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门小户高攀?她父亲配享太庙!(242)

作者: 沫香香 阅读记录

老道知师弟追查了两年的事应该已经有了结果,也猜到他今日回道观的原因。老道很清楚拦是拦不下他的,现在只能寄希望于手里的这封信了。

“你既已经做出决定,我不拦你,不过在这之前,你可先看看这封信。”

长生闻言挑了挑眉,起身接过了师兄递过来的信,一开始他神色平静,无任何的变化,可慢慢的他眉毛下垂、前额紧蹙,似乎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整个正殿突然刮起了一阵风,烛台、画像无风自动了起来。

老道眼中快速闪过一抹惊讶,没想到小师弟的内力现在已是这般雄厚。

一封信看完,长生缓缓吐出一口气,等情绪稍微平稳了一些这才开口。

“师兄,这封信是何时送过来的?”

“已有大半年。”

“多谢师兄。”

长生一边往外走一边道:“师兄,我要去见见此人,归期不定。”

老道长闻言顿时松了口气,他望着离开的人道:“师弟,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你想做什么事,上清观永远都是你的家。”

长生脚步微微一顿,声音略微有些沙哑道:“多谢师兄,我知道了。”

老道长看着很快就不见了踪影的人,摇头叹息了一声,给祖师爷上了炷香,又悄无声息的离开了正殿。

枣林胡同,谢渊看妻子收拾好了,扶着她登上了马车,这次他并未让周斌驾车,而是亲自赶得车。

来到医馆,夫妻二人接上栾亦,朝太阳山而去。

第212章 不要做傻事

中午,长生来到了宛平县,他根据信上的地址来到了一家早点铺。

一炷香后,长生离开早餐铺,直奔京都。

姜安望着离开的人,只觉得有些奇怪,他家少爷何时认识了一位道长?

长生来到青石胡同再次扑了个空,不过看屋内桌椅都干干净净的,知人或许是临时有事出去了,他离开了青石胡同决定晚点再来。

于此同时姜明月三人在太阳山上待了大半日,期间她跟着谢渊认识了不少的草药,还挖了许多的野菜、野葱,采了一些山菌,下山的途中,他们还顺手挖了两株连翘。

在山上玩了大半天,又收获了这么多,姜明月虽高兴,可到了山下,她整个人都不好了。

有男人扶着上了车后,直觉谢渊、栾亦二人都不会进来,她很没有形象的摊手摊脚的躺在了马车内,一动都不想动得。

在马车内歇息了半个时辰,回到县里,姜明月这才觉得舒服了些,因已是黄昏,夫妻二人并未回家和栾亦商量一番后,三人去了药堂附近的饭馆。

谢渊点菜之时,姜明月顺道要了一道素炒藕片、黄豆芽,外加一道排骨汤,也不知为何近来总是想吃点清淡的。

等饭菜端上来后,栾亦就见谢渊不停的给姜明月布菜,唯恐她饿着似得,再就是:“明月吃这个,明月尝尝那个。”

要么就是:“这豆芽好吃吧!我特意给相公点的,尝尝多脆生,炒豆芽不能过火,一过火就软趴趴的不好吃了。”

不会做饭的人,懂的倒是挺多,接下来二人你给我夹菜、我给你盛汤的,哎呦!栾亦都有些吃不下去了,活了大半辈子,他头一次觉得自己是这么多余的一个人。

没滋没味的用过晚饭,栾亦立刻背着自己的药篓子和二人分开了,实在太碍眼了。

姜明月二人回到家中,她将整理药草的事交给谢渊,带着苹果进了澡间。

谢渊将野菜、山菌放进灶房,将草药放在篓子里,清洗干净双手,回到卧室,看妻子正在揉脚温声问:“脚疼?”

姜明月轻轻‘嗯’了一声。

“我来!”

谢渊往妻子的脚上涂抹了一些药酒按摩了起来。

姜明月背靠在床头舒服的闭上了双眼。

一会儿后,谢渊抬头看妻子睡着了,想着她今日应是累坏了,小心替她盖好被子,轻手轻脚的走了出去。

京都,姜明弘、齐咏思离开沈家,回到青石胡同,远远就见家门口站着一人。

二人对视了一眼走近了,看那人身穿一身简单的灰色道袍,三十出头,器宇轩昂的,姜明弘眼中精光一闪,按照时间来推算的话,他也该回京了。

姜明弘先一步走到男人的面前问:“可是长生道长?”

长生点点头。

“你是姜明弘?”

“正是小子。”

“这封信是你写的?”长生从怀里掏出信问。

“是小子。”

长生目光平静地看着姜明弘:“我平生最不喜别人骗我。”

“信中句句属实。”

二人对视,长生确定姜明弘并未说谎,收回了视线。

“道长,请随我来,咱们屋里聊。”

齐咏思看来人是来寻姜明弘的,放心下来,进了书房。

正堂内,长生接过姜明弘倒的茶,声音沙哑问:“她……当真还活着?”

姜明弘点点头:“还请道长稍等片刻。”

他回屋拿出从素娘那里要来的帕子,重新回到正堂递给了长生。

长生接过帕子仔细瞧了一番后,收了起来:“她在哪?”

姜明弘在他身边坐下道:“没有征的她同意之前,我不能告诉你。”

长生闻言双眼中的神采慢慢黯淡了下来,过了片刻这才问:“她现在可好?”

“素姨很好,天天开开心心的,你不必为她担心。”

姜明弘喝了口水道:“还希望道长不要做傻事。”

活着的长生比死了的长生对他更有用,他很清楚长生在上清观的地位有多高。

长生诧异的看着姜明弘:“你知道我想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