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316)+番外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以至于到了只能偏安一隅的地步,大臣们之间想的不是如何反清复明,而是彼此之间相互攻击,试图让自己的话语权变得更大。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明朝的士大夫们多多少少都有点自以为是的劲头,觉得一有什么不合自己的心意就会对皇帝指着鼻子骂。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世民隐晦的看了魏征一眼。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然了,我们说谏臣谏臣,就是要直言不讳敢于挑出皇帝的错处,这是身为谏臣的本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有个前提条件是皇帝确实做得不对,而且你说了以后,皇帝能认识到自己的不对,并且你确实只是想让皇帝改正掉一些不好的习惯,而不是试图凌驾于皇权之上。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至于明初为什么没有这些问题呢,大家懂得都懂,我也就不过多赘述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士大夫彻底兴起并且试图压制皇权是在谁即位之后开始的呢,咱们前面也都讲过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要是皇帝是个懦弱无能的,可能这事也就这样了,偏偏吧这老朱家的皇帝跟买彩票似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前一个往前走了一点,换一个人就给你拽回去,又往前走了一点,又来个人给你拽回去,周而复始,直接就形成了沉疴顽疾。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像是朱厚熜在位时期搞得那场大礼议,就是一个很明显的明朝士大夫试图凌驾于皇权之上,掌控皇帝的事件,只不过最后没能如愿。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之后东林党的出现,无疑是给本就千疮百孔的明朝下了一剂猛药,也是士大夫们给予这个暮年王朝的最后一击。
朱元璋听着言羽阳逐字逐句的分析明朝衰落的原因。
他发现了一件事。
抛开朱祁镇之后的子孙们当皇帝当得究竟好与不好。
源头不除,就算之后的子孙们再厉害、也终究不过是垂死挣扎。
要想不让士大夫出头。
就得死死的摁住他们。
朱元璋微微眯眼,眼里的杀气一闪而过。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党争的风就这样吹到了南明。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朱聿键接过监国之责没多久,就顺理成章的登基了,成为了南明的第二位皇帝。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朱聿键成了皇帝之后倒是想大干一场,但是手底下的官员跟他一条心的没几个。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要想干出一番大事业,他首先还得收拢一下手上的权利,说白了,他这时候跟个傀儡也没什么区别。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且这个时候南明的地盘其实已经小的可怜了,从南京到杭州再到福建,可以说是清军一路往前推,南明就一路往后退。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到了福建就不得不提起南明的大功臣郑成功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福建沿海一直都不太太平,早在之前戚继光就在沿海地区抗倭,等到朱聿键过去的时候,福建那边已经完全形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俗话说得好,强龙不压地头蛇,更何况是这条龙现在还没那么强,要看地头蛇的脸色。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郑成功是郑家唯一的忠臣。
除了朱元璋,其他皇帝们也在认真的听言羽阳分析。
虽然他们嘴上都说明朝怎么样怎么样。
但对于一个强盛王朝走到覆灭,这中间可以吸取的教训太多了。
哪怕言羽阳分析得不一定正确,但他们也都还是很认真的在听。
特别是嬴政。
他对言羽阳说的这个士大夫群体很有兴趣,虽然他不知道具体指的是什么,想来不外乎是书生、亦或者是做官的。
嬴政倒不是觉得士大夫这种群体有多好。
只是觉得自己现在的处境似乎跟明朝有一点像。
六国的贵族表面上臣服于他,实际上在背地里蠢蠢欲动。
他赦免六国贵族。
不过是暂时腾不出手来收拾他们。
但这不代表他不知道贵族们背后的小动作。
如今看来。
这些贵族还是得敲打敲打。
若是时日久了,搞不好还真要成了言羽阳嘴里的沉疴顽疾。
只是如今正是用人之际。
该如何处理他们、派谁处理他们?
嬴政陷入了沉思。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投向了一旁的李斯。
李斯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喷嚏。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自己内部就没整合好,边上还有清军虎视眈眈,就在这个时候,旁边还冒出来一个鲁王政权指责朱聿键他们。
嬴政微微挑了挑眉毛。
窝里斗?
都这样了还搞窝里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个鲁王吧,他也是老朱家的人,但是要追溯跟皇位的距离的话,可能还是朱聿键更近一点。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然了,现在也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鲁王的处境跟朱聿键其实差不多,甚至更差。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都知道清军是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演变过来的,那习俗跟中原文明肯定是不一样。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就比如说这个发型,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随意毁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