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79)+番外

作者: 炭烤肥啾 阅读记录

“那就先谢过小将军了。”

“嗐,这有什么,谁还没有个想抄作业的时候了,我懂你!”

王贲的声音不小,殿内的人都注意到了这一番动静。

李斯伸出去的手顿时停在半空中。

王贲递出来的竹简也成了烫手山芋。

他到底是接还是不接呢。

接了,他抄王贲作业的名头就会被落实。

不接,他又实在想不出来该怎么凑满陛下要的三千字。

顿时,李斯的脑子里陷入了天人交战。

最终,求生欲战胜了名声。

李斯颤颤巍巍的接过了王贲的竹简。

结果打开一看。

上面字是有,但对他完全没有启发。

“什么儒家能成为正统是因为汉武帝选择了它成为正统、因为儒家得到了汉武帝的全面肯定、下位者为了讨上位者欢心所以都去学儒家。”

这都什么跟什么!

这一刻,李斯十分缅怀他随风而逝的名声。

把竹筒还给王贲以后,李斯把目光投向了殿内唯一还没找过的人。

蒙家两兄弟。

虽然嬴政他也还没找过。

但李斯也不敢啊。

李斯还没到跟前,蒙恬就开口了:“怎么,丞相,抄了小王将军的作业不够,还要来抄我的呀?”

李斯:……

什么叫抄!

读书人的事能叫抄吗!

武将就是不会说话!

蒙恬倒是很大方,把自己的竹简往前一推:“喏,抄去吧,别客气。”

李斯微微一笑:“上卿,可否借你的竹简一观?”

蒙恬自作多情了也不生气:“嘁,丞相,你还看不上我的啊?我告诉你,等会我弟拒绝你了,你再想看我的可看不到了。”

李斯:……

蒙毅怎么可能是那么小气的人!

却见蒙毅微微点头:“抱歉,丞相。你还是看我哥的吧。”

李斯悟了。

这两兄弟是拿他开涮来了。

呵,有什么了不起的。

他一个都不看了!

李斯施施然回到自己的座位。

重新捡了一筒竹简开始分析汉朝制度 和秦朝制度的优劣对比。

赞美儒家三千字是不可能的,为今之计只有找点别的东西不让陛下那么生气了。

*****

很快,帝王们翘首以盼的期中考试就来了。

这次期中考试的题型除了选择题和材料题,还新增了填空题。

刷刷的将选择题都填完了之后。

面对填空题,他们犯难了。

刘邦建立汉朝是哪一年来着?

这个问题除了秦朝和汉朝的人顺利答了出来以外。

其他朝代的人都犯了难。

嬴政能记得是因为他将灭秦的汉视为头号大敌。

势必要将对手了解透彻。

其他朝代的皇帝可没这想法。

加上他们又跟刘邦隔了十万八千里。

谁会吃饱了撑的去记汉朝什么时候建立的?

那还不如多看两份奏报呢。

赵匡胤总算是明白为啥言羽阳让他们好好复习了。

合着是专门背年份来了呗。

看见下面还有什么秦朝哪一年建立、夏朝哪一年建立、商鞅哪一年变法 、都江堰什么时候修建……

赵匡胤就眼前一黑。

他只记得秦朝只有十四年的历史,压根就记不得秦朝哪一年建立。

突然,赵匡胤灵光一闪。

汉朝建立的时间往前推个十四年。

不就是秦建立的时间了?

真不愧是朕!这么快就想到解法了!

只是……

刘邦到底是什么时候建立汉朝的呢?

其实为了得到两倍积分。

大家都卯足了劲的在复习。

奈何没找对方向。

有的人进度已经到了填空题。

有的人的进度却还在选择题。

比如韩信。

他想着跟同伴们交流一下答案吧。

又想起来考试的时候不能说话。

他想着那就靠一把自己吧。

结果张良萧何他们扎堆复习的时候他在睡觉。

张良和萧何琢磨的那个有可能的考点,整理出来的内容,他也没看。

一整个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只能交给老天爷了。

韩信把竹简拆散。

选中了四根竹子,分别给他们刻上A、B、C、D的选项。

然后把刻着选项的那一头握在手里。

随机抽出一根进行查看。

抽到什么,答案就填什么。

韩信的答题速度一下子像坐了火箭一样突飞猛进。

“简单阐述推恩令和分封制的区别……”太平公主眉头一皱。

这两有区别吗?

好像没什么区别。

但是她又不能这么写。

既然题说了有区别,那肯定就是有区别。

是什么区别呢……

太平公主开始仔细回想言羽阳上课的时候说过的。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好像是为了……

为了削侯集权!

一旦把思路理顺,做题就变得非常简单。

太平公主刷刷答题,一点都不卡顿。

交卷以后,嬴政都坐等积分到手了。

但是言羽阳却说要等过几天再处分。

【秦始皇】嬴政:为何?

“这次呢,我就不采用人工阅卷了,使用电脑阅卷。所以那些选择题答案全都选一样的同学和字迹潦草的同学要小心咯,电脑阅卷可是很严格的。”

【汉高祖】刘邦:选择题全都选一样的会怎么样?

“会给你零分。”

此言一出,张良立刻看向刘邦:“陛下,你选择题全都选了同一个?!”

刘邦赶紧否认:“没有没有,朕就是问问,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