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上观(7)

作者:姜可颂 阅读记录

“我们也走。”

赵宥“啪”地一声收起折扇,径直走向偏殿通往主殿的小门。

“现在?”宋珩之虽有些迟疑,但还是跟着起身。

“就现在。”赵宥没有半分犹豫地推开门,动身就走。

通往主殿的回廊很幽暗也很空阔,两人的呼吸声与脚步声被放得很大,不大流通的空气里还掺杂着些许含糊的人声,瘆人得紧。

两人越靠近主殿,入耳的人声越清亮,只是具体的字句内容却依旧难以辨听。

宋珩之立在赵宥身侧,手抚上主殿侧门感受了一下其中的波动,轻轻摇了摇头:“酆都的噤声令,天逍境下的,我破不了。”

正是有这道噤声令,他们才无法听清主殿内的交谈声。

赵宥只犹豫了一瞬,缓缓咧开嘴角,扯出一个颇为桀骜不驯的笑:“那就冲进去听。”

还没等宋珩之反应过来这句“冲进去听”是什么意思,那门就被赵宥无情地一脚踹开,伴随着主殿内映来的火光与戛然而止的人声。

只是赵宥面上表情也随着火光映上他的脸庞而骤然变得特别精彩。

宋珩之居然从中看出了几分要落荒而逃的意思。

不过还没等赵宥迈开步子跑,一条巨大的蛇尾就卷了过来,把还没来得及迈开步子的两人拉入了主殿大堂。

大堂里只坐了两个人,一个浑身雪白的少女,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

被迫齐聚一堂的四人大眼瞪小眼,徒留一片静默。

赵宥“唰”地打开折扇掩了脸要走。

更先他一步的是那看似佝偻的老人“啪”地一声跪倒在地,行了个十足标准的大礼。

“微臣参见琅琊王殿下!”

声音也是十足洪亮。

赵宥:“……”

宋珩之:“……?”

白色少女:“……?”

僵滞在原地怎么也不是的赵宥面色一言难尽地收下扇子,极其勉强地摆了摆手:“……你先起来。”

宋珩之如刀的目光直射而去,面色也是一言难尽:“琅琊王?赵宥?”

赵宥面色僵硬地扯了扯唇角,算是应下了。

“……就你?”

倒也没有先生气,宋珩之更多地感到不可思议。

他忽然就认可了什么叫江湖传言不可信。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盛京的事,就是天下的事。皇帝那点家事,翻来覆去也不过是谁坐那把龙椅的那点事。

加之本朝无太子,所以盛京里事儿格外多,格外精彩。而处于那满城风雨最尖儿上的皇子,便是先慧妃所出的四皇子,琅琊王赵宥。

慧妃出身琅琊王氏,齐州烈火烹油的顶级世家。其兄长王国公,大雍的肱股之臣,位居左相,握有实权。

而这位传闻中的四殿下赵宥其人,据韩太傅说,是他教导的三代皇子皇孙中,最天资聪颖的一个,能文能武,雄才大略,有真龙之相。

本是一个极好的开局,却偏偏天不遂人愿。

承华十七年,慧妃病逝。

承华十八年,天子春祭敬请新师——大雍祖上的规矩,一朝天子一朝国师——敬请新师,意味着陛下有意立储了,赵宥却在这时自请离京惹得盛京一片唏嘘,而性情古怪的承华帝更是直接甩了一句“不想回来就别回来”,结果这位殿下居然还真的一去不回。

于是这位惊才绝艳的琅琊王在盛京的明争暗斗和九州的风言风语里被传得愈发神乎其神,还自带几分悲情色彩,声誉颇高。

……

可是,谁能想到琅琊王居然是这个不着调的纨绔模样?

宋珩之皱起眉,看着赵宥的目光愈发一言难尽。

“殿下您怎么……”花甲老人颤着手来扶赵宥。

赵宥抢先一步走上前把人按在椅子上坐稳了才退开。

“……我还想问你呢,怎么来的是你?裴家呢?”

“微臣是奉陛下密令……”

“哟——”

老人话还没说完,被主殿大门处传来的声音打断。

是一道颇为桀骜不驯的嗓音。

“什么风把我们琅琊王殿下也吹来了酆都?”

宋珩之听着这分外耳熟的声音,眉眼皱起,有些不好的记忆浮上心头。

赵宥却像是终于等来了他想等的人,面色好看了些,语气平稳有力而不失几分熟稔:“世子。”

宋珩之彻底冷下了脸,一双冰凉如许的眸子落向了门口逆光而立的人。

汝陵,长宁王府世子,裴修尧。

也是那个害他丢了银票,如今沦落到在赵宥处捡生活的罪魁祸首。

裴修尧一双矜傲的凤眸睨到宋珩之身上,眉尾一挑。

显然也是想起来了这位在他手下吃了亏的“老朋友”。

两双高挑标致的眸子撞到一处,各散着各的“好意”,锋芒相对。

赵宥也发现了宋珩之与裴修尧之间的针尖对麦芒,一时摸不清情况。

怎么,这算是美人见面分外眼红?

“你们……认识?”

赵宥狐疑的目光在两人中间转了转,开口道。

“没见过。”

“不认识。”

一声矜骄,一声冷淡,同时落地。

两人各抬眼瞥了对方一眼,又纷纷转开,气氛微妙。

赵宥不置可否地摇了摇折扇,面带兴致地各看了一眼两人,做探究状,这俩人绝对有猫腻。

或许能从裴修尧哪里打探些关于宋珩之的故事也说不准。

“我和龚尚书是奉陛下的命来查一桩案子。”

裴修尧没理赵宥的别有深意,兀自坐到了龚道济侧方的上位,端起桌上备好的茶。

坐在主位的少女才终于笑吟吟地开了口:“今天的客人真是出乎意料地有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