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春(104)
日子仿佛长了翅膀,一天比一天过得快,回过神来已是二月。
二月初,冰雪消融,春燕归巢。小院里的梨树焕发新绿,昭示着春的来临。
然而宫内宫外的两则消息,冻结了早春带来的暖意。
其一,新帝登基,中宫无主。百日丧期一过,即刻抬了贺国公家的女儿贺明月入宫为后。其中匆忙可想而知,连皇后的册封礼都是降了形制进行的。
其二,当初的五皇子,如今的冀王在封地反了。
或许是京中动荡给了他危机感,又或是他仍然对当年的落败耿耿于怀。多种原因的驱使下,新仇加旧恨,再有大越皇室的暗中挑拨煽动。冀王凌云泽与大越勾结后称当今皇帝得位不正。等到朝廷得到消息时,他早已带着一路兵马南下,战况之迅猛,短短十天已攻破七座城池,大军直指邺城。
“还是你好,愿意听我说完这些。”凌云简苦笑着,朝中人人自危,如今他这个皇亲国戚的身份反倒是个阻碍,大家都对他避之不及,好像在他面前多说什么多做什么就会立刻被皇帝知晓。
近日皇帝发了大火,当着一众大臣的面说要把凌云泽千刀万剐,并且严查过去两年中与冀王有过接触的官员。暴政之下必有惨案冤案,居于高位者尚有余息周旋,一些听吩咐办事的小官小吏可就没这么好运了,听说一位出身冀州的衙役,没有审问直接定了秋后处斩。
瑞王凌云简说起这些事来,眼中颇多无奈,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皇帝的野蛮残暴比当太子时更盛,以前大局未定之时,还能装装样子博得在外的名声。
如今木已成舟,人的本性终于暴露出来。
可在凌云简的立场又能做什么呢?
皇帝权势滔天,从不肯听人劝诫。他一个无权无名的闲散王爷,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白辰打了个哈欠,倒不是他愿意听这些苦水,实在是霍玄钰忙得脚不沾地,他一个人在小院里太闲了而已。
他没接凌云简的话,反而趴在桌子上自顾自地说着:“肚子好饿,玄钰怎么还没回来。”
没想到凌云简立刻变了脸色:“大仙,朝廷如今这情况,你是怎么看的?”
怎么看?当然是用眼睛看?
既然他问了,白辰肯定要真心实意地答:“凌云青德不配位,我看你们大晋迟早要亡。”
听罢,凌云简沉默良久。从他父皇开始到现在四十余年,晋国朝堂上再无清朗之风。凌云青上位之后更是延续了前朝的强硬之风,天下大事独他一人做主。
长此以往,白辰所说的会成为现实。
“以后这种话最好不要说了。”凌云简好意提醒,“妄议朝政是杀头的大罪。”
“我知道,所以我只敢私下里和你们说。”
“不,以后私下也不能说,隔墙有耳,就算是你信任的人,你也很难保证他不会背叛你。”
凌云简忧心忡忡道,长卷发上的发饰华美贵重,将整个人装饰的沉甸甸的。很难想象有一天,会在只知吃喝玩乐的瑞王殿下身上看到一丝成熟稳重的风范。
“我记下了。”察觉到凌云简的认真,白辰不免跟着紧张起来,“我会注意的。”
凌云青是什么人,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连自己的父亲都不放过穷凶极恶之徒。他什么事做不出来?白辰光是想一想就觉得反胃,最令人气愤的是霍玄钰不得不听从他的调遣。
“唉……”
“叹什么气?”
霍玄钰的声音如同雪山化开的冰水,冷冽勾人,光是听到白辰就迫不及待的扑了过去。
“玄钰!”
“你回来了,那我该走了”凌云简松了口气,路过时压低声音道,“你先慢慢同他说,以后……若是他有什么事,尽管来王府找我。”
霍玄钰点头:“多谢。”
春暖花开,鹿鸣观的梨树结起细小的花苞,等待游人的赏玩。这一年,小院里的梨树没能等到花开采撷时,对于白辰来说重大的第三则消息,远比震惊朝野的冀王谋反还要重要。
第三则,皇帝责令霍玄钰去各州府调兵平乱,此乱不平,不必返京。
常恒山下人依旧,再来已知离别愁。
“我真的不能和你一起吗?”
本以为做好了长达十天的心理准备,今天送别时可以稍稍平和些。然则微风拂面过,小狐狸还是红了眼眶。
“又在说胡话,之前不都说好了吗?白辰大人可不能言而无信。”霍玄钰不舍地捏着小狐狸的脸,“我是去打仗,不是不回来了。抬起头,让我看看是不是哭过了。”
白辰吸了吸鼻子,小声抗议道:“我没有。”
好不容易确定了彼此的心意,说好了要陪伴彼此,永远都不要分开。
这让白辰如何接受霍玄钰的远行,他害怕极了。往后的每件事他都无法预料,但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仙人下凡的劫数不会少,从霍玄钰出生开始算起,父母亡故,战场上几次死里逃生,这些都是注定的劫难。不是说命簿不作数了,还未发生的劫难就会消失。他这一走,接下来到来的会是什么呢?
他与贺姑娘的情劫未成,剩余的劫难只会更加凶险。
白辰依依不舍道:“还以为可以和你一起看梨花。”
“好了,别难过了。我答应你,在最后一朵梨花凋落前,一定回来。”
霍玄钰没有忘记。两人约定过要在每一个春天一起看花看云,出游踏青。
“等我回来,我会向陛下请辞。你想到哪里我都陪着你。”
“你要辞官?为什么?”白辰有些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