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阴差之绝对契合(185)
这个芒布多吉身材十分壮硕高大,身形比例看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半顿珠,往边上一站就安全感十足。
但顿珠才是巴蒙族人的第一勇士,力气和身手都远超过多吉,太令人震惊。
谭琦好奇地问尹教授他们的名字有没有什么意义。
尹教授笑着看向苏晏:“苏同学知道么?”
苏晏以仅次于京市高考状元的成绩考进京大历史系,尹教授当然知道,他还很可惜今年考古系不招人,要不然这么优秀的学生说不定就是他的了。
苏晏放下刚咬了一口的火柿子说:“对于巴蒙族人来说,芒布就相当于姓氏,而且巴蒙族人姓芒布的很多,这是个大姓,就像”张”姓一样。族长叫次仁,”次”是命的意思,”仁”是长久的意思,这个名字就是表示长寿。多吉也叫”多杰”,是金刚的意思,”顿”表示事情,“珠”表示完成,所以顿珠的意思是事成,都是很不错的名字。”
尹教授和孙教授连连点头,对苏晏的回答非常满意。
孙教授:“这一次期末考试你们的成绩我都知道,苏晏还是专业课第一,非常优秀。我看过你的卷子,你答题的范围已经完全超过当下所学内容,有些知识就是大二甚至大三的学长、学姐们也未必答得出来,你有跳级的能力。咱们学校可以选择学分绩点的修习方式,只要你的学分绩点够了,就可以提前完成整个学期的学习,甚至可以提前毕业,你要是觉得大一的课业完全应付的来,可以考虑提前结束大一学习,我带着你多参与一些考察组。”
尹教授拍拍苏晏肩膀:“以前你们孙教授可是从来都不同意提前完成学业的,他这是真看重你,想栽培你呢!”
孙教授笑着说:“小高已经答应主攻学分绩点了,这考到同一所大学还是同个专业也是缘分,以后长期在一个小组,还能共同学习进步。”
苏晏笑着说他目前还没有这个想法,但会考虑一下。
孙教授没觉得苏晏拿骄,这样优秀的年轻人什么事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
苏晏没注意到高飞投过来的目光,拿着手里咬了两口的柿子给顿珠看,“这里面怎么有这么多黑点,是不是坏了?”
顿珠:“不是,这是柿子过度成熟导致,正常现象。”
苏晏点头,又咬了一大口,“难怪,真甜!”
明天就要出发去无人区,晚上众人在大帐里商量路线。
要想进入无人区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沿着天玛珑措江的分支走,期间有部分路段可以通车,但这样会绕远很多,而且通车路段不算很长。另外一条路就是沿着柿子树林后面的山几乎垂直上升一千三百米,然后再顺着山上的小路走。
这一条路比前面有通车路段的那一条近了一大半,但难点就是有近三分之二的路程是几乎垂直上升,不仅路途相对危险,对体力将是一个严峻考验。
考察队里面的学生们虽然都在年轻力壮的时候,但考虑到孙教授和尹教授的年纪,这二个方案不太可取。
然而尹教授却说:“不用顾忌我们,去年我跟老孙还去参加马拉松来着,你们小年轻能有几个跑完全程的?真要比体力还不一定谁能得过谁!”
孙教授哈哈大笑:“那是!原先都是谁带着你们这一帮小兔崽子上天下地的?我们这才哪到哪啊!就走第二条路,看谁拖后腿。”
别说,两个教授确实看起来老当益壮,声如洪钟,这面色比多数年轻人瞧着都好。
最后众人还是决定走第二条路线。
要爬山就得尽量轻装简行,除了必要的设备之外,其他东西都是能少带点就少带点。
庆幸现在科技发达,很多研究设备都能做到小而精,但就算再小再精,它也有体积和重量在那。拿这些东西都吃力,也让众人更加佩服那些考古考察的先驱者们,在条件有限的年代,那些先驱们又是在怎样恶劣的条件下带着笨重的仪器设备来进行研究考察工作的。
收拾完东西时间还早,众人开始闲聊。
历史系的学生们对考古系有诸多好奇。
苏晏问一个考古系的学长,是不是考古工作者都是绝对的唯物主义者,如果遇到那种古墓旁边写着“开棺者必遭诅咒”的情况是不是都会直接选择无视。
学长认真地说:“对于自己不了解的层面不管信不信都最好心存敬畏,而且很多考古工作者确实也都碰到过一些很邪乎的事。”
苏晏:“那就不开棺了?”
学长:“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般有两种应对方式,第一个简单点,直接把导师的名片扔进去就成。”
苏晏:……
尹教授投过来一个凉凉的眼神。
苏晏忍笑:“那要是导师开棺呢?”
尹教授:“那就扔校领导的名片。”
苏晏此时才深刻的认识到果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高校领导的,至少八字不够硬的肯定不成,随便一个诅咒就噶了能顶什么事?
多吉也被勾起了好奇心,也跟着凑过去接着问:“那第二种办法是啥?”
学长:“找个不认识字的人来开棺。”
多吉不明白,这跟认不认识字有啥关系?
学长:“不知者无罪。”
多吉“哦”了一声,啪啪啪拍手,“厉害厉害,真是好办法!”
苏晏:……他竟无言以对。
又聊了一会孙教授叫大家赶紧回各自帐子去休息,明天还得起大早。
众人从大帐出来,刚好一只蝴蝶从他们头顶飞过。
蝴蝶的翅膀还泛着淡淡的蓝色荧光,非常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