋珩之垂眸思忖,目光落在了赵宥修长而有力的一双指骨上。

他看见那指腹处半褪的茧在缓缓摩挲扇骨。

“……沈郁离,你现在与我说这些,是出于什么目的。”赵宥面不改色,只在眼角流露出几分冷冽之意,“你沈家是昭王亲党,你与赵子昭沾亲带故,如今却在我面前说这几句话——沈公子,你这是要给我唱一出大义灭亲?”

沈郁离这是在与他暗示,截杀裴修尧的不是昭王,但酆都一事,却的确为昭王相关。

宋珩之敏锐地意识到赵宥此刻面色淡得似乎与往日也没什么分别,但他眼底的威严与深重却是实属的罕见——此刻他身侧坐着的并不是琅琊王氏的贵公子赵宥,而是四皇子琅琊王。

“天地君亲师,我与昭王有亲,与齐王有师,与您似乎反而只剩下了一个君臣之义……身为臣子,我对您当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赵宥却被沈郁离一番平静的发言惊讶到,沈郁离是个聪明人,且是个太聪明的人,甚至世人都说他身患沉疴宿疾是慧极必伤之症。

这样的聪明人,却居然在自己面前毫不避讳地谈及那一段被掩盖的往事。

他居然还是认这这份师恩。

那是一段藏寂了二十年的不可说。

嵇山夜。

春夜入永夜。

第26章 嵇山夜

嵇山夜,这是一个在如今的大雍几乎讳莫如深的名字。

曾经风流天下闻的大才子,先帝掌上明珠平宁公主的驸马爷。

他擅琴艺,被誉天下第一的国手,时人但求一曲春夜,便能死而无憾。

嵇山夜还因有个铸剑的奇特爱好而在武原学宫开了门铸剑课,在课中与弟子醉酒当歌、铸剑而舞,因其豪放不羁与风流倜傥而九州闻名。

然,平宁公主并非秦王同母,而与先太子为一母同胞。随着先太子在夺嫡之争中败落于秦王,平宁公主以及嵇山夜也在秦王登基后的大清洗中没能幸免于难。

平宁公主被赐白绫的同一天,嵇山夜被一旨无字书召入皇城。那是承华七年的第一场雪,白茫茫覆盖了整座盛京的绣闼雕甍,点缀了一整片无情的地厚天高。

从武原学宫自发前来的三千学子乘着风雪跪在朱雀门前,叩求皇帝开恩,放过一代国士。

嵇山夜轻装素履,背着名琴潇湘洒然赴死,以一曲春夜作别,自刎于城头,留下一句“我嵇山夜二十八载春秋留得青史一页,不枉此生矣,幸得三千少年英豪相送,如今潇湘断,春夜绝,吾将入永夜。”

自此,潇湘断,春夜坠入永夜。

嵇山夜以一尺血溅朱雀门的洒然决绝,成为承华帝永生无法磨灭的污点。

嵇山夜也就此成为了承华建元历时七年之久的大清洗的最后一位牺牲者。

承华帝以雷霆手段,封住了在场所有人的嘴,严防死守着不让人把文章做大。

可偏偏,江湖最爱这样侠肝义胆的慷慨悲凉。

嵇山夜的死亡在朝野与江湖皆产生了极大的震动,武原学宫一度与盛京关系紧绷,最终还是国师出面与学宫老院长彻夜长谈达成了协议才缓解下来双方的剑拔弩张。

沈郁离与齐王这一层师兄弟的关系,正是由嵇山夜引出。

齐王是皇后之子,沈郁离是嵇山夜的弟子。

当今的皇后韩氏,是嵇山夜第一任的定亲对象,两人青梅竹马,师出同门。最终却被先帝两道圣旨赐婚所阻拦,一人迎娶公主,一人嫁入王府。

沈郁离比赵宥要年长六七岁的模样,幼时曾在嵇山夜门下学习琴艺,彼时尚未成为皇后时的韩氏嫡女是嵇山夜同门的师妹,两人同在武原学宫学习、授业,沈郁离是当时琴艺最出色的弟子,与两位师长关系甚好。

即使后来年方二八的长姐沈兰心嫁入昭王府,他随着家族的站队入了昭王麾下,也没有断了与已经成为皇后的韩氏的授业之情。

身为昭王府的第一谋士,又是韩后的杰出弟子,沈郁离的立场一直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甚至,风光无限的琅琊王赵宥曾经一度被有意无意地被双方联合针对,若是说其中没有沈郁离的斡旋,他必然是不信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