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155)+番外
这还用问吗!
那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来啊!
那边赵匡胤也不纠结他的改邪归正秘籍了。
他觉得他得为他弟弟正个名。
虽然他确实是很嫌弃赵光义,但是孙策一个前朝人,懂什么今朝事!
在这里大放厥词!
【宋太祖】赵匡胤:朕觉得孙权也就那样啊,他不也没统一三国吗?
言羽阳:......
朱元璋:......
真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啊你......
【明太祖】朱元璋:赵大,你认真的吗?
【明成祖】朱棣:赵大,你认真的吗?
【明太祖】朱元璋:老四,这有你什么事?
【明成祖】朱棣:好的父皇,我这就滚。
赵匡胤:......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
他就这么觉得的怎么了!
赵匡胤的手其实已经摁在撤回键上了。
最后还是觉得一口唾沫一个钉,说出去的话,就收不回来了。
【汉武帝】刘彻:宋太祖,朕理解你想维护自己家里人的心情,但朕觉得你也得从实际出发吧?
赵匡胤:......
你一个汉朝人在这凑什么热闹!
【小霸王】孙策:你这个被亲蒙蔽了双眼的家伙,我懒得跟你说,帝师,你来说。
眼看着从一开始围攻宋太宗赵光义变成围攻赵匡胤。
宋太宗赵光义松了口气。
死道友不死贫道。
你们骂了我哥,就不能再骂我了哦。
宋太宗赵光义自以为自己逃过了一劫,没想到不放过他的人却是他哥。
【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人呢?污名要靠自己洗刷,出来证明你自己。
宋太宗赵光义:......
哥啊,人家说的都是事实,你要我怎么证明!
能不能跟孙策学学!孙策怎么没让他弟出来自己正名!
但是这话宋太宗赵光义也不敢说。
考虑到好不容易赢得了一点哥哥的信任和被打消的杀心。
宋太宗决定勇敢出击,舌战群儒!
【帝师一号】言羽阳:孙权几乎算得上是白手起家了,虽然他哥和他爹给他留了东西,但比起赵光义这种直接接手哥哥已经打好了的江山,孰优孰劣已经很明显了。
宋太宗赵光义:......
他觉得他还可以再垂死挣扎一下。
【宋太宗】赵光义:帝师此言差矣,赵光义也曾有北伐的雄心壮志,并也为此付出了努力!
赵匡胤满意点头。
他就说嘛,赵光义还是有的救的,掰一掰就好了。
【明太祖】朱元璋:努力努力白努力。
宋太宗赵光义:......
啊啊啊啊朱元璋!朕跟你拼了!!
【秦始皇】嬴政:孰优孰劣,世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宋太宗赵光义:?
又来一个?
【秦始皇】嬴政:帝师何不将两人的生平过往都说出来,相信各位自有定夺。
【唐太宗】李世民:秦皇,你看热闹的心真是藏都不藏。
嬴政哼笑一声。
看看热闹怎么了。
大秦的热闹你们也没少看啊。
言羽阳想了想,觉得嬴政这个办法还挺好的。
把事实摆在眼前,应该就没人吵架了吧。
【帝师一号】言羽阳:先听赵光义还是孙权?
【明太祖】朱元璋:抛砖引玉,当然先说差的了。
言羽阳:......
你非要这么说的话那我很难办啊。
【帝师一号】言羽阳:那就先说赵光义吧。
言羽阳清了清嗓子,准备发语音。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有关宋太宗赵光义,最有争议的一个点其实就是烛影斧声,但是这个说法其实没什么依据,只是因为赵匡胤确实死的太突然,前脚刚跟赵光义喝完酒后脚就死翘翘了,在现场没有其他人目睹的情况下,仅凭赵光义一张嘴确实说不清这事。然后赵光义在赵匡胤有儿子的情况下,赵光义依旧登基为帝,而且赵光义登基的时候,没有传位诏书。
宋太宗赵光义:?
一上来就说这个吗?!
懂不懂什么是循序渐进啊!
宋太宗赵光义觉得他也没必要继续听下去了。
他决定先发制人先去找他哥小窗认错。
伸手不打笑脸人。
不管他哥是怎么想的,反正他先跪下就对了。
赵匡胤:?
那个臭小子还有胆子搞弑君篡位这一套?
“不过帝师好像说他是被冤枉的。”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他要是没做过人家能传他谣言吗?!”
“不不不,还是再看看,毕竟光义也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
“从小看着长大的你也没看出来他是个软骨头。”
赵匡胤的脑子里就像是有两个小人在打架。
一会觉得赵光义可信,一会觉得赵光义不可信。
赵匡胤简直烦得很。
果然应该直接杀掉。
杀掉就没这么多破事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且他登基手段确实也不光彩,本来人家宋皇后是去找自己儿子进宫即位登基的,结果传话的人没去找宋皇后的儿子,直接找了赵光义,赵光义一进宫,宋皇后就知道大势已去,赵光义登基的最后阻碍也失去了。赵光义登基之后,先不谈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至少他面子功夫还是做得挺足的,对赵匡胤的儿子看着好像也不错的样子,当然,这也仅限于刚登基,后来赵光义把赵匡胤的崽PUA得团团转。
【秦始皇】嬴政:帝师,PUA是什么意思?
【宋太祖】赵匡胤:皇后派谁传的话?本来应该进宫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