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244)+番外

作者: 炭烤肥啾 阅读记录

【唐太宗】李世民:你还敢吃荔枝?

【则天大帝】武则天:朕还没找你算账,你倒是自己送上门来了?

原本唐末给李世民带来的冲击经过这么多天的洗刷已经被李世民遗忘的差不多了。

李隆基短短七个字。

又把“安史之乱”狠狠地砸在了李世民脸上。

李世民感觉被自己刻意遗忘的记忆突然又卷土重来了。

眼看着场面又要失控,言羽阳赶紧出来控场。

虽然他也觉得这是李隆基应得的。

但他毕竟等下还要讲课。

把场面闹得太难看了也不好。

“家丑不可外扬,家丑不可外扬哈,打孩子这种事还是关起门干比较好。”

李世民:......

武则天:......

李隆基:......

言羽阳一开口,把这事推到了新高度。

本来好像骂两句就过去了。

现在看来不真刀真枪的打一顿好像很难收场。

言羽阳很期待有人能出来说点什么,好把这个话题给转移走,

但可惜。

来救他的人是没有。

火上浇油的倒是有一个。

【明太祖】朱元璋:帝师说的对啊,别光说不干啊。

【明太祖】朱元璋:朕告诉你们,棍棒底下出孝子,越是不成器的东西,他就越是要揍。

李隆基:......

你能闭嘴吗你。

【明太祖】朱元璋:他还吃荔枝呢,他怎么不胆大包天把李治吃了?

言羽阳:......

谐音梗扣钱!!!

【唐高宗】李治:?

【明太祖】朱元璋:没跟你说话,没你的事,一边去。

【明太祖】朱元璋:不对,那李隆基不是你孙子吗?

【明太祖】朱元璋:有你的事,别走,赶紧回来。

【明太祖】朱元璋:你那废物孙子你不想揍?

【唐高宗】李治:......

言羽阳:......

苍了天了。

他现在这么挑衅别人。

等讲到明朝的时候,就不怕反噬吗!!

也许是言羽阳的怨念太深重。

也许是上天听到了言羽阳隐藏在内心的呼唤。

总之。

拯救言羽阳的人他出现了。

【汉武帝】刘彻:荔枝?能吃荔枝吗?

这下言羽阳也顾不上反季节不反季节了。

他只对刘彻这个狂热的荔枝爱好者充满感激。

甚至觉得刘彻的名字都在泛着金光。

要不是怕被别人说他走后门。

言羽阳恨不得现在就给刘彻一个小红花。

“啊......其实荔枝也挺好吃的,要不就把荔枝换石榴?”言羽阳试图把话题重新带回来。

【汉高祖】刘邦:帝师,你刚刚还说荔枝是反季节水果,不方便诶。

刘邦当然知道言羽阳现在想的是啥。

但是别人家的热闹不看白不看。

还不用他亲自下场拱火。

这不比上课有意思多了?

于是刘邦也带着自己那一点小小的私心下场了。

言羽阳:......

是,话是他说的没错。

“虽然不好找,但是如果你们特别想,老师也是愿意去找一下的。”言羽阳觉得自己的暗示已经给足了。

【汉高祖】刘邦:不是很想。

刘邦诚实的回答。

言羽阳:......

你摸着你的良心问问,你是不想要荔枝吗?

【秦始皇】嬴政:朕觉得很好。

嬴政赞同言羽阳的选择。

只要能把石榴换掉,怎样都好。

至于打孩子,嬴政感觉自己已经看腻了。

反正只要上课就能看到。

已经跟例行公事一样了。

而石榴和荔枝的狂热爱好者刘彻,这时候就彻底不吱声了。

要他在石榴和荔枝里面做出选择,实在是一个很艰难的决定。

石榴他想要。

荔枝他也想要。

帝师就不能让石榴和荔枝共存吗?

刘彻颇有怨念想。

为什么非要二选一!

这么想着,刘彻也就这么问了出来。

言羽阳还没说什么,嬴政飞快的出现了。

【秦始皇】嬴政:朕反对。

【则天大帝】武则天:朕也反对。

【明太祖】朱元璋:那朕也反对。

刘彻:......

不是,你俩一个打孩子一个拱火的。

有你俩什么事啊?

能不能专注自身,少管别人家的事啊?

刘彻气死。

言羽阳摊摊手,把锅往刚刚反对的那几个身上甩:“刘彻同学,你也看到了,不是我不想,但少数服从多数。”

言羽阳这段时间已经充分领教了一碗水端不平的危害。

但他总是端不平。

既然端不平,干脆不端了。

让他们自己吵去吧。

总能吵出个结果来。

刘彻倒是有心来一出舌战群儒。

然后他绝望的发现。

对方人数太多,己方人数太少。

按言羽阳说的“少数服从多数”。

那他完全没有胜算啊!!

意识到这个惨痛的事实以后,刘彻闭嘴了。

解决完刘彻,朱元璋那边又有新问题了。

【明太祖】朱元璋:帝师,这荔枝咱也不是很稀罕,能换别的不?

言羽阳那句“少数服从多数”还憋在嗓子里没出来,朱元璋就接着说。

【明太祖】朱元璋:你放心,朕的儿子妻子臣子全都没意见,朕一个人说了算。

言羽阳:......

倒也不是这种少数服从多数......

“那你不想要荔枝,你想要什么?”言羽阳问。

【明太祖】朱元璋:全都给咱换成草莓。

【明太祖】朱元璋:朕的、朕儿子的、皇后的、大臣的,所有东西都换成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