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门小户高攀?她父亲配享太庙!(148)

作者: 沫香香 阅读记录

一刻钟后,铁匠铺内,姜明弘等余根试过所有的兵器低声问:“如何?”

“都太轻!”

姜明弘闻言心里也就有数了,这些兵器中最重的乃是一枪,已超过十斤,余根竟还觉得轻,那就给他打造一根二十斤的铁棍。

…………

下午,姜明月走出锦绣坊,看着外面的二人,她已经想开了,既无法抗争,那就学会去享受它。

她笑盈盈的走到二人的中间,主动握住了他们的手提议道:“今日咱们出去吃吧!认识这么久,咱们三人好像还没有一同下过馆子。”

“好!想吃什么?”谢渊立刻就同意了下来。

姜明月歪着头看向了弟弟。

姜明弘扬眉,颇为得意地看了一眼谢渊。

“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饭馆里要有冰盆。”

姜明月赞同地点点头。

谢渊沉思了片刻道;“咱们去码头吧!那里有一家蒸菜馆,生意挺好的,且馆子里放的还有冰盆,吃完饭咱们可在码头逛一逛,那边夜晚的风景很好。”

姜明月闻言立刻就心动了。

“那咱们就去码头。”

来宛平这么久,她们姐弟还从未好好的逛过码头呢!

这日三人吃完晚饭,在码头逛了许久,直到戌时末,这才回家。

第二天天还未亮姜明弘就起了床,彼时余根正在院中练齐眉棍,他洗漱过后,走到一边认真练拳。

当东边隐隐出现亮光时,姜明弘收拳洗澡换衣,彼时余杏、石榴已做好了早饭。

自从素娘生病,二人就将灶房的事揽在了身上,余杏会做的菜虽不多,但还算可口,比如今日她煎的葱油饼就很不错。

姜明弘用过了早饭,并未打扰姐姐,带着石榴包好的三个葱油饼,出了门。

和他相约一起去京都的几人,除了李安,其余四人都是寒门出身,他们或许会吃早饭,但绝不会像他这般精细,姜明弘可不会放过和他们拉近关系的机会。

姜明弘领着余根来到马市,方寒、李安已经到了,他们又等了一会,等其余三人到齐后,六人边说边进了马市。

少顷,姜明弘发现方寒好像很喜欢马、也很了解马,每看到一匹马,就会停下来仔细观看一会,他心思微转将选马的事交给了他。

第129章 心之所悦

等方寒选了马,姜明弘五人将钱凑到一起交了租金和押金,他们又牵着马去了车行。

一炷香后,姜明弘六人先后上了马车,余根赶车。

六人围坐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题,他们先是说了一番恒山书院,紧接着又畅想了一番未来,然后探讨了一番文章和写诗的技巧,这期间姜明弘适时拿出葱油饼分给了几人。

方寒几人哪好意思白吃他的,纷纷将带在身上的食物拿了出来。

两手空空的李安挠了挠头,颇有些不好意思道:“我什么也没带。”

“无事,你要是实在过意不去,中午可以给我们买一包发糕吃。”姜明弘善解人意道。

“行,那就这样说定了。”

李安拿了一块葱油饼问:“你们中午都不打算在京都吃饭?”

方寒摇了摇头。

“京都的饭很贵!”

“恒山书院附近的饭就更贵了,去年我跟着阿爹去那里卖山梨,乖乖一份最简单的饭团都要三文钱一个,拿着这三文钱我都可以在咱们县里吃一碗肉丝面了。”

“出门时爹娘倒是给了我一些钱,但我并不打算在恒山书院吃饭。”

…………

几人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家人的身上,姜明弘听几人闲聊,这才知方寒的爷爷曾是一马奴。

后来机缘巧合救了贵人一命,得了恩典恢复自由身后,娶了一个宛平县的媳妇,就定居在了这里,靠着养马、相马的本事,在马市那边谋了一个差事,这才慢慢地积攒了一些钱。

等方寒爹长大后,因他脑子活、认识几个字,在码头那边寻了一个差事,现在是个小小的管事,手底下领了三四个人。

可以说方寒家两代人积累的财富,这才勉强供出方寒这一个读书人。

方寒相马的本事就是跟他爷爷学的,且他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以后有钱了能买一匹马。

姜明弘颇为支持他道:“等明年咱们成了童生,就可以在县里谋个差事,等手里慢慢有钱了,咱们可以凑钱买一匹马,骑射以后咱们肯定是要学的,再就是骑马也能锻炼身体。”

几人颇为赞同地点点头,近儿说到了明年的童生试上。

闲谈中时间过的飞快,辰时初,姜明弘六人来到了恒山书院,彼时已有些同窗提前来到了这里。

就在众人感叹恒山之大时,姜明弘则望向了旁边的胡同,赵敬的奶奶,就是今天下午出的事,不过具体是什么时候,他就不知道了。

一刻钟后,余夫子看人到齐了,叮嘱了他们几句后,领着他们进了恒山书院。

姜明弘自动走到了沈瑜的身边低声问:“你可知丁班在哪?”

沈瑜点点头。

“来时姐夫说,下午如果有时间,咱们可以听听郑夫子的课。”

“午饭后我带你去。”

“好!”

二人约定好,疾步跟上了前面的同窗。同一时间,谢渊来到了药铺。

栾亦因正在忙,看了他一眼就收回了视线,本以为他是来拿药的,谁知他竟走到旁边的坐诊点,坐了下来。

少顷,病人离开后,栾亦隔着珠帘看着对面的人。

“你今日怎有空来坐诊了?”

“余夫子带着学子们去了恒山书院,我就空闲了下来,想着许久都没有来坐诊了,就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