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门小户高攀?她父亲配享太庙!(416)

作者: 沫香香 阅读记录

…………

姜尚书几人纷纷开了口,主要是再这样一直走下去,他们还真怕宋铭会累着。

谢渊看了一眼蹲在宋铭面前的人,他这位姐夫还真会抓时机。

宋铭听大家都这样说,趴在了儿子的背上。

“辛苦你了!”

“是儿子的荣幸。”

宋仁背着一人,速度稍微慢些,几人为了迁就他,速度变慢了许多,谢渊则走到沈阁老的身边,扶住了他。

几人中他的年纪最大,虽平日里他很注重养生,但走了这么久恐也累了。

谢渊扶着沈阁老一边走,一边向几人说起了十里八村的情况。

宋铭趴在儿子的肩头,心里多少有些感慨,小五是他的幼子,生母又是那种身份,再加上他平日里忙,对他的关注甚少。

在他的印象里小五的身体一直都有些单薄,可今日他才知,原来他的肩膀是这么的宽阔,后背是这样的结实,脚步是如此的沉稳。

他身为天下之主,被很多人背过,但这还是第一次被儿子背,心里竟升起了些许的安心和踏实。

“累不累?”

虽是三个字,却异常的温和,敏锐如宋仁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父皇情绪的变化。他笑道:“儿子曾经负重百余斤一天,不累!”

“负重百余斤?”宋铭有些不解,他是皇子怎会负重百余斤?

“儿子小时候经常生病、身体比较弱,爹怕养不活儿子,曾将儿子丢到西大营历练过三年。”

宋铭努力回想了一番,嗯,好像还真有这么回事。

“那三年让儿子成长了许多,也拥有了一个好的身体,从那以后儿子就很少再生病了。”

听小五话语中满满的都是感激,宋铭笑了笑多问了一句。

“在军营里,平日里都训练些什么?”

“儿子一开始是和小兵一起训练,那时候什么也不懂……”

谢渊望了一眼,聊的很融洽的父子二人,收回心神抓住机会,虚心向姜尚书几人请教。

巳时过半之时,谢渊望着遥遥在望的村子,走到宋铭、宋仁跟前道:“爷、五少爷,咱们前面就到了。”

宋铭闻言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放我下来吧!”

宋仁蹲了下来,小心将父亲放了下来。几人重新前行,速度比着之前快了许多,很快的他们就看到了一片绿油油的麦田。

第366章 入乡就要随俗

宋铭一行人,一路走来已看过很多麦田,但面前的麦田,却让他们眼前一亮。

每一株麦苗都挺拔而茁壮,生机勃勃的。宋铭几人对农事还算了解,他们都知,只要让这些麦,继续生长下去,等夏天来临之时,肯定会丰收。

“走,咱们去看看。”宋铭精神为之大震道。

谢渊领着他们走向地埂时,一眼就看到了麦田中的姜明弘几人,也不知他们什么时候来的,路上他并未碰到他们,想来几人是走小路过来的。

族人们看到谢渊,远远的就迎了上来。

“渊哥儿,你回来了。”

“嗯!”

谢渊和族人说话时,宋铭几人已迫不及待的进入了麦田。

等族人离开后,谢渊朝姜明弘几人走了过去。

“余夫子,你们怎来了?”他的声音不算低,宋铭几人都听到了。

“你们村麦长的好,今年一定会丰收的事已传开,我远在私塾都听说了,就带着他们几人来看看。”

“只是看看?”谢渊笑着问。

“如果能知道你们施的是什么肥,自然更好。”

二人说话时,有几个老农走了过来,看的出来他们也是来看麦的,只不过被谢氏族人拦在了地埂上。

田地中,宋仁走到宋铭的身边低声道:“土壤很肥沃,摸着还很湿润。”

宋铭看了一眼儿子,没想到他竟还懂得看土。

“就是不知为何还要洒草木灰。”宋仁不解问。

宋铭笑着说:“是为了杀虫。”

看着一脸惊讶,仿佛在说父皇还知这个的儿子,宋铭心情不错的多说了几句。

“你爷爷重视农事,还在的时候专门在宫内开辟了一块地,那时候时常拉着他们陪着他一起种地,久而久之我也就什么都知道了。”

宋仁点点头。

“爹,你说按照现在的长势来看,亩产可达多少?”

“刚出穗还看不出来,怎么着也要再等上一个月才能知。”

“哦!”

…………

沈阁老几人望着站在一起的父子二人,飞快对视了一眼,以前他们恐都小瞧了这位五皇子。

村内,姜明月听了苹果的禀告,倏地站了起来,几息后她又慢慢坐了下来。

赖花氏有些不解地看着她。

“你不是想看看他长什么样?怎又坐下来了?”

“我这样冒然跑过去看,是不是不太好?”

赖花氏温和一笑。

“这有什么,我陪你一起。”

十来年没有见过宋铭了,她还真有些想他了。

“谢谢赖奶奶。”

二人当即出了门。

和余夫子闲聊的谢渊,看宋铭几人已看完了麦,和余夫子说了声,朝他们走了过去。

“子敬,咱们现在去看看你们制作农家肥的地方。”

“好,爷,我可否再带几个人?”

谢渊立刻将余夫子几人的情况给宋铭说了一番。

“既如此那就都带上吧!”

“谢谢爷!”

谢渊立刻走到田里对余夫子几人言语了一番。

姜明弘衣袖下的手慢慢握成了拳,紧张的,姐夫好不容易才为他制造了这一机会,他绝不能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