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上观(77)

作者:姜可颂 阅读记录

“对咯。”萧宋敲了下青云的脑壳,“现在去南诏有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南诏?”青云眼神一亮,“可以下山!?”

“去收拾收拾。”萧宋早便料到是这个结果,于是点头,果然他这便宜师的脑袋里除了吃喝玩乐好像也装不进些别的东西,“快点的。”

“是……发生什么事情了?”短暂地兴奋了一瞬间,青云也回过神来,他也不是什么真的头脑空空之辈,否则怎么会成为老天师仅此一位的徒孙,“怎么今天世子才下山,咱们就要去南诏将功补过?”

分明连世子上山养伤都是因为那封害人的信件。

“不对……”青云忽而眯了眯眼,世子上山养伤也不单单是因为那一封信,“难道是和匈奴有关?”

“是也不是。”萧宋没什么情绪地扯了一下嘴角,薄凉道,“只是他老人家算到那里有一劫,让我们去帮个人,算是还那封信的罪孽了……至于后者么……”

那就是那个人该解决的问题了。

萧宋垂了垂眼,收敛下眸中的几分深意。

师父与他说起这事后,他掐了几下算了算,不禁感慨果然是有些人命里带着那龙息,躲也躲不掉的。

分明人也不在盛京,偏偏却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盛京的动向与大雍的命数,这就是大位天定,这就是受命于天。

盛京有且仅有一位的天之骄子,那一柄琅琊锻出的利剑。

萧宋叹了口气,微微摇头,暗自腹诽道你还真是害得贫道在这破山上也不得安生。

他抬眸,深深看了一眼祖师殿里供奉着的三清祖师像,面上缓慢地褪去了多余的情绪,只余下了一片淡漠的寂静。

仅仅一瞬间的变化,萧宋便从那个逗弄小师侄的少年道士,变成了遗世独立的少年天师。

沉寂、冷淡、不食人间烟火。

青云顺着萧宋的目光望去,缓缓眨了一下眼,也没出声。

他小师叔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最年轻天师、羽化登仙命,那是将来命中注定要飞升成仙的人物。

虽然平时也幼稚得很,偷吃、捣蛋、捉弄他这些恶行是一个没落下过。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什么即将因为触犯太多门规而被扫地出门的混账弟子。

但青云从小就是在萧宋身边长大的,他很了解萧宋,他小师叔看着不大靠谱,实则把很多事情看得比谁都透彻。

他不笑的时候,是当真令人看一眼就会觉得自己其实离他特别远的神仙人物。

那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羽化登仙命啊。

“愣着干嘛?”

青云正感慨间,萧宋又过来逗他。

青云叹气。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

“?你念什么《清静经》?”萧宋真是要被气笑了。

青云弯腰捡起他的扫帚,口中继续念念有词。

在面对他小师叔的时候,《清静经》的确是个好东西。

“喂喂喂,给我说清楚啊……”

青云少年老成地叹息一声。

可萧宋幼稚起来,又未免太接地气了一点。

或许这就是他成为不了羽化登仙命的原因吧。

青云自卖自夸般地点头认可了一下自己,又开始期待裴世子什么时候再上山来治治这个无法无天的小师叔。

# 南诏旧人

第47章 少年与少年的相逢

承华二十一年六月十三。

宜开市、求医、结网、祭祀。

忌诸事不宜。

时令已经入夏,白昼日渐延长,黑夜越发短暂,越往南行走,暑气也愈发重。

从凤凰城到南诏的路,已经行了半个月有余。

沿途的风景也在一日一日的行进中变得与在中原所见的不同。

时已是黄昏。

夕阳西下,枯藤老树昏鸦一路见了不少,只是江南道以南的地势多崇山峻岭,再无了小桥流水人家。

官道上并无几缕自西而来的风,倒是有两匹良骏正慢慢悠悠地往前走着,那两匹马上各坐着一个人,一人穿着一身白色长衫,另一人则穿着一身黑色长衣,两人皆俊美出尘,只是面上有着几分疲倦之意。

白衫的少年生得龙章凤姿,举手投足间流淌出几分难掩的贵气,他收了收缰绳,指着前方的客栈,对身旁的黑衣少年道:“天色也不早了,今晚先在此住一夜,明日再赶路。”

黑衣少年生得一副顶好的皮囊,长身玉立又落落出尘,几乎能让不注意者误以为他是个十成十标致的姑娘,只是他面色颇冷,目光也十分淡漠,看起来不大好接近。

闻言,他蹙了下眉:“距离皇城旧址还有多远?”

白衣少年从袖中掏出一张看上去崭新的地图,皱着眉看了一会儿,语气不大确定道:“大概……大概还有两三日……”

黑衣的漂亮少年闻言面露狐疑。

白衣少年干脆收了地图翻身下马,牵着马儿就往客栈方向走去:“唉,也不差那么一两天么。”

黑衣少年:“……”

这黑白双煞便是送走了阮秋水又拜别了凤凰城的赵宥和宋珩之,在经历了晚姑娘的追杀和慕容嗣的提醒后,两人便启程往南诏赶路。

只是照理说十天能行完的路程,硬生生快被两人行了将近二十天。

骑的还是从慕容府借来的上品良驹。

没办法,方向感是一种天赋,而不巧的是,赵宥和宋珩之都缺了这么点天赋。

“赵宥,你到底能不能行。”宋珩之跟在赵宥身后下马,不甚信任地开口道。

赵宥牵着马头也不回道:“男人不能说不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