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254)+番外
“在岳飞和宗泽合作的时候,其实北伐隐约能有点进度,岳飞这边虽然要什么没什么,但也能跟金人打得有来有回的,但是俗话说得好,不怕神对手,就怕猪队友。他们前线是抗住了,后方还有个拖后腿的,赵构和秦桧动不动就给岳飞他们使绊子,让本来就不明朗的局势雪上加霜。”
“这种情况在宗泽死后更加猖獗,岳飞独木难支,有好几次手里的兵权都差点被别人夺走。”
“如果是李纲的遗憾是没能北伐,那宗泽的遗憾就是过河,不过比起遗憾来说,执念或许更为恰当,宗泽究其一生都想亲自带兵渡过黄河,夺回失去的领地。但执念之所以成为执念,就是因为终其一生都未曾实现。”
言羽阳说的这些,皇帝们其实不太有感触。
上位者不会与下位者共情。
他们的愤怒更多的来源于感受到冒犯、以及皇权被人践踏的愤怒。
反倒是将领们更能共情宗泽和岳飞他们。
感性一点的将领甚至还红了眼眶。
“在种种掣肘下,岳飞的岳家军也在逐渐成型。即便是赵构偷偷给岳飞使绊子、派人干涉岳飞的决策、不给岳飞送钱粮等等,在这种艰苦恶劣的环境下,岳飞依旧打出了一个优异的北伐战绩,打得金人节节败退。岳飞也声名大噪。”
“但是赵构这个人,干别的不行,搞内斗他是一把好手,他看着岳飞的声望日益陡增,他坐不住了,他怕岳飞篡他的位。”
【秦始皇】嬴政:朕不明白。
【汉武帝】刘彻:正常,普通人怎么会明白窝囊废怎么想?
【唐太宗】李世民:朕的建议是,宋朝早就该完了。朕听到赵宋的种种行为,今晚饭都要少吃两碗。
“晚上少吃点确实也好。”言羽阳顺嘴接了一句:“虽然赵构忌惮岳飞,但他现在还不能拿岳飞怎么样,岳飞现在对他来说,就像一块金字招牌。可以拿来完美的堵住别人的嘴。”
“但是他又很不爽,所以他加封岳飞的官职都是虚职,并且试图把岳飞从前线调回去,处理内乱,但是岳飞的本意是收复失地,不是自相残杀。所以他不愿意。”
嬴政:......
嬴政欲言又止。
但很快,刘彻就帮他说了。
【汉武帝】刘彻:虽然朕知道他有病,但朕还是要说,他有病。
【唐太宗】李世民:朕要是岳飞,朕就跟起义的人一起揭竿而起。
【秦始皇】嬴政:那你去啊,你赶紧去。
【唐太宗】李世民:可惜了,朕不是岳飞。
“而岳飞多次的抗旨不遵,也为后来秦桧编织莫须有的罪名埋下了伏笔。”
“岳飞就这样一边跟后方的猪队友们拉扯,一边在前线抗金。最终,岳飞顶着重重压力,收复了健康、收复了襄阳六郡、准备继续北伐的时候,岳飞的母亲过世了。”
“岳飞坚定参军的原因可以说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他的母亲,他的母亲非常支持儿子报效国家。而且古人讲究百善孝为先,岳飞只能在此时放下北伐事宜,回家为母守孝三年。”
“但赵构这人,他就爱跟忠臣唱反调,岳飞要回家丁忧,赵构偏不让,他非得要岳飞回前线。虽然岳飞是抗金名将,但是这时候的南宋并不是完全无人可用。中兴四将的其他几位,也都积极活跃在抗金前线。”
听到这,岳飞不由得捏紧了拳头。
他平日征战在外,不能陪在母亲身边尽孝本来已经觉得十分愧对母亲。
没想到母亲逝世后,他连为母亲守孝都做不到。
岳飞明白,战场局势瞬息万变,而他的肩上扛着家国重担。
母亲若是知晓,必定不会怪罪他。
可他没法不自己怪罪自己。
【秦始皇】嬴政:贱人。
【汉武帝】刘彻:宋太祖怎么还没显灵把这玩意收走?
【唐太宗】李世民:朕听帝师这么讨厌这个赵构,想必他活了很久。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赵构确实是一个比较长寿的皇帝。在朝廷百般催促下,岳飞忠孝难两全,最终还是回到了抗金前线。然后搞笑的来了,岳飞大获全胜,赵构又不满意了。”
嬴政已经放弃去想赵构是怎么想的了。
他现在只恨宋朝的历史为什么这么长。
害他不得不在这一直接收宋朝历史软弱无能的荼毒。
一想到这种东西都能当皇帝,并且把朝代延续下去。
嬴政就更恨不得把赵高和胡亥从土里挖出来鞭尸。
等等......
赵构、赵高。
都姓赵。
难道这就是废物的共通之处?
愤怒的嬴政已经完全忘记。
赵高的赵是他赐下去的了。
“赵构的不满在日渐增加,而岳飞也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三次北伐。岳飞这三次北伐都非常成功,也为南宋收复了很多失地,虽然这些地后来又都被赵构给送出去了,但这是后话了。”
【汉武帝】刘彻:岳飞要是遇上的是朕,他想打到匈奴老家玩朕都让他去。
【唐太宗】李世民:武帝,比起你,朕觉得宋祖现在应该比你更想要岳飞,@【宋太祖】赵匡胤,朕没说错吧?
赵匡胤:......
李世民非但没说错,还正好踩中了赵匡胤隐秘的内心。
如此猛将。
他想要的要死。
而赵构那个完犊子玩意儿居然丝毫不懂得珍惜!!
“随着岳飞北伐的成功,似乎也给赵构带来了一些虚假的自信。我们前面说过岳飞这个人,他是忠君爱国的人。他和秦桧有着最本质的区别,秦桧忠的是赵构这个人,而岳飞这样的纯臣,他不在乎皇位上的人是谁,谁在皇位上,谁就是他效忠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