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280)+番外

作者: 炭烤肥啾 阅读记录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多少?

五十三个杀伤四五千??

他没听错吧??

日本人战斗力这么高??

“确实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数字,但这确实是曾经发生过的事。”

【汉武帝】刘彻:不是吧,日本人这么厉害?

【唐太宗】李世民: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明军太弱了。

【汉武帝】刘彻:再弱也不至于弱成这样吧?就是五千人躺地上让五十三个人砍,每人都要砍差不多一百个呢。

【唐太宗】李世民:张辽还带八百人击败了孙权十万兵呢。

孙权:?

这都能扯到我身上?

【汉武帝】刘彻:击败跟击杀还是有区别的吧,张辽又不是带八百人把十万人都给杀了。

【汉武帝】刘彻:不行朕还是觉得不真实,帝师这真的没有夸大其词吗?

【汉武帝】刘彻:南京不是正统朝的副都吗?五十三个人就能给拿下了?还能为非作歹三个月,你们正统朝真就什么都不干啊?

“拿下倒是没有啦,就是他们一路烧杀抢掠,往南京那边去了,至于这个数据的真实性,清朝编撰的明史是这么写的。”

“不过很快,戚继光横空出世,前往沿海地区平乱。自此之后,沿海地区的倭患基本被肃清。”

【秦始皇】嬴政:看来也不全是酒囊饭袋,偶尔还是有那么一两个可造之材。

【明太祖】朱元璋:仇鸾的下场呢?死了没?

“仇鸾死倒是死了......”

【明太祖】朱元璋:怎么死的?

“仇鸾后来跟严嵩成了政敌,前面不是说仇鸾偷摸贿赂了鞑靼人吗?完事转头他就给朱厚熜通风报信,说鞑靼人要打进来了,但是那会鞑靼人还没有兵临城下,仇鸾的人去的比较快,他主打的就是一个信息差,后来鞑靼人果然兵临城下了,朱厚熜就更相信他了。”

“紧接着仇鸾就立刻带兵增援北京,营造出自己是来帮助守卫北京的假象。这么一来,朱厚熜就更加信任仇鸾了,以至于后来仇鸾的手下冒充鞑靼人对百姓进行烧杀抢掠,朱厚熜也向着仇鸾,认为王仪不该抓他们,反过来把王仪给抓了。”

朱元璋:?

朱棣:?

朱高炽:?

什么东西?

为什么越听越抽象了?

【秦始皇】嬴政:自己人抢自己人?

【汉武帝】刘彻:你们正统朝真是让人眼界大开。

【唐太宗】李世民:怪不得帝师之前说明朝农民起义最多,他们要是能忍住不起义才怪了。

“总之,第二次北京保卫战结束以后,朱厚熜对仇鸾就很器重了,仇鸾一寻思,他的机会这不就来了?他就想把严嵩给弄了。他就把严嵩那点事跟朱厚熜全说了。”

“这下好了,事捅到明面上,不处理也得处理了,朱厚熜就开始冷落严嵩,但是严嵩也算是有点运气在身上,好巧不巧,仇鸾病了,还没等严嵩干点什么,仇鸾先病死了。”

“仇鸾死后,锦衣卫指挥使陆炳把仇鸾做过的事都呈报给朱厚熜,朱厚熜很生气,还把仇鸾从棺材里挖出来鞭尸。”

“这里我们又可以引申出来一个人物,陆炳。可以说朱厚熜能活这么久,陆炳简直是功不可没,朱厚熜遭遇的两次足以要命的危机都是陆炳给他救出来的。”

“第一次,朱厚熜差点被行宫的宫女勒死,是陆炳及时出现,救下了朱厚熜,当然,这里面还有方皇后的功劳,也不完全是陆炳一个人救驾有功。”

朱元璋:?

一个皇帝能做到被宫女勒死的份上?

这是在干什么?

蔑视皇权蔑视到这种地步?

【明太祖】朱元璋:哪儿来的宫女这么大的胆子?

“这个事情吧,他是这样的。”

“听说宫女们要造反勒死朱厚熜的原因是因为他不是修仙吗?他就痴迷炼丹,但是这个炼丹吧,他是用十四五岁少女的经血。然后为了保证这批宫女的纯净度,他都不让人吃饭,只让喝点露水。久而久之,为了自己活命这么干也能理解吧,至于这里面有没有文官的手笔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但是这次侥幸活下来,不但没让朱厚熜停止疯狂的修仙,他反而修得更厉害了。他觉得正是因为自己修仙了,才能侥幸不死。”

【秦始皇】嬴政:......

【汉武帝】刘彻:看出来了,确实很侥幸。

“这是一次,还有一次是朱厚熜住的地方起火了,陆炳不顾自身安危冲入火海把朱厚熜从火场里面背了出来,要是没有陆炳,朱厚熜估摸就直接被烧死了。”

“陆炳可以说是朱厚熜手里一把非常好用的刀,指哪砍哪。他跟严嵩最大的区别就是他做的事情都是朱厚熜让他去做的,自己没什么私心。”

“但即便是严嵩这么揣摩朱厚熜的意思了,他依旧没能善始善终,一场大火加上一个徐阶,令严嵩晚景凄凉。”

“徐阶虽然也是一个有名的贪官,但他这时候还没开始贪,他是等朱厚熜死了以后才开始贪的。而且他这人大有来头,他是王守仁的弟子。单这么说听上去好像没什么。”

“王守仁是心学的发展者,阳明心学、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他是当之无愧的圣人。”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很信奉程朱理学那一套的,程朱理学在明朝的时候简直是发展到了鼎峰,但王守仁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我。心学这个东西,说出来看似很虚无缥缈,但是想要做到其实是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