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门小户高攀?她父亲配享太庙!(47)
谢家,谢渊在书房小憩一会儿后,舒服了些,起身回到卧室,打开抽屉,拿了一盒药膏,涂抹在了有些红肿的脸上。
脸虽疼,但躺在床上的谢渊,却是心情愉悦,一夜无梦到天亮。
镜前,谢渊再次涂抹了一遍药膏,就出了门,虽知姜明月现在会很忙,根本没有时间见他,但他还是来到了锦绣坊。
看着铺门紧闭的锦绣坊,谢渊愣了一下,转身离开了,他并未回家,而是来到了东市。
大肆采买一番,离开东市时,看街角处有一老人家在卖杨梅,他走过去先尝了一个,很甜只略微带一点酸,明月应该会喜欢。
谢渊买了一斤,回到枣林胡同看隔壁静悄悄的,知姜明月可能还未起,提着食材进了灶房。
余家村,姜明弘随着李安几人,往庄子里走时,看到还在割麦的沈瑜停下了脚步。
余夫子给他们安排的活并不重,每人半亩麦,姜明弘以前虽没有割过麦,但他割过水稻,所以他和小伙们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只有沈瑜还剩许多。
和他们这些干过农活的不同,沈瑜应是第一次割麦,他割麦的动作十分笨拙,且并未掌握技巧,所以他割的很慢,但他割的却很认真,并未寻求他人的帮助。
“明弘,快走了!”已走到前面的李安催促了一句。
“你们先去,我马上就来。”
姜明弘跑回休息的地方,拿上草帽、镰刀,走到沈瑜的身边,抓着一把麦子道:“你这样割麦是不对的,很容易就会划伤自己……”
他一边说一边亲自示范。
一会儿后,姜明弘看沈瑜已学会割麦,收起镰刀,将草帽放在麦穗上走了。
沈瑜抬头看了一眼离开的人,拿起草帽戴在了头上,来余氏私塾这么久,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他人的善意。
暗处,余夫子望着这一幕,摸着胡须笑了,姜明弘比他想的还要好。
辰时末,姜明弘和小伙伴们一起推着石磙碾压小麦时,看沈瑜推着一车的麦走了过来,嘴角上勾笑了。
沈瑜并无朋友,别人都是三五成群推一个石磙,只有他一人推一个石磙。
这次姜明弘并未在去帮他,他明白适可而止的道理,更加懂得怎么去照顾一个人的自尊心,况且沈瑜很聪明,他挑的是最小的一个石磙,虽累,但以他的力气,推动还是没有问题的。
辰时末,姜明弘和李安几人将麦碾压出来,坐下休息时,一疯疯癫癫的少年突然跑了进来。
“麦!麦!”
他抓起几把麦就往外跑的,姜明弘看几个同窗非但没拦下他,还被他推到了一边,眼睛一眯站了起来。
姜明弘来到庄外,望着跑着离开的少年,拦下一老汉问:“叔,你可知那人是谁?”
老汉顺着他指的方向看了一眼。
“原来你说的是傻根啊!”
“傻根?”
姜明弘从怀里掏出一些铜钱塞给老汉道:“叔,能否给我说说傻根的事?”
“这可是使不得,使不得!”
老汉将钱推还给姜明弘,叹了一口气道:“傻根这孩子可怜呦……”
姜明弘听了老汉的讲述,知道了傻根的事,心中久久无法平静的。
第41章 想的挺美
“傻根是个好孩子,如果他拿了你们的麦或食物,还请你们不要见怪,他也是为了他的妹妹。”老汉看着姜明弘恳求道。
“叔,放心,我们不会和他计较,如果我们想送给他一些吃食的话,要怎样才能找到他?”
老汉闻言立刻告诉了姜明弘。
“你顺着这条路走到尽头,会看到一茅草屋,那就是傻根的家,到那你准能找到他。”
“好,谢谢叔!”
送走了老汉,姜明弘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找傻根,而是先回了庄子。
庄子内,姜明弘看小伙们都聚在了一起,走了过去,他看着其中四人问:“没事吧?有没有受伤?”
“胸膛这块有点疼,不过问题不大,没想到那傻子力气这么大。”
“傻子大都如此,以后碰到这样的人躲远一点。”一同窗道。
“我这里有药酒,你要不要擦点?”
…………
知同窗们并未受伤,姜明弘退了出来,他将秸秆放到一边,拿起扫把清扫起地上的麦子来。
枣林胡同,姜明月这一觉睡到了日上三竿,虽已醒来,她却一点也不想起来,直到临近中午,躺在床上越来越热,她这才爬起来。
彼时石榴正在锄草,前些时候,她将最角落的一片地开垦了出来,种了一些辣椒和黄瓜,虽种的有些晚,但在她的细心打理下,长的还算不错。
本来石榴还想养两只鸡,说这样她们吃蛋就不用花钱买了。
她虽是在为这个家考虑,但姜明月还是拒绝了,这个年代,鸡都是散养,到时候在院中到处拉屎的太臭了。
石榴拿着锄下来的草,走到西边的角落,喂兔子时,看到姜明月未语先笑。
“姑娘醒了!”
姜明月‘嗯’了一声,望向了笼子里的兔子。
喂不了鸡,石榴在征的她们同意后,养了两只兔子,一开始兔子很小,只有她的巴掌大,现在看起来有两斤左右了呢!
“姑娘,饿不饿?灶房有包子。”
姜明月正欲开口,院门突然‘咚咚咚’响了。她转过头,看着推门进来的人,身体僵硬了一下,表情有片刻的不自然,过了一会这才起身,干巴巴叫了声:“谢大哥!”
谢渊颔首。
“天热了,我做了炸酱面,你是随我回去吃,还是我端过来,在这里吃?”