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274)+番外
【明太祖】朱元璋:帝师,请务必按部就班的慢慢来。
言羽阳:?
啊?
不是你不让说你家事的时候了?
现在又让按部就班慢慢来了是吧。
帝王心还真是海底针啊。
【汉武帝】刘彻:别讲别讲朕不想听。
【明太祖】朱元璋:要讲要讲朕就要听。
言羽阳:......
不是,你两搁这套娃来了?
“这样,公平起见。还是投票表决,行吧?”
“老样子,听的发1不听的发2。三分钟啊。”
到时间以后言羽阳统计了一下票型。
两边的票型都差不多。
1比2稍微多了那么几票。
“这我也没办法,你拉票没拉过人家,我简单讲一下算了。”
朱元璋:?
凭什么简单?
【明太祖】朱元璋:不能简单。
【明太祖】朱元璋:要详细、认真、仔细讲!
言羽阳:......
你还来劲了还。
“行行行。”言羽阳敷衍的说:“我详细、认真、仔细的讲,行了吧?”
“朱祁镇死了以后皇帝就是他儿子朱见深来当。就是那个被朱祁钰废掉太子之位但是爹一回来之后还是继续当太子的那个。”
“朱见深其实也还好吧,特别是跟他爹一比,好像还能更好点。”
【汉武帝】刘彻:帝师你这不说废话吗?
【汉武帝】刘彻:比他爹还差的能有几个啊?打着灯笼找不也就那几个吗?
“说的也是,但朱见深在位期间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前期励精图治,为叔叔和于谦简单平了个反,得到一批民心。中期中规中矩,在政事上也没什么特别出格的决定,晚年有点胡来。偏信宦官开始修仙。但是明朝这时候整体也算是一个比较平稳的过度吧,一时半会想要强盛起来也是不可能的事。”
“其实我觉得朱见深跟他爹最大的区别就是他还挺有自知之明的,对自己有充分的认知,他在位期间女真人不太安分,边境有点动荡,这要是朱祁镇肯定就在那大言不惭的嗷嗷喊着要御驾亲征,朱见深就不会。俗话说得好,术业有专攻,谁会打仗那就让谁上呗,一个合格的皇帝要学会不给手下的将领添乱。”
【汉武帝】刘彻:说明他不像他爹,他们老朱家也算是祖坟冒青烟了。
【汉武帝】刘彻:这要是再来一个翻版朱祁镇,哪还轮得到张居正给明朝续命。
“值得一提的是,西厂就是朱见深给弄出来的,虽然遭到群臣反对导致西厂是废弃又恢复恢复又废弃的。”
“而且明朝皇帝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太爱上朝。虽然朱见深不跟朱翊钧朱厚照似的,但他上朝的时间也不太长就是了,另外还能拿出来说说的事就是万贵妃了。”
“外界一直说万贵妃善妒导致朱见深子嗣不多,但是朱见深的儿子其实还挺多的,至少比他老爹多多了。而且万贵妃也挺冤的,虽然她是比朱见深大了十六岁,但是年龄这个东西又不是人为能控制的。”
“朱见深宠她爱她都是朱见深自己的决定,结果最后反而成为了她的罪证。而且朱见深专宠归专宠,该纳的妃子没见少纳一个,该生的儿子也没见少生。”
【则天大帝】武则天:宠冠六宫的女子多了去了,个个都要被那些文人墨客拎出来口诛笔伐。
“女皇陛下说得也是。”
刘彻:?
不是。
帝师。
你这就有点搞区别对待了吧。
对着武则天你就一口一个女皇陛下女皇陛下。
对着朕就刘彻同学刘彻同学的。
你这心眼也太偏了吧你!
“朱见深活到了四十岁,也能算是明朝皇帝里偏长寿的那一挂了,但也不算特别长,后来上位的他儿子就比他死得早,三十六岁就死了。”
“但是他儿子呢,又比他稍微要好那么一点,虽然朱佑身体算不上很好,但是他即位之初的进取之心还蛮强烈的,确实也算是让明朝喘了口气吧,亲贤臣远奸佞他也确实做到了。”
“但是呢,他也跟他爹一样,到了统治后期就开始走弯路,人在脆弱的时候是很容易搞封建迷信的,就算他是皇帝也一样,这样也会变得有机可乘,朱见深统治后期也走上了跟他爹一样的老路,宠幸宦官,虽然后来他及时醒悟,但是伤害已经造成了,他想弥补也没机会弥补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朱佑是明朝唯一一个实行了一夫一妻制的皇帝,除了张皇后,他的后宫里没有任何妃子。孝宗皇帝在这点上还是蛮超前的哈,精神领先当代人几百年。”
【汉武帝】刘彻:呵,就这?
“当然比不上你了武帝陛下,你可是有三个皇后的男人。”
刘彻:......
虽然你叫朕武帝陛下了。
但是怎么听着这么阴阳怪气呢?
“虽然明孝宗和张皇后的爱情故事可歌可泣,但是里面也有个不好的地方。孝宗爱重张皇后,进而导致了张氏外戚嚣张跋扈,但是因为张皇后的缘故,孝宗对张氏外戚一点约束都没有。”
“而且张太后最后的下场其实也不是很好。丈夫早逝就算了,结果儿子也是个早逝的。”
“朱厚照死得又比他爹要更早一点,才三十岁就死了。”
朱元璋:?
等会。
多少?
你说多少?
虽然他早就知道明朝皇帝平均寿命都不长。
但是看着这一个死得比一个早。
眼下这个更是才三十就没命了。
朱元璋不由得紧急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