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被皇帝听见心声[穿书](44)

作者:椰子白 阅读记录

符照面带微笑,皇帝终于要赏赐了吗?

李承铣道:“礼尚往来,朕也重重有赏,就赏高丽国一车丝缎、一车宣纸、一车皮毛、一车瓷器和一车红参,还请高丽王子务必笑纳。”

李承铣话音刚落,符照傻眼了。

丝缎、宣纸、皮毛、瓷器和红参?

这都是些什么?

不应该赏赐金银财宝,锦缎宝石吗?

黄金呢?白银呢?

符照面上掠过一丝惊疑,不由再次确认道:“皇上可是说错了?”

李承铣微微笑道:“这些都是大齐的特产,是大齐的产业支柱,也是最宝贵的东西。”

符照傻眼了:“可这宣纸,怎么能和高丽纸相提并论呢?高丽纸可是最领先的造纸技艺!”

“还有那《兰溪笔谈》,可是高丽的国宝啊!”

听到这里,许多大臣都坐不住了。

什么叫宣纸不能和高丽纸相提并论?

宣纸都流传百年了,多少书画大家用宣纸作画,竟然被小小的番邦看不起。

简直是骑在大齐头上撒野!其心可诛!

“这蛮夷,真是大放厥词!”一道暴躁的声音响起,周围同僚发现向来最讲究礼数的王中丞居然撸起了袖子。

王中丞冲上去就想痛斥高丽使团。

同僚连忙拦住王中丞:“中丞大人消消气,犯不着和这蛮夷计较,别气坏身子!”

“本官咽不下这口气!”

符照还在振振有词:“我们此次朝觐,是诚心进贡,不知道陛下可有哪里不满意?”

李承铣脸上笑容微落,淡声道:“恐怕王子自己清楚,朕不便多说。”

符照咬了咬后槽牙:“还请陛下明示。”

李承铣唇角勾起一抹轻蔑的笑意,看向林楠绩:“你来说吧。”

被点到的林楠绩先是一愣。

【让我说吗?难道皇上已经知道其中的猫腻了?】

【不管了!这可是你让我说的!】

林楠绩悍然出列,腰杆挺直和符照对视,目光炯炯。

“王子言重了,我大齐疆土辽阔,造纸人才辈出,不光有宣纸,还有谢公笺、薛涛笺、瓷青纸、水纹纸、金粟纸。种类繁多,都是大齐百姓巧思的造物。”

“依我看,高丽纸也不过如此,不过是在华夏造纸术的基础上,加入楮树皮,以楮树皮增加纸张的韧性,不足为奇。”

“高丽纸造纸技艺确实高超,但却源于华夏,却还没到人人趋之若狂的地步。”

符照脸色顿时黑了。

这个小太监怎么知道他们高丽造纸的秘方?

文武百官看着林楠绩在大殿之上条理清晰地反驳,居然丝毫不落下风,神情都激动了,没想到这千金难买的高丽纸是这么制造的?并不是什么秘而不传的秘方。

工部尚书连忙拉着工部侍郎:“快,快记下,马上找工匠生产!”

不就是高丽纸吗?他们也能造!

他们不仅要造,还要改良。

超越高丽纸!成为大齐纸!

符照脸色黑如锅底:“但我们还有《兰溪笔谈》,是无价之宝。”

林楠绩冷哼一声:“这《兰溪笔谈》就更有意思了。”

“《兰溪笔谈》是隐士尘素和尚写的,尘素和尚本是大昭寺的僧人,他一生各处游历,晚年游至高丽,于高丽国内逝世,你们就把《兰溪笔谈》据为己有,殊不知尘素和尚在出家的大昭寺早就留有未完成的残本!”

在场文臣:!!!

什么!

尘素是大齐的和尚!

《兰溪笔谈》是大齐的!

他们就说嘛,《兰溪笔谈》流传过来的篇章用词口吻十分中原,而且承续老庄之风,寄情山水之间,和高丽诗词反而不太像。

原来是自己人写的!

林楠绩气愤道:“而且尘素和尚的遗愿就是将游记和骨灰一起送回大昭寺,你们却枉顾他的遗愿,抢走他的游记据为己有!”

群臣震惊了。

好不要脸的高丽人!

使团只觉得整个大齐君臣的视线都看向他们,像有千万道针扎向他们,使他们如坐针毡。

符照大惊,这事知道的人不多,怎么会传到大齐这里?

难道大齐的暗探已经深入高丽了?

符照脸色骤变,却还想狡辩,被使团官员连忙拉住。

官员讪讪道:“此事定是有误会,都是误会!”

晚宴匆匆结束,使团的官员们灰溜溜地回到驿馆,一整个晚上,使团的人都辗转反侧,长夜难眠。

不是,以前大齐皇帝可好糊弄了!

怎么这个皇帝如此抠门!

-

晚宴结束后,林楠绩本来要走,却被群臣拦住了。

工部尚书率先道:“小林公公,那个,高丽纸的具体造纸技术你还知道多少?”

林楠绩拍拍胸脯:“我回去写给尚书大人!”

工部尚书和工部侍郎顿时喜上眉梢,连忙道谢,走的时候还兴致高昂地讨论着。

司南浩一脸崇拜地看着他:“你刚才可太厉害了,高丽王子被你怼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真是太解气了!”

司元巽惊讶:“你在锦衣卫也不知道这些?”

司南浩轻哼了一声:“我们又不是真的手眼通天。”

林楠绩摸了摸后脑勺,找了个似是而非的理由:“我也偶尔出宫的时候听说的,还是皇上圣明,看穿了高丽使团。”

其他大臣也对林楠绩刮目相看。

不仅是祥瑞,还大战高丽王子。

还当场说出高丽纸的配方,抢回属于大齐的《兰溪笔谈》!

真是替他们出了好大一口恶气!

就连向来不喜宦官的王中丞也不由道:“我早看不惯高丽人频频打秋风的风气,这次干得漂亮!”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