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乱?狠辣男配愁如何带家人破局(257)
“这老婆!冒冒失失的。”孟老头嗔怪,随即又来一句:“我也去看看!”
当看到满圈的鸡鸭鹅和大肥猪,李婆子圆满了,孟老头也是笑的合不拢嘴。
两个老人围着围栏来回溜达,美的不行。
都是肉啊——
孟钰选好位置,开始带着一大帮人挖坑种果树,一刻不想停。
要么不干,一干就想立马做完的毛病,是一时改不过来了。
村里家家户户更是沸腾,欢欢喜喜归置新家。
还是按原来的住址排列,排队领房契交钱,高高兴兴提上供品去祖坟祭拜祖先。
还是回家好啊——
第274章 青州百废待兴
添置农具,水缸和一些家中的零碎物件,下地除草,祖坟烧纸上供,买家禽米面。
不到两天时间,杏花村孟氏族人算是彻底安置下,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压都压不住。
第三天清晨,族长就带着原先的工人们开始入作坊开工。
孟钰则进城购置铺子,装修。
除了这些,户籍也重新办理,族中子弟也更加勤奋读书,等待一月后的考试。
整个杏花村一派生机勃勃。
杂货铺最大,专卖米面粮油,鸡鸭猪羊肉,鸡蛋,鸭蛋。蔬菜,水果。
书斋就是卖纸,话本,还有族中兄弟们抄录的所有书籍。
酒坊当然就是所有果酒,米酒,白酒。
再就是凝香阁,专卖各式各样香皂。
冷饮铺子来年再开。
百废待兴。
孟钰的举人身份非常受尊敬。
而且他本就是本地人,所以一下开了几间铺子,也并未遇到任何阻碍麻烦。
为了带动城内繁荣,青州知府也迫切希望有更多的人经商开铺子。
什么士农工商,暂时都是狗屁。
读书虽然重要,可考上的寥寥无几,眼下最重要的就是粮食和钱,还有人!
多多的人,那么多荒地都需要人耕种。
愁的他头秃。
突闻杏花村迁徙回来两千多人,他乐的够呛!
何况杏花村还几乎都是读书子弟,他就更高兴了。
这可都是政绩。
就是族中嫡公子不托他护佑,他也是要好好照顾几分的。
举人啊,还是会经商的举人,不但能带动经济,还带回一窝读书苗子。
“好!好啊!”
知府高兴的头发都少掉几根。
高兴完又发下告示,鼓励开荒,谁开是谁的。两年后再交税粮。
他还让人拿着告示,敲着铜锣在城门口大声吆喝宣传。
凡是来青州府定居,一律免费办理户籍,荒地免费,良田优惠。
绝无地痞流氓,抓住即下狱,绝对做到以民为先。
青州知府的一番宣传动作,还真的吸引来不少百姓进城开荒定居。
引得其他知府纷纷怒骂他不要脸!勾搭他们辖下百姓。
这本来人就少,都犯愁怎么增加人口,带动经济呢,偏你青州府使小人手段,勾搭引诱无知百姓上钩。
呸!下作!
不行!他们也得跟上!!
前脚刚骂完青州知府,后脚他们就有样学样,也照着青州府的办法开始大力宣传。
还别说。
有他们齐心协力带动治安,街面上出奇的安定,半个街溜子也无。
从前乱收保护费的混混,早不知躲哪去了。
红红火火开业后,孟钰又开始了窝在房里避暑的逍遥日子。
哦,不对。
他现在还多了份任务,那就是负责辅导这次参加考试的三十个族兄弟。
其实人数还要更多,只不过这次就先挑出三十个练练手。
科考学问是一方面,体力心态也很重要,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去勤遛上一溜。
所幸辛苦没有白费,在夏季结束,秋收过后。
两场考试。
三十人,有十人中了秀才,剩下的也是童生了,总归又近了一步。
族中一次考中十名秀才,前所未有,一时轰动青州府。
孟氏族学也跟着名声大噪,有不少附近百姓,带着家中孩子要来启蒙读书。
不过最后都被族长,以族学狭小而暂时拒绝了。
收学生不行,但族中子弟考中还是要好好庆贺的。于是族长大手一挥。
“明日全族聚一起吃席!!!”
“哦!”
爱吃肉的孩子们沸腾了。
儿子考中的父母们也是喜笑颜开,想着得多拿点钱出来买肉置办,给儿子长长脸面。
“去三郎家买肉吧,咱们几家凑一起买头肥猪置办席面,再买几只鸡鸭,大鹅也要买,还有鸡蛋!”
“对对,走,先去三郎家跟大娘提前说一声,明早咱们就去买。”
“还是他婶子想的周到,咱们这就去。”
“走!”
一群当娘的欢欢喜喜朝着孟钰家而去。
风风火火,欢声笑语。
明媚阳光都不及她们脸上的笑容耀眼。
第275章 接受晏宸
次日。
刚用过早饭,族人们就兴冲冲跑到孟钰家买鸡鸭鱼肉,蔬菜鸡蛋。
杀猪宰羊,埋锅搭灶,忙的不亦乐乎。
孟钰送了一车酒,供族中叔伯们喝个痛快,结果毫无意外,个个喝的满面坨红,脚步踉跄。
酒量不行的都是被家中小子,拿板车拉回去的。
小子是真的没成年的小儿子,侄子,因为他们还不能喝酒。专门负责拉送喝的尽兴的父亲,叔伯,爷爷们。
整个村子,几个小子分一队,来回推着板车运送酒鬼,妇人们则在旁捂嘴偷笑看热闹。
家里男人爱酒,平日里辛苦也不舍得买那么多好酒去解馋,她们自也是看在心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