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人嫌只想和反派将军和离(89)

作者: 不如南去 阅读记录

“张春生这事没办妥,老夫心中不安,你可知道?”崔绍望着跪在自己面前的人,虽然身体不敢有丝毫晃动,但是撑在地上已经用力到发白的手已经说明了他的惊惧和愧疚。

“属下,知道。”

“昨日闹无忧会的人是谁查了吗?”

“回禀丞相,此人无影无踪,昨日到了戌时每个无忧会向我上报今日情况的时候,第一无忧会没有按时派人来,我立刻去了第一号,发现门前无异状,厅内已经没有活口且死状凄惨,登记簿册虽然还在但是被人划烂,像是存心来闹事寻仇闹过头的样子。”

“那个分会之前有没有反映过有人寻仇的事情?”

“没有,不过最近江南梅花疫闹得厉害,公子们对买不到忘忧水多有抱怨,气急的时候也有哄抢的事情发生,我虽命人加急制造,但终归还是供不应求。”

“嗯。”崔绍点头,话里的意思很明白,说不定是哪位买不到水有犯瘾的公子哥受不了来砸店。

既然暗示得这么明显,那这个窟窿就只能由最了解情况的人去堵了。

“你去接手张春生。”

地上跪着的人猛地抬头看向丞相,他本来是抱着必死的心来见丞相了,虽然自己连交代后事的人都没有一个。

“从今日起,存喜楼的老板和无忧会的主人都是你,你跟着张春生那么久,此次正好看看你都学了些什么。”

“丞相!我……”

“路明,你是我的养子,也是我最得力的手下,只有你去我才能放心。”崔绍深深地望了地上跪着的青年人一眼。

“是!”那位名叫路明的青年躬身退下,他是丞相从死人堆里带回来养大的,贪恋了人间这么久,这条命也到了该还回去的时候了。

春日晴好,沈槐之被鸟鸣的声音吵醒,睁开眼睛已经是满室璀璨的日光,窗外有春枝斜斜地划过窗台,在院中灼灼桃花的映衬下更显嫩绿。

江南可真好啊!自从穿越过来就一直在北方呼啸的风雪中苟着的南方人沈槐之终于感受到了回家的亲切感,他眯着眼睛舒服地在床上伸了个懒腰。

“刺啦——”由于懒腰姿势过于奔放,薄薄的桑蚕丝制直接被拽裂开了。

沈槐之:?平时自己对里衣一直以睡觉T恤作为穿衣标准,总是喜欢弄得宽宽松松的才觉得舒服,所以到底是哪个混蛋把自己的里衣带子系这么紧的?!裹成粽子不觉得难受么!

沈槐之刚准备怒而掀被,突然想起来昨晚将军给自己系衣带的手,黑暗中的记忆总是带着些许不真实的模糊,可如若仔细想起来,又都历历在目。

啊,将军……

“嫂子,醒啦?!”宁晚意小鸟似的蹦了进来,见沈槐之躺在床上睁着眼睛发呆,连忙把手中的托盘放在桌上,走上前来坐在床边问道: “能动了吗?有感觉好一些了吗?”

何止能动,昨天还企图把将军酿酿酱酱呢……

“你哥呢?”

“我哥在书房呢,一大早就把自己关在房里,不知道在研究些什么,神神秘秘的,”宁晚意端了个白瓷碗凑近沈槐之, “嫂子,这是刚炖好的燕窝,赶紧趁热吃,顶级金丝燕,我哥想要我都不给吃呢!”

先是躺床上不让起,然后老公晚上不让这样这样那样那样,再是小姑子一大早过来伺候吃燕窝,豪门贵妇孕期待遇不过如此吧!

“那个……”沈槐之几个太极云手也没夺过来宁晚意企图喂自己的勺子,最终只能选择曲线救国道, “我有事禀告宁将军,能劳烦宁大小姐跑一趟腿吗?”

“遵命!”宁晚意跳起来就往外跑。

没过一会儿,宁将军就拿着一个小本子出现在沈槐之面前: “在吃什么,这么香。”

“嗯,早餐。”沈槐之像只小松鼠,嘴里鼓鼓囊囊塞满了食物含含糊糊道。

“好吃么?”

还没等沈槐之回答,宁将军就凑过来,伸出舌尖将沈槐之嘴角沾着的一点燕窝舔了去。

“嗯,味道还不错。”

沈槐之:……

不是,将军你的高冷人设呢?

似乎觉得沈槐之被自己震撼住的样子特别有趣,宁风眠竟然笑了起来,沈槐之这才发现宁风眠原来笑起来的样子这么好看,仿佛冰川化雪,有一种冰雪般的清丽。

“不逗你了,这是昨晚的那本簿册,现在看得见了,你可以亲自看看。”宁风眠递过来一本黑色的皮质封面的小本子说道。

沈槐之翻了翻,果然和自己昨晚设想的一样,这是本需要编码书配合解码才读得出真正内容的密码本,问题就在于如何才能确定那本编码书。

“姨父是位读书人,家中藏书算多的了,昨夜到刚才,我差不多对完了半个墙壁的书籍,按照你昨天说的页码行列地去找,不过三组数字,第一个数字指的必然是页码,后面的数字却有可能是行列也有可能是列行,但是都一无所获,我把自己找过的书的名字都抄录了下来,或许你可以参考。”说着,宁风眠又递过来了一张纸。

纸上的字迹劲瘦俊逸,完全看不出来这是一个加班熬夜一晚上找编码书却一无所获的人写的,字里行间甚至都看不出有一丝不耐烦和敷衍。

这种学霸精神,真是令人害怕。

“姨父是儒生,书房藏书大多都是春秋礼记之类,或许不太符合张春生的读书习惯。”宁风眠在一旁和沈槐之一起看着纸上自己写的书名,说道。

宁将军不愧为将军,即便是对自己根本不解的编码知识,他很快也能够发现问题的所在,张春生作为酒楼老板,是绝无可能拿一本儒家经典去做编码书的。如果张宅没有被烧毁,在经商之人的书房内看到一本儒学经典,无疑是一件十分惹眼的事情,难免会让人去猜想这本书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